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凱
精準扶貧背景下強化審計監督措施研究
鄒凱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項偉大工程,而在這項工程中,精準扶貧又是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同時精準扶貧也是適應了經濟發展新常態,是讓全民共享改革成果的重大舉措。在探訪貴州時,習近平同志著重強調了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性,他說:“十三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最大任務是對于農村地區的建設,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建設。”在2015年9月18號,我國審計署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審計力度促進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的意見》,審計部門代表著政府,因此,審計機關如何全面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的工作,做到與時代接軌,勇于創新,在達到中央真扶貧,扶真貧的要求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審計創新意識以及開創創新精神,將審計打造成一個優秀品牌,是審計部門各大領導應該探索的重大問題。強化審計監督,不僅關系到審計機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關系到精準扶貧的政策落實,更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還關系到偉大中國夢的宏偉藍圖!
精準扶貧;審計監督;跟蹤審計;措施研究
消除貧富差距,改善國民生活,實現共同富裕,以上三個目標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訴求,也是我黨長久以來一直鍥而不舍奮斗的目標。目前,我國的精準扶貧工作已經進入到了重要時期,因此,審計監督工作必須全面配合精準扶貧工作,不能有一絲松懈,全面配合精準扶貧工作,尤其需要加強對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工作。各級審計機關和廣大審計干部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高度的歷史使命感,深刻認識到強化審計監督對精準扶貧工作目標實現的重要性。本文就事前,事中,事后應進行的審計監督工作發表一下個人看法,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加強精準扶貧對象資格核查,確保扶貧資金用在實處。
近期發生的甘肅省一家六口的死亡慘案讓我們深深地受到震撼,從這個事件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嚴峻的結論,精準扶貧工作絲毫不容耽擱,加強對貧困戶的確認工作迫不及待。在建立貧困戶檔案時,相關部門必須進行嚴格審核,采取對貧困戶進行家庭走訪或者實地調查的方式,確保貧困戶信息不缺不漏,具有真實性,堅決避免投機行為,以免造成資源的浪費。全面落實貧困村以及貧困戶的建檔立卡工作,同時認真審核申請人是否滿足精準扶貧的要求,對于貧困戶的認定要做好嚴格把關工作。確定問卷以及精準扶貧聯系卡的形式和內容,確保幫扶卡所填信息的真實性,落實到每戶家庭信息采集的準確性。做到靶向“治療”、精準“滴灌”,畢竟扶貧資金對于廣大的貧困人口數來說是非常有限的,如何把錢用在實處,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迫切需要審計人員的智慧和擔當。另外,必須審核建檔立卡貧困戶接受扶貧幫助后的脫貧情況,是否真正實現脫帽,出列,是否真正達到了五個一批的目標,因地、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確保實現精準脫貧。
(二)增加審計人員從業監督審查,凈化審計監督人員隊伍
筆者認為,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出現徇私枉法的現象,以及各種克“公”奉“己”的從業人員。審計這一行業,伴隨著監督與被監督的相關利益各方,難免會出現以權謀私,以假亂真的現象。一些審計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沒有認真地承擔自身的職責,相當程度上助長了虛報冒領、騙取套取、截留侵占、貪污私分、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等違法違紀問題。但是作為監督者,審計從業人員要時刻記住自身的職責,切實站好自己的崗,拿好自己的“槍”,瞄準侵害精準扶貧事業的“蛀蟲”,將毒害社會幸福事業的“蛀蟲”徹底清除。同時相關部門應該果斷清除違法違紀的審計從業人員,把審計監督這一重要的崗位交給忠誠的審計衛士們,還審計領域一片蔚藍天空。
(一)推進扶貧資金專項審計,保證扶貧資金精準使用
想要提高審計監督工作效率就必須加大對扶貧資金的審計力度。對于貧困戶來說扶貧資金是其救命錢,也是扶貧工作的保證金。在貧困村區的改造項目上(如修建鄉村公路,改善鄉村環境,飲水安全調控,農田水利改造,危房拆遷,醫療設施優化等),審計人員必須在項目開始實施之前就對貧困地區的情況進行深度的調查,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確立項目建設方案,確保資金的投入,分配,使用都能用到需要用到的地方。同時審計人員也應對資金的走向進行定向跟蹤,資金流入到哪里,審計監督就應該跟進到哪里。對于資金的分配使用也要審查,一出現資金挪用的現象,還有過度浪費以及使用不當等問題,就要找出相關人員并進行嚴肅處理。
另外,要及時反饋扶貧項目的立項,管理,以及運行的審計情況,制定針對性管理制度,提高項目工作效益。找出在政策實施時,在體制上的缺口,制度上的缺陷以及管理上的不足,并就這些不足的地方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將問題在發現時就能夠引起高度重視并妥善處理,這樣才能確保項目在建設之后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對于扶貧捐贈款項,對口捐贈款項以及困難補助款項等款項,要適當進行資金審計進行調控,避免出現資金被用心不良之人侵害的現象出現,從而保證扶貧資金發揮精準扶貧,改善困難地區貧困現狀的效用。
