《中國農資》記者 蔣政
把示范田搬到網上,推動種子防偽及追溯愛種網:用互聯網力量改變農業
《中國農資》記者 蔣政

8月18日,在愛種網2016年夏季合作伙伴大會上,記者再次感受到互聯網同農業相融合迸發出的新的生命力。
“未來,互聯網的新突破在于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隨著新技術、新業務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與傳統產業不斷融合,催生了新的商務模式和服務業態,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愛種網CEO王偉文介紹道,“發展中的產業互聯網能夠使生產、交易、流通、融資更高效。”
當天正值愛種網成立一周年紀念日。一年來,他們把示范田搬到了網上,不僅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完整記錄種植技術和田間表現,引導種植結構調整和生產方式轉變方向;他們推進種子防偽和溯源,幫助農民解決賣假貨的困擾;他們持續發力種、肥、藥、貸、險等領域,碩果累累······
記者打開愛種網官網“示范田”一欄,全國范圍內的示范田分布一目了然。用鼠標點擊某區域的某一品種,該產品的品種、所屬廠商、種植面積、種植地點、種植年份、氣候狀況、土壤狀況等全部記錄在冊。政府、企業、育種家、經銷商、農戶等均可免費查看,網上瀏覽用戶亦可在登陸后進行留言互動。“網上示范田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且豐富了展示內容,這對種植結構調整和生產方式轉變會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王偉文說。
而假冒偽劣產品一直是電商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李立秋說,電商致命傷是假貨,種業頑疾是套牌。不過,在愛種網上的種子企業,一定都是有資質,線上品種質量有保證,種子來源可追溯的。“愛種網是要打造中國最具有公信力的電商平臺,它不是逛廟會任何人都能擺攤的。”
這一年,愛種網大力推進種子防偽和溯源,幫助農民解決假貨的困擾,讓假冒偽劣無處藏身。據愛種網技術部總監鄒太榮介紹,愛種網與“全國種子可追溯試點查詢平臺”開展合作,打造國內最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種子溯源統一查詢平臺,共同推進種子防偽及追溯。目前,已對接29家種子企業的產品查詢系統,并與各大追溯系統公司開展合作,為更多企業服務。
截止到6月底,愛種網上線廠商100余家,發布各類產品接近2000個。國內外主流的化肥、農藥、農機、農險和農業貸款和金融企業也已經或即將入駐愛種網平臺。此外,該公司還與國家農技推廣中心、國家氣象局、各省EMS等單位達成了合作意向,將向愛種網用戶提供精準、專業的農技服務、農業氣象服務、農資物流服務等。談及遠景圖,王偉文依然不變初心,“創建中國最有公信力的種子信息和電商平臺,打造中國農資和種植業信用和大數據平臺,建成中國農業互聯網新生態圈。這是愛種網的目標和夢想,我們也會沿著這個方向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