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慶
以位置軌跡為入口的移動管理,涉及到整個公司的人財物,從一開始就注定要走一條全系統管理路線,而不是垂直的辦公或者銷售。
一款功能繁多的企業(yè)管理系統,實際用得上的可能也就30%多一點,再高一些到50%,剩余功能則成為擺設。無論對開發(fā)者和使用者來說,這至少都是短期內的資源浪費。
然而,正如i到位營銷副總裁戴鉦所說,需求和供給的功能匹配是個大問題。如何保證你所提供的功能,正好是客戶想要的?尤其是移動管理系統服務的企業(yè)級客戶,需求決策者眾多,先解決財務問題?銷售問題?還是解決管理層級問題?
位置服務為什么是移動管理最優(yōu)入口?
i到位發(fā)現,這些可能都不是最優(yōu)的管理入口,企業(yè)轉型過程中,最先要解決信息管理的真實性問題。缺乏真實有效的人財物信息,任何決策都可能失卻方向。那么真實的人財物信息如何獲取呢?通過位置跟蹤與工作軌跡移動能否實現?
很長一段時間中,SOLOMO都是移動互聯領域最為重要的討論話題。定位服務,已經成為移動消費的標準配置之一。新興的定位方式如何在企業(yè)管理中發(fā)揮效能?i到位這樣認為:
1.通過位置服務可以實現企業(yè)對個人的真實管理。
今天,一個消費者只要愿意打開定位服務,完全可以獲取與自己需求相關的各類信息,只不過這些信息分布在不同的系統上,比如打車、餐飲、商場購物、物流配送。而企業(yè)管理過程中的位置應用,則是通過一個系統實現的全天侯在職人員活動信息管理。外勤人員的區(qū)域動態(tài)、出行次數、訪問路線、時間節(jié)點,通過位置軌跡一目了然。移動管理系統通常的位置服務會定位到所在區(qū)域,i 到位則依據自己“地圖出身”的技術優(yōu)勢,將服務進一步精準到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這些工作時間段內的行動軌跡,不僅可以真實準確地反映外勤人員的工作狀態(tài),更能不斷沉淀到企業(yè)管理系統當中,成為制定最佳訪問線路、最佳訪問時間段的基礎數據。
2.通過位置服務實現企業(yè)對數據的有效收集。
數據的真實性是企業(yè)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以往大型跨國公司為了獲取市場真實數據,往往會通過手寫幾百上千張圖表進行關聯的方式,來檢測外勤數據的真實程度。今天的市場,基礎數據的圖表填寫依然重要,只不過變得移動化電子化了,而且關聯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比如通過人的移動軌跡來檢測。如有必要,銷售人員某一天的銷售總量、每單分解、交易場合,都能通過其當天的位置軌跡得以輕松認證。合理的工作位置追蹤,在一定程度上將復雜的管理簡化了。
3.通過位置服務實現企業(yè)對物品的適時把控。
物品與材料管理,一向是傳統企業(yè)當中比較頭痛的問題。而現在企業(yè)對物品的把握完全可以通過位置軌跡來實現。我們最常接觸的物品位置服務,來源于網絡購物時的物流跟蹤信息。在企業(yè)移動管理系統中,這種信息不僅表現為產品的出庫時間、周轉地點、負責人姓名這些流程環(huán)節(jié),更能將流程細化為一個一個的時間點,并與人的管理結合起來,互做背書。某一個時間點上,人的工作與物的流通,是否能夠合得上。
模塊化選擇,越簡單越有效
有了真實數據,企業(yè)就有了分析決策的準確方向。但以此為基礎的移動系統管理延伸,仍然是個問題。事實上,以位置軌跡為入口的移動管理,因為涉及到整個公司的人財物,所以從一開始就注定要走一條全系統管理路線,而不是垂直領域的辦公或者銷售。這意味著一家公司實現了移動互聯時代所有部門的無線連接,無需為“打通”或者“兼容”大費周章,但也必須面對不同知識層次的所有部門同時轉型升級的問題。
i到位給出這樣的解決方案。
1.模塊化選擇,從企業(yè)最有需求的部分入手。
大部分傳統企業(yè)在接觸移動互聯網的過程中,都是漸進式的。因為缺乏對移動互聯的深刻理解,所以對移動管理系統的選擇也總是小心謹慎的,通常會從某一個最急于解決的系統切入進來,比如先選擇與利潤相關的銷售系統,或與成本相關的財務系統。在i到位的產品體系中,可以通過模塊選擇,先行解決銷售或者財務問題。
與其他模塊相比,銷售與財務更像i到位模塊超市當中天天要用的大標品,企業(yè)用戶可以在這一“市場中”自由選擇組合,緊急的必需的先選,其余慢慢補充。
企業(yè)客戶急需解決的問題往往要快速決策。但在這種快速決策中,還要考慮兩個事情:一是這種決策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二是解決了當下的問題之后,不能出現其他后患。比如,通過銷售模塊解決了促銷費用分配和產品積壓的問題,但卻對前端生產周期和財務結算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之下,各部門與系統之間更需要建立緊密的隨時隨地的連接關系,來共同面對消費者。既要解決燃眉之急,又要全盤規(guī)劃,帶有模塊選擇功能的系統服務,成為必備條件。
2.需求不斷放大,解決大量共性與少量個性問題。
理論上,基于云數據平臺的i到位,企業(yè)使用量越大,能夠提供的模塊就越多,服務就會越詳盡。這種共建與共享的數據量不斷放大,需求也開始發(fā)生變化,大量的企業(yè)共性管理問題突出出來,并成為i到位系統服務的一個基礎。
依照產品合伙人李玉忠的話,i到位產品需求池中成千上萬種不同層次的需求待開發(fā),按照什么樣的優(yōu)先級排列,需要非常認真詳細的分析。哪些是全系統當中大家都看重的問題?成本、利潤、組織,哪個更應優(yōu)先?哪些行業(yè)客戶的需求是能與其他行業(yè)同步進行的?
所以,并不是每一個客戶的任意需求都能夠在這里得到滿足,i到位會根據客戶需求提出量來決定產品開發(fā)順序,像現在比較集中的就是定位、計劃任務、表單、考勤、銷售等。而一些小眾化需求,會在基礎功能完善后,進一步實施。
需要強調,解決管理上的共性問題,并不代表忽略使用個體,而恰恰是幫助客戶了解自己沒有意識到或者還沒有遇到的那些問題,以應對變化。
從位置服務開始,找準企業(yè)最緊急的問題切入,進行部門之間的合作延伸,從解決基礎問題到尋找個性化方案。這是符合中國市場特征的高性價比服務方式——有獨立有協同有系統,最重要的是可以自由選擇。
無論對開發(fā)者還是使用者,這都是一種生態(tài)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