同時,進行審計融合,將資金績效審計與責任審計,跟蹤審計,財政審計進行融合實施。在相關人員的責任審計中疊加績效審計,以此作為考核經濟責任履行的標準。在跟蹤審計的基礎上疊加資金績效審計,審計人員可以通過現場參與的方式對項目進行監督,從而更加及時的發現項目運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事前事中兩者相互結合的方式進行有效地監督。在財政審計基礎上疊加績效審計,不僅能夠豐富審計內容,還可以提升績效審計的覆蓋率。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審計資源與審計項目的結合,從而提高績效審計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避免出現“跑冒滴漏”的問題。
(二)跟蹤扶貧效果,推進扶貧作用精準體現
審計人員要關注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情況,重點關注有關部門是否按照有關統籌整合使用財政資金的要求使用資金,是否按照規范程序調整資金的用途,是否把資金真正用到精準扶貧開發上;關注項目扶貧效果情況,調查貧困村項目的進度,尤其是異地扶貧搬遷,特色產業的發展,生態環境的改善,公路覆蓋率,水資源安全調控,危房改造等扶貧開發重點項目投入使用后農業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農民收入提高的情況,重點揭露脫離實際、盲目決策,以及后續管護缺失等原因導致扶貧項目建成后廢棄閑置,造成重大損失浪費等問題;關注貧困人口受益情況,通過檢查、分析和評價扶貧效果,著重揭示因決策、管理等人為因素造成的資金效益差、損失浪費等問題,促進扶貧重點項目發揮實效。
(三)關注制度建設,揭示和反映體制機制問題
審計部門應該時時刻刻關注扶貧工作,對在展開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并及時進行調查了解,通過認真總結分析后找出問題的所在點,積極提出針對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促進完善相關扶貧制度機制。同時,要注重發現和總結各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整理成書面形式并在其他扶貧開發地區進行廣泛宣傳以達到優秀扶貧經驗能夠被各個地區推廣運用的效果。
(一)提高精準扶貧監管的透明度,促進審計結果公開
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線是信息公開。審計部門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展開扶貧工作,利用現代網絡的方便性,加大對貧困地區的信息網絡建設,及時對扶貧信息進行更新,讓扶貧對象能夠及時的準確的獲取扶貧信息,這樣一來,扶貧資金既可以得到合理的運用,審計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績效分析工作也會更加容易進行。在網絡上,及時更新審計公告,尤其是資金的走向,運用等關鍵程序。最后,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審計工作,調控審計信息的公開程序,以及公開時間以及公開程度,讓廣大民眾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扶貧資金的去向,加強扶貧工作的透明性,確保審計工作的客觀性,公正性,獨立性。
(二)強化扶貧審計整改落實,保障扶貧開發成效精準
扶貧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工作,一蹴而就是無法徹底完成脫貧工作的。因此,審計部門必須貫徹落實審計整改工作,這是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的重要措施,我們必須且始終堅持四邊(邊審計、邊整改,邊規范、邊提高)原則。對于一般問題要做到即提即改。對于重要問題,必須進行書面匯報,認真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制定整改的方案,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解決問題,確保在項目結束之前,所出現的問題都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要加大對審計整改掌控力度,定期派遣相關人員對整改情況進行調查反饋,加大審計整改的落實度,保證扶貧開發的成效得到充分發揮。
同時,要對審計整改信息進行規范化處理,建立整改信息庫,把在工作進行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歸類分檔,從而對扶貧審計整改進行程序化管理。做到扶貧問題的信息化處理,方便以后出現類似問題時有資料可以查詢借鑒。
此外,我們需要積極改善整改問題的反饋機制,要及時的向審計主導部門反饋在審計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所存在的安全隱患,讓攻堅小組及時地接收到在攻堅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了解所存在的不足,認真分析并針對各種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加大整改的力度,建立相關的制度,徹底扶貧整改過程中解決所出現的問題,使整改能夠發揮最大化的效果,確保審計職能在扶貧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關于進一步加大審計力度促進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的意見,2015.
[2]李旭潔.關于審計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J].商業會計,2012(2).
[3]何如萍.淺談精準扶貧政策審計思考.2016.
[4]張林軍.精準扶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研究.2016.
[5]王路遙.精準審計的現狀研究.商,2016(27).
[6]劉斌,龔勇.淺談精準扶貧資金審計的幾個問題.審計月刊,2016.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