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里艷·吐爾遜
【摘 要】舞蹈演員的“潘多拉盒子”指舞蹈演員長期的生活經歷所形成的內心深處的痛苦、憂傷、甚至恐懼,這些情感在心底郁結,等待著某一個瞬間的徹底釋放。舞蹈演員必須要深入生活實踐,將自我融入社會生活,充分感知世界,才會儲藏豐富的情感,最終依靠身體舒放伸展,呈現出舞蹈的魅力。
【關鍵詞】舞蹈演員;潘多拉盒子;感知能力;開發與訓練
中圖分類號:J7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167-01
一、舞蹈演員培養感知能力的重要性
長久以來,我們對舞蹈這門藝術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比如認為舞蹈表演的訓練就是身體動作的訓練,忽視了表演對舞蹈的重要性,尤其是帶有情感成分的表演。這使舞蹈陷入窘境,形成了“指導性豐富,指示性匱乏,語匯上多元,形象上單一”的藝術格局,與舞蹈作為一種綜合性藝術的性質相背離。舞蹈應該是表達情感的身體藝術,因此帶有情感的表演對于舞蹈演員的專業訓練尤為重要。但現實情況卻困難重重,舞蹈演員在他的演藝生涯中,當身體技巧處于一個重要的黃金時段時,卻缺乏感知能力,對情感表演還沒有達到純熟的地步;而隨著漫長的人生經歷,以及艱苦的訓練、體會、探索,最終掌握了情感表演的真諦,但是舞蹈演員的藝術生命已經接近尾聲。因此,在舞蹈演員身體技巧的黃金階段就應該開發和訓練其對世界、自我、藝術的感知能力。
“潘多拉盒子”極具魅力,充滿魔力色彩的象征,它頗具藝術感地象征著舞蹈演員對生活經驗的感知能力的儲藏空間。在中國現如今的舞蹈作品中,大多是一種身體上的機械技巧,缺乏情感的宣泄和表達,這就是舞蹈藝術與生活實際嚴重脫節的后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舞蹈創作者與舞蹈表演者缺乏對生活經驗的體悟能力。為了擺脫舞蹈藝術的這一困境,需要“潘多拉盒子”盡情施展魔力,讓各種豐盈的生活經驗和藝術感知經驗通過訓練和再創造附著在舞蹈動作中,達到情感表演的目的。
二、開發和訓練舞蹈演員感知能力的途徑
(一)培養舞蹈演員對色彩的感知能力。舞蹈表演不是個人化的表演,而是面向觀眾的表演,因此為了給觀眾呈現最佳的視覺畫面,舞蹈演員對色彩的把握是展現舞蹈風格與舞臺整體感的關鍵。比如,觀眾是青少年群體的話,在色彩上應該豐富、明艷、顏色純度高、健康向上,給人愉悅感,這樣才符合青少年的審美品位;如果觀眾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理解的中年人,那么在色彩上就應偏重于中國傳統藝術的水墨、恬淡、沉淀著歷史的滄桑感。不同顏色能夠表示出人物的角色身份,正面角色、反面角色,主演和配角的設置都可以通過衣著顏色加以區分。例如舞蹈作品《梁山伯與祝英臺》講述的是凄美的愛情故事,作品人物之間的愛情充滿波折。那么,在展示二人單純美好的愛情時,就應該采用暖色調,光影色彩明麗。隨著劇情的推演,情感出現了波折,色彩也由最初的清新夢幻變為濃烈強硬,直至最終二人雙雙離世,色彩達到了極致的陰冷,紅、黑、白色調的交相運用,形成視覺上的沖擊。如果演員對色彩不能有精準的把握,那么很難將作品人物的情感表達清楚。
(二)培養舞蹈演員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舞蹈是一種伴奏表演的藝術形式,舞蹈演員勢必要將恰當的音樂運用到表演過程中,同時身體要隨著音樂的律動進行舒展變化,最終達到身體與音樂融為一體的藝術效果。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要對舞蹈演員的音樂基礎知識進行培訓,如視唱練耳訓練。為了提高舞蹈演員的音樂欣賞能力,應該讓舞蹈演員大量了解經典的音樂作品,只有博覽眾多作品,才能做到身臨其境般地感悟音樂的魅力和真諦。除此之外,舞蹈演員還要加強音樂史的學習,尤其要對音樂史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掌握不同風格的音樂特征,將音樂運用到舞蹈表演過程中。
(三)舞蹈演員要用心靈感知藝術。舞蹈人物是舞蹈表演的靈魂,對作品人物的把握需要表演者用心靈感知人物性格與命運,因此在開發和訓練舞蹈演員感知能力時,用心靈體悟情感是關鍵。對于“一室一暗香,獨倚在一抹月色的西窗下,無數的物象、所有的意象都在舞蹈演員的舉手投足間,印瘦了藝術綻放的情節,碾盡了燈火闌珊出的一池墨香”,需要表演者真正深入到作品人物的內心,感知人物的悲喜情感和坎坷命運,將自我融入到人物的塑造中,將自身幻化成作品人物,這樣才能在心靈和思想上與觀眾和作品人物產生碰撞與共鳴。舞蹈演員在表演之前應深入了解作品的真正內涵,明確作品意圖,對背景知識進行深入挖掘,從而將舞蹈技巧更好地融入到表演中,傳達出作品人物的情思與神韻。
三、結束語
之所以要對舞蹈演員進行感知能力訓練,是因為舞蹈是一門動作語言藝術,身體動作能否準確傳達出情感,表現出生動形象的作品內容,是舞蹈藝術的價值所在。因此,加強對舞蹈演員感知能力的開發與訓練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王玫.舞蹈之“以舞為本”的絕癥[J]舞蹈,2011(02).
[2]陳偉,張瑞琴.舞蹈演員色彩情感的學習[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