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戈
“愚蠢是一種道德上的缺陷,而不是一種理智上的缺陷。”有些人智力低下,卻非蠢人,有些人智力高超,卻是蠢人。
“愚蠢是養成的。”如何養成,有兩種情形,“人們把自己養成蠢人,或者允許別人把自己弄成蠢人”。確切地說,應該是:甘于愚蠢,是一種道德上的缺陷。
“一切沒有選擇的行為,在道德上都是沒有價值的。你表揚一個太監守貞操,就像在我們的時代你表揚一個下崗工人勤儉節約、農民衣著樸素一樣沒有意義。”有些人,生在一個封閉如牢籠的環境里,其中只有一種話語,只有一種思想,只有一種生活方式,只有一條道路通往未來,他們并無選擇,只能愚蠢。
十六歲的少年英格瑪·伯格曼,曾在德國魏瑪為希特勒歡呼、敬禮、淚如泉涌,他的哥哥則在家鄉成立了瑞典納粹黨,他的牧師父親投票支持。他對納粹的狂熱信仰持續了十余年,當人們終于不再懷疑納粹對數百萬猶太人的大屠殺,他還在為希特勒辯護,認為這是反納粹的惡毒宣傳。許多年后,他突然想通了為什么他和家人會那樣擁戴希特勒:“我們從來沒聽過自由這個詞,從來沒嘗過自由的滋味。在一個權威體系里面,所有的門,都是關著的。”
我們可以談一些甘于愚蠢的故事。老家的方奶奶,與我奶奶是數十年的街坊。她有個外號叫“烏鴉”,那是因為她平時說話不中聽。奶奶說,這個外號,源自“大躍進”時期,當時她們都在食堂工作,奶奶識字最多,每天負責給大家讀報,有一次讀到一地農村畝產紅薯五十六萬斤、大豆一萬斤、油菜六千斤等,方奶奶當場大罵:放屁!從此開始質疑“大躍進”,并四處推銷她的預測:大躍進之后,必有大饑荒,大家趕緊存糧。可惜,非但無人聽信,反而都罵她烏鴉嘴,“烏鴉”的外號,由此叫開來。僅過兩年,便印證了方奶奶的判斷與預見。在此,除了方奶奶,其他人,包括我奶奶,都屬于 “允許別人把自己弄成蠢人”,他們甘于愚蠢。
“把自己養成蠢人”的案例,更加常見。且說我的一位朋友,他是老檢察官,為人正直,不過他的頭腦,大抵可以說“傳統”,他對美國的印象,不外乎政府飛揚跋扈、人民水深火熱、種族歧視流行、文化危機重重。我勸他,書店談美國的書俯拾皆是,不妨讀兩本,不為祛除偏見,但求加深了解。他連連擺手:我不讀我不讀!
有位教師,一直把“免”字讀如兔子的“兔”。這天講拼音課,遇到“免”字,向學生拼道:“摸—煙—兔。”
愚蠢是一個緩慢養成的過程。養成之后,便堅貞不移,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只要你不想愚蠢,那便可以脫離愚蠢。幾乎所有的愚蠢,都是甘于愚蠢,這的確不是理智問題,而是道德問題。
比愚蠢更可怕的是甘于愚蠢,比甘于愚蠢更可怕的是,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的愚蠢。
【原載2015年第20期《雜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