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芳+潘軍
【摘要】 目的 探討大腸癌患者應用奧沙利鉑治療時致周圍神經炎的觀察與護理方法。方法 96例奧沙利鉑治療所致大腸癌周圍神經炎患者, 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8例。實驗組給予全面觀察及護理干預, 對照組給予常規觀察及護理, 觀察兩組患者周圍神經炎癥狀消失時間, 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患者中, 肢體發麻消失時間(18.4±2.4)h, 疼痛消失時間(32.1±3.8)h, 肌力減退消失時間(2.8±0.7)d;對照組患者中, 肢體發麻消失時間(25.7±2.6)h, 疼痛消失時間(42.4±4.3)h, 肌力減退消失時間(4.0±1.2)d。實驗組患者各項周圍神經炎癥狀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中, 護理態度評分(96.7±3.5)分, 護理操作評分(95.7±3.2)分, 專科護理評分(97.3±3.6)分, 基礎護理評分(96.2±3.1)分;對照組患者中, 護理態度評分(91.5±3.2)分, 護理操作評分(90.4±3.3)分, 專科護理評分(91.9±3.2)分, 基礎護理評分(91.2±3.3)分。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大腸癌患者應用奧沙利鉑治療時, 周圍神經炎為常見不良反應, 通過觀察及護理后, 可促使患者痊愈, 提高患者治療耐受性。
【關鍵詞】 奧沙利鉑;大腸癌;周圍神經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54
大腸癌為臨床中常見的一種惡性治療, 多給予患者化療治療, 化療時多采用奧沙利鉑, 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可促進患者康復, 但在治療過程中, 較易發生較嚴重的不良反應, 周圍神經炎即為不良反應中的一種,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日常生活都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研究表明, 給予奧沙利鉑所致大腸癌周圍神經炎患者有效護理干預時, 可有效緩解患者周圍神經炎癥狀, 本院以奧沙利鉑治療大腸癌致周圍神經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給予全面的觀察及護理干預, 分析其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大腸癌周圍神經炎患者96例, 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8例。實驗組中男27例, 女21例;年齡34~72歲, 平均年齡(52.9±6.5)歲;結腸癌33例, 直腸癌15例;病理分型:管狀腺癌28例, 粘液腺癌20例;轉移部位:肝轉移23例, 腹腔淋巴轉移17例, 肺轉移5例, 盆腔淋巴結轉移3例;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8例, 大專17例, 高中8例, 初中6例, 小學及以下9例。對照組中男25例, 女23例;年齡32~73歲, 平均年齡(53.2±6.7)歲;結腸癌30例, 直腸癌18例;病理分型:管狀腺癌30例, 粘液腺癌18例;轉移部位:肝轉移20例, 腹腔淋巴轉移19例, 肺轉移7例, 盆腔淋巴結轉移2例;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6例, 大專15例, 高中9例, 初中7例, 小學及以下11例。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大腸癌臨床診斷標準;②周圍神經炎均為奧沙利鉑化療所致;③預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④心功能及腎功能檢查顯示正常;⑤卡氏評分60~70分;⑥未明顯損傷骨髓造血功能。排除標準:①排除腸梗阻;②排除外周感覺神經疾病;③排除高鈣血癥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 2 方法
1. 2. 1 奧沙利鉑治療方法 于5%葡萄糖溶液250~500 ml中加入奧沙利鉑150 mg或200 mg, 靜脈滴注, 滴注時間及滴注速度依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臨床表現確定。
1. 2. 2 觀察與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觀察及護理, 對患者臨床表現密切觀察, 臨床指標定時測量, 并將觀察及測量結果匯報給醫生, 遵照醫囑, 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
實驗組患者予以全面的觀察及護理, 措施如下:①用藥前健康教育:給予患者奧沙利鉑治療前, 將可能會發生的不良反應介紹給患者, 比如設胃腸道反應、周圍神經炎等, 尤其要將周圍神經炎的癥狀告知患者, 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恐慌, 周圍神經炎包含兩種神經毒性, 一種為急性神經毒性, 多出現在給藥24~48 h內, 四肢外周神經感覺障礙、麻木為主要表現, 數日后即可消失, 一種為慢性累積性神經毒性, 開始時存在持續的、不消退的神經感覺障礙, 降低震蕩感受, 延緩本體感受, 減少精細分辨率等, 但具備可逆性, 停藥后癥狀即可消除, 囑咐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時不要害怕, 以提升患者的依從性[1];②嚴格控制靜脈滴注速度:靜脈滴注奧沙利鉑時, 對滴注速度進行嚴格的控制, 每分鐘滴注速度應在60滴以內, 在2~6 h內完成250~500 ml注射液的滴注;③周圍神經炎的護理:治療過程中, 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交流, 詢問患者由于周圍神經炎的相關癥狀, 比如四肢麻木、肌肉痙攣等, 對患者的主訴耐心傾聽, 便于神經毒性癥狀能夠盡早的發現, 并及時給予處理, 避免神經毒性癥加重。