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忠
魏姓,來源也有多種。
第一,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后代畢萬之后。這一支號稱魏姓正宗。
第二,出自羋姓,是顓頊帝的后裔魏冉之后。戰國時秦昭襄王的國相叫魏冉,本是楚國人,羋姓,后來改姓為魏,他的后人也就姓魏。
第三,外姓改成魏姓。比如說南宋的時候,有個大學者叫魏了翁,本姓高,因為過繼的緣故,改姓了魏。
另外,滿族、佤族、鄂倫春族、土家族、蒙古族、彝族、回族、朝鮮族等兄弟民族中都有魏姓。
魏姓最早發源于今天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帶,早期主要在山西、河南、山東境內發展,也有部分比較早到達湖北、湖南的。

先秦時期,著名的戰國四公子當中就有魏姓——信陵君魏無忌,可見這個姓興盛得很早。秦漢時期,很多魏姓子孫位居高官,所以魏姓家族發展得非???。西漢時,信陵君的后代魏歆擔任了巨鹿太守,從此,河北巨鹿就成為魏姓最重要的郡望。魏姓人的家譜,很多都寫著“巨鹿魏氏”,表明是從巨鹿遷過來的。與此同時,魏姓也進入了江蘇、浙江、甘肅、寧夏等地。魏晉南北朝時期,軍閥割據,戰亂不斷,魏姓大舉南遷至四川、江西等地。唐末的時候,又有很多人進入了福建、廣東一帶。宋元時期,魏姓開始大規模南遷,目的地遍及南方各地。
現在魏姓人遍布全國,成了一個非常大的姓氏。
“結草”的典故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這個故事有幾個版本,未必和《左傳》相同,其中一個是這樣的。晉國的大夫魏武子魏犨有個寵妾叫祖姬,他非常寵愛祖姬,據說每次出去打仗的時候,他都要為祖姬向家人交代幾句話。一個男人寵愛一個女人很正常,一般的男人出征之前多半會這么說:“萬一我回不來,你們好好照顧她?!钡何渥硬皇?,他說的是:“萬一我戰死了,就讓祖姬改嫁,不要耽誤她的青春?!边@話了不起吧?愛她就不要耽誤她。
且慢!這時候魏武子是這么說的,后來他得了重病,臨死之前在遺言中又說到了祖姬。家人就說:“知道了,讓她早點改嫁嘛,不要耽誤她的青春。”結果魏武子怎么說的?“不,讓她陪葬。”家里人徹底暈掉了,心想:“你原來不是這么說的?。窟@叫辦的什么事兒嘛!”幸虧魏武子有一個好兒子魏顆,他認為:“爹這肯定是糊涂了啊,他清醒的時候是舍不得祖姬的。”所以,魏顆就沒有讓祖姬殉葬,而是讓她改嫁了。魏顆這樣做實屬難得,要知道,在古代,爹交代的話不照辦,可是大不孝。
這事還有續集。
后來,有一次魏顆跟秦軍交戰,碰到了一個叫杜回的名將。兩個人對打,魏顆打不過他,就一路后退,而杜回就一路飛奔追來。等魏顆退到一片草地時,他忽然發現,原來步履如飛的杜回突然踉踉蹌蹌摔了一大跤。
魏顆一看,哎呀,機會來了!回過頭去就把杜回抓住了,最終擊敗了秦軍。
交戰結束后魏顆就想:這事蹊蹺?。∮谑腔厝ゲ榭?。結果在那片草地里發現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這位老人瘦得不成樣子,正躲在草叢里給草打結編成草環呢。杜回就是被這些草結絆倒了。魏顆就問:“老人家,你是誰???”那個老人說:“公子,我就是祖姬的父親。你救了我閨女一命,讓她改嫁了。我年紀大了,無以為報。我平時特別會結草,今天白天正好看見你和別人打仗,我就把那個杜回給絆住了?!边@就是“結草”的典故,教人要感恩,要知恩圖報。
“銜環”也是一個典故。東漢時有個人叫楊寶,他九歲時在山上撿了一只受傷的黃雀。楊寶對黃雀特別好,不僅給它治好了傷,還好好飼養著。等黃雀傷好了,他就把它放了。過了幾天,楊寶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黃衣童子手里捧著四只白玉環。那個黃衣童子說:“你當初以為我是一只鳥,其實不是,我是西王母的使者。你救了我,我要報答你,我保你將來的子孫榮華富貴,人品會像我手里這白玉環一樣潔白無瑕。”后來,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玄孫楊彪四代人果然都官至太尉,而且個個剛正不阿,為官清廉,美德為后人所傳誦。
“結草銜環”的典故就是這么來的。前半段故事就跟魏姓有關。
魏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在第44位,人口約570萬,約占全國人口0.45%,當然稱得上是個大姓。
編輯/天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