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摘要】 目的 探析云南白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128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云南白藥保留灌腸治療,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9.06%,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5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云南白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較為顯著, 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且副作用小, 可在臨床治療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云南白藥保留灌腸;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39
根據臨床調查發現, 近年來, 我國患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越來越多, 患病率逐漸上升, 已經成為臨床常見病及高發病之一。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多表現為腹痛、膿血便等, 該病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正常生活均會造成較大影響。探尋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選取128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評價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經云南白藥保留灌腸的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4例。對照組中女25例, 男39例;年齡24~69歲, 平均年齡(45.68±3.66)歲;病程2~17個月, 平均病程(9.64±2.33)個月。觀察組中男38例, 女26例;年齡23~68歲, 平均年齡(45.45±3.36)歲;病程2~18個月, 平均病程(9.54±2.34)個月。兩組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16萬U慶大霉素(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峰制藥廠, 國藥準字H20064457, 規格:2 ml:8萬)混合150 ml生理鹽水, 搖勻后, 對患者行保留灌腸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云南白藥(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53020798, 規格:4 g), 將4 g云南白藥制成懸濁液, 并將藥液搖勻后行保留灌腸治療。具體治療方法:指導患者術前排空大便, 高度約為1.5 m, 以70~100滴/min速度灌入80~150 ml藥物。指導患者變換體位, 使藥物到達遠處病灶, 使藥物在患者腸內停留4 h。若患者的病情較輕, 治療時間以2周為1個療程, 若為中度及重度患者, 治療時間以4周為1個人療程。兩組患者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療效。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出現的腹痛、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觀察和記錄。以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相關診斷標準為依據進行療效判定[1]:顯效:經治療后, 患者的臨床癥狀(腹痛、腹瀉、黏液血便)完全消失;腸鏡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腸道黏膜功能已經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癥狀得到緩解, 血便次數明顯降低, 且腸道黏膜發生明顯改善;無效:患者癥狀為改善, 甚至出現癥狀加重情況。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9.06%,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56%,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中腹痛1例, 嘔吐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3%。對照組中腹痛1例, 腹瀉1例, 嘔吐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9%。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病變部位主要集中于乙狀結腸及直腸, 常延伸至降結腸, 甚至對整個結腸造成影響。通常情況下,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多表現為腹痛、腹瀉, 且伴有黏膜血便等癥狀[3], 若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 極易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直至目前為止,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大多數學者認為[2]該病的發病機制與感染、食物刺激、自身免疫力等相關。
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慶大霉素保留灌腸, 作為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的廣譜抗菌素, 慶大霉素對大多數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具有一定的殺菌和抑制性作用。此外, 慶大霉素在局部用藥中的吸收少, 產生的用藥副作用小。本研究中的觀察組患者給予云南白藥保留灌腸, 云南白藥粉的應用優勢在以下兩方面:第一, 應用云南白藥粉可加快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的速度, 從而使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大大提升, 進而使機體的血管收縮速度和血液凝固速度加快, 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第二, 云南白藥的抗炎性作用較為顯著, 可促進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細胞因子的形成, 縮短患者潰瘍面的愈合速度。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9.06%,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5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治療中, 云南白藥保留灌腸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說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用云南白藥保留灌腸的方法, 更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發展, 達到預期臨床治療效果。這種治療方法能夠在用藥的過程中保證藥物與患者的患病處直接正面接觸, 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發揮最高藥效, 使患者患病處的局部組織受到的藥效影響最大, 能夠抑制患者病情發展。與此同時, 這種治療方法還存在一定的便捷性, 對患者進行灌腸操作的過程中采取滴注的方式, 醫護人員能夠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適當調節滴注的速度, 其能夠在保證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緩解患者治療的不適感, 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促進患者高度配合。并且, 這種方式還能夠延長藥物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 促進人體對藥物的吸收。
綜上所述, 云南白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較為顯著, 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且副作用小, 可在臨床治療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何飛龍, 金玉弟, 袁金仁, 等.康復新液、云南白藥聯合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 30(1):114-116.
[2] 刁凌云.康復新液聯合云南白藥及西藥灌腸治療直腸型潰瘍性結腸炎144例臨床療效觀察.現代醫學, 2013, 41(11):841-844.
[收稿日期: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