囑咐患者冷水、冷的物品禁止飲用和接觸, 預防急性神經毒性的發生。化療當天, 護理人員為患者準備好手套, 或在化療開始前囑咐患者準備好手套, 化療開始后即戴好, 避免金屬器物與患者肢體直接接觸, 導致患者肢體麻木感加重。患者咽喉在低溫的刺激下會發生痙攣, 因此, 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避免低溫刺激咽喉, 比如利用熱水刷牙、熱水洗漱、使用熱的食物等, 并在日常生活注意頸部保暖, 避免受涼。患者發生周圍神經炎后, 利用20 ml 50%葡萄糖、150~200 μg維生素B12, 充分混合之后, 紗布在混合液中浸濕, 濕敷于注射部位靜脈, 并利用塑料膜覆蓋在紗布上, 之后利用膠布固定, 直至患者周圍靜脈炎癥狀消失[2];④出院宣教:在患者出院之前, 給予患者出院宣教, 將相關的注意事項告訴患者, 包含避免接觸冷水、必須接觸時注意保護四肢、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暖工作中, 增強患者的保護意識, 避免受傷, 危險物品避免利用無感覺部位直接接觸, 避免產生傷害, 同時, 給予患者家屬相應的宣教, 促使患者家屬做好保護患者的工作[3]。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周圍神經炎癥狀消失時間, 包含肢體發麻、疼痛、肌力減退。通過自制調查評分表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 包含護理態度、護理操作、專科護理、基礎護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周圍神經炎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經過護理后, 實驗組48例患者中, 肢體發麻消失時間(18.4±2.4)h, 疼痛消失時間(32.1±3.8)h, 肌力減退消失時間(2.8±0.7)d;對照組48例患者中, 肢體發麻消失時間(25.7±2.6)h, 疼痛消失時間(42.4±4.3)h, 肌力減退消失時間(4.0±1.2)d。實驗組患者各項周圍神經炎癥狀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調查可知, 實驗組48例患者中, 護理態度評分(96.7±3.5)分, 護理操作評分(95.7±3.2)分, 專科護理評分(97.3±3.6)分, 基礎護理評分(96.2±3.1)分;對照組48例患者中, 護理態度評分(91.5±3.2)分, 護理操作評分(90.4±3.3)分, 專科護理評分(91.9±3.2)分, 基礎護理評分(91.2±3.3)分。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 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比較多的變化, 大腸癌的發病率也逐漸升高。大腸癌發病早期, 患者缺乏典型癥狀, 臨床確診時, 多已進展至中晚期, 如采用手術方式治療, 療效并不能達到理想效果, 還需要在術后給予患者化療[4]。給予大腸癌患者化療時, 較為常用的藥物為奧沙利鉑, 屬于鉑類衍生物, 化療效果優于順鉑或卡鉑, 可促進患者康復[5]。但在患者化療過程中, 較為突出的毒副作用為周圍神經炎, 癥狀主要為注射部位肢體發麻、疼痛、肌力減退、肢端皮膚發涼等, 增加患者治療期間的痛苦程度, 降低患者治療耐受性, 不利于患者康復。大腸癌患者應用奧沙利鉑治療期間, 應給予患者全面的護理干預, 在治療前, 將周圍神經炎的相關知識介紹給患者, 增加患者的認知, 并預防患者在出現周圍神經炎癥狀時過度恐慌, 保證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此外, 在護理期間, 護理人員會給予患者相應的預防措施, 預防周圍神經炎的發生。出院前, 給予患者宣教, 增強患者及家屬出院后的保護能力, 預防傷害。
本研究實驗組患者周圍神經炎癥狀消失時間低于對照組, 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奧沙利鉑治療大腸癌期間, 應給予患者全面的護理干預, 并嚴密的觀察患者用藥期間的反應, 預防周圍神經炎的發生, 并做到盡早的發現患者的周圍神經炎癥狀, 及時給予患者對癥治療, 降低周圍神經炎的影響, 提升治療效果, 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張艷莉, 廖明芬.大腸癌術后應用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治療的不良反應護理體會.中國醫學創新, 2012, 9(36):95-96.
[2] 劉海蓮.中藥熏洗治療奧沙利鉑致四肢末梢周圍神經病變.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 30(02):303-305.
[3] 徐曉卿, 齊元富.益氣和血法治療大腸癌患者化療所致神經毒性療效分析.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9(10):1087-1089.
[4] 陳莉瓊, 鄧珊波, 王苑酈.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化療治療大腸癌的護理.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4, (12):74-75.
[5] 秦寶寧, 孫長崗.益氣活血方防治奧沙利鉑致大腸癌周圍神經毒性療效觀察.山東中醫雜志, 2015, 34(03):176-178.
[收稿日期:2016-0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