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夕冉
【摘 要】中國古典舞蹈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文化流傳至今的重要表現載體,是藝術的象征,更是思想意識形態的重要傳播途徑。本文以中國古典舞蹈的概述為主要出發點,探討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的審美特點。
【關鍵詞】古典舞蹈;舞蹈表演;審美特點
中圖分類號:J7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180-01
在中國舞蹈體系發展和完善之中,古典舞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舞蹈表演風格形成中華民族舞蹈的重要標志。在發展過程中,中國古典舞蹈充分吸收地方戲曲文化的精髓,同時在自身舞蹈表演體系的基礎上融合西方芭蕾舞蹈的表現方式,在表演過程中形成神形統一、收放自如、動作多樣的舞蹈表演特點,并將中華民族的思想價值觀念、精神主治內涵融入其中,充分彰顯了古典舞在不同時代發展之下的藝術價值。
一、中國古典舞蹈的概述
在中華民族藝術歷史的發展和建設過程中,民間舞蹈以其獨特的藝術氣息成為眾多舞蹈的發展基礎,并在時代的發展和社會歷史的變革之中融入新的創新元素,將其中的各個部分進行有效的加工、重組和高效整合,進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中國古典舞蹈[1]。中國古典舞蹈,顧名思義則是中國古代舞蹈的總稱,在發展之中一次又一次地喚醒古代舞蹈中的包容,同時也是中國戲曲舞蹈文化的復蘇與推陳出新,從這一層面來說中國古典舞蹈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中國古典舞蹈側重神情與舞蹈動作的統一,以剛柔并濟的獨特美感令觀看者向往。中國古典舞蹈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藝術領域及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和加強的歷史研究價值,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語言藝術風格,以其獨特的藝術感召力和情感價值取向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二、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的審美特點
中國古典舞蹈以其舞蹈表演風格和舞蹈表演特色,對觀看者的思想意識、觀念行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通過肢體動作的有形展示影響其無形思想,更是對人們審美情感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將舞蹈中積極正面的精神傳遞給觀看者,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活理念和價值觀念,進而提升人們的藝術審美情趣。中國古典舞蹈是多種舞蹈藝術表現形式的結合,更是多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對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藝術氣息的欣賞,則需要從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的審美特點進行入手。
(一)“圓”與“傾”融匯。“圓”與“傾”融匯是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的一大審美特點。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之中,“圓”作為一種文化象征,是人們生活理念、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的重要表現形式,在古代人們將“圓”作為一種固有規律,認為“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圓”是吉祥、美好、幸福的象征,并由此開展了以“圓”和基礎的思想價值觀念。因此,在古典舞蹈表演過程中,表演者會根據肢體的舞動呈現出不同類型的“圓”,且不斷重復“圓”的運行軌跡,從這一層面來說,這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換,也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2]。如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身體的各個環節活動處都要圍繞成一個“圓”,足部要在踝關節處進行勾的動作,上臂要借助肩關節的力量進行搖臂。“傾”則是動靜轉換的一種趨勢,強調的是古典舞蹈表演的剛柔并濟,所有的動作均有其內在的節奏和歸類,如剛柔、緩急等。通過“圓”與“傾”的融匯構成了中國古代舞蹈表演審美藝術的特點。
(二)意境與教化的和諧統一。意境與教化的和諧統一是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的審美特點之一。縱觀古今,中華文化以其強大的包容性和獨特的感染力為世人所津津樂道,人們將意境與教化融于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之中,通過文化傳承教化進而實現中國古典舞蹈表演意外的教育功能。人們在觀看中國古典舞蹈表演過程中,更加側重于古典舞蹈本身所傳遞的意境,對舞蹈氛圍的影響分析超越了其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價值。除此之外,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還具有教化的功能,是古代教育工作者及帝王君主進行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古典舞蹈很大程度上由宮廷舞演變而來,其中更是離不開舞蹈用具的使用,特別是在劍舞、袖舞等中國古典舞蹈的應用之中,舞蹈用具對中國古典舞蹈表演的氛圍起到了巨大的烘托作用[3]。總而言之,中國古典舞蹈表演在表演過程中側重于各種情緒與肢體動作的統一,強調的是意境與教化的和諧統一,使得觀看者在欣賞過程中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實現舞蹈文化的積極傳承。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古典舞蹈作為我國舞蹈文化發展體系中的重要促成部分,具有較強的審美特點,其中所傳遞的精神主旨和文化氣息也是其審美特點的關鍵所在。本文從“圓”與“傾”融匯,意境與教化的和諧統一兩方面對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的審美特點進行簡要探析,以期實現中國舞蹈表演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蔣荊子,許慧子.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氣韻的體現研究[J].通俗歌曲,2015,(09):223.
[2]王黎雪.論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的審美、訓練與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王凡.淺談中國古典舞蹈的藝術魅力[J].大舞臺,2015,(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