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強勢來臨,賺錢、生錢的工具和手段越來越多,可供選擇的金融產品琳瑯滿目,很多人躍躍欲試,準備進入互聯網金融理財、投資,分享互聯網金融紅利。但很多人將理財簡單地等同于投資,甚至錯誤地認為,只要購買了金融產品,就一定能夠獲得收益,這種狹隘的理解可能會導致其在理財、投資時做出許多錯誤的行為。
理財,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和增值。個人、家庭更需要理財。人類的生產、生活以及其他活動都離不開物質基礎,都與理財密切相關。
1.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2.理財實質上是現金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花錢(現金流出),成家立業后也需要賺錢養家(現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3.理財也包括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充滿變數,現金流量也具有不確定性,人身風險、財產風險和市場風險等,都會影響現金流入或現金流出。

互聯網金融提供的理財產品更豐富:各種“寶寶”類產品、貨幣基金、網上保險、P2P網貸平臺推出的金融產品等。
投資分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前兩個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最后一個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投資意味著將“貨幣資金或實物放入其他地方的行為”;投資所花費的時間更長,是未來收益的累積。
既然投資者當期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是期望在未來獲得回報,那這種回報必須足夠多,才能補償投資資金被占用的資金、預期通貨膨脹率所耗費的收益和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
編輯/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