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獨居蜂之間存在寄生現象,但是對獨居蜂生存造成威脅的絕不是寄生,而是來自于人類的威脅——農藥的使用。英國蘇賽克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切葉蜂的活躍期是春季至早夏。而這個時期,正是自然界中新煙堿類殺蟲劑濃度最高的時期。新煙堿類殺蟲劑往往對社會性蜜蜂造成嚴重危害,但是目前卻很少有人研究這類殺蟲劑對獨居蜂的影響。
與切葉蜂相比,社會性的蜜蜂和熊蜂都有一個更長的活躍期,因而在一個生長季節里,這些蜂會暴露在不同濃度的殺蟲劑水平下,這些蜂的食物也有更多的選擇。與此相反,獨居蜂的活躍期短暫而且總是暴露在高濃度水平的殺蟲劑環境下,加之食物范圍狹窄,因此,高濃度的殺蟲劑環境對它們而言可能就是災難性的。更重要的是,社會性昆蟲中,工蜂的數量眾多,即使有個體死亡,仍然有足夠數量的其他個體來照顧后代,而如果獨居蜂的雌蜂死掉了,那就是致命的,因為沒有其他蜂會幫助它照顧后代。
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獨居蜂的生活方式正在由獨居向社會性轉變。在地蜂科和切葉蜂科中,許多雌性個體會共同構建一個巢穴,每個個體會有自己的蟲室,眾多的蟲室共同使用同一個蜂巢洞口。對它們而言,這樣將更有利于共同抵御天敵。昆蟲學家還觀察到,隧蜂的一些種類進化出了工蜂。科學家甚至預言,未來獨居蜂可能會進化出共同照看幼蜂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