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行星:木星
軌道周期:3.551天
半徑:地球半徑的24.5%
質量:地球質量的0.8%
可居性指數:0.49
歐羅巴(木衛二)是第6靠近木星的木衛,也是太陽系中第6大衛星,在木星的4顆大衛星(依娥、歐羅巴、加尼美得和卡里斯托)中個頭最小。歐羅巴在1610年由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最早發現,它的命名是根據希臘神話中后來成為宙斯情人之一的克里特島國王米諾斯之母的名字。歐羅巴除了得到地面望遠鏡的觀測外,還被一系列太空探測器飛近探測過,其中第一次飛近探測是在20世紀70年代。

歐羅巴結構示意圖
歐羅巴比月球小一點,主要由硅酸鹽巖石構成,其地殼由水冰組成,內核可能為鐵、鎳。歐羅巴有稀薄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氧。歐羅巴表面有條紋(實際上是裂縫),隕擊坑相對罕見。歐羅巴的表面在太陽系中已知的固態天體中最光滑。根據這一表面的明顯年輕和和光滑,科學家猜測歐羅巴表面下存在液態水海洋,這個海洋中可能孕育著外星生命。這一假說認為,來自潮汐可撓性的熱量導致歐羅巴海洋保持液態,并且驅動類似于板塊構造的地質活動。美國宇航局2014年9月8日報告說,他們發現的證據支持一種早期推測——歐羅巴的厚厚冰殼中存在板塊運動。這是首次發現在地球之外的另一個天體上有如此地質活動的跡象。科學家2015年5月12日宣布,來自歐羅巴地下海洋的海鹽可能覆蓋著歐羅巴表面的一些地質特征,這表明地下海洋與海底之間有相互作用。在確定歐羅巴是否支持生命方面,這一點可能很重要。
美國宇航局2013年12月宣布,在歐羅巴的冰地殼上探察到了黏土狀礦物質——層狀硅酸鹽。此外,“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歐羅巴表面存在水蒸氣羽流,并且這些羽流與在土星衛星之一——恩克拉多斯表面觀測到的羽流類似,后者據推測是由低溫噴泉噴發形成的。
美國宇航局1989年發射的“伽利略號”探測器,提供了有關歐羅巴的現有數據中的大部分。至今尚無任何飛行器登陸歐羅巴,但它耐人尋味的特征激發科學家提出了探測它的多個雄心勃勃的建議。歐洲空間局的“木星含冰衛星探索者”是一項飛往加尼美得的任務,計劃在2022年發射,但它也將兩次飛近探測歐羅巴。美國宇航局的“歐羅巴多次飛近探測任務”,則將在21世紀20年代中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