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婭萍

【摘要】 目的 分析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個性化護理在惡性腫瘤化療中的應用。方法 90例PICC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5例。觀察組給予個性化護理,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共發生3例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為6.67%(3/45);對照組共發生10例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為22.22%(10/4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于惡性腫瘤化療患者, 在治療期間采用PICC個性化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臨床中可推廣使用。
【關鍵詞】 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個性化護理;惡性腫瘤;護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57
癌癥也稱惡性腫瘤, 和它相對的是良性腫瘤。癌癥是由于機體細胞失去正常調控, 過度增殖而引起的疾病。過度增殖的細胞稱癌細胞, 癌細胞常可侵犯周圍組織(浸潤, invasion), 甚至可經體內循環系統和/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癌癥轉移)。癌癥有許多類型, 而病癥的嚴重程度取決于癌細胞所在部位、惡性程度及是否發生轉移。一旦確診, 常以結合手術、化療和放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如果癌癥未經治療, 通常最終結果將導致死亡。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患癌癥, 由于去氧核糖核酸的損傷會隨著年齡而累積增加, 年紀越大得癌癥的機會也隨之增加。癌癥在發達國家中已成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美國每年逝世的4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是因癌癥而死。對于惡性腫瘤患者而言通常需要接受化學治療, 但是在對患者化療過程中難免存在不同程度的并發癥情況, 成為了腫瘤科護理工作的一大難點。由于患者自身病情的不同, 因此使得PICC發生并發癥也各不相同, 故對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就顯得極為重要。此次研究將分析PICC個性化護理在惡性腫瘤化療中應用[1]。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于本院的90例PICC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5例。觀察組男27例, 女18例, 年齡18~71歲, 平均年齡(56.3±13.2)歲, 化療時間2~7 d, 平均化療時間(4.1±1.2)d;對照組男29例, 女16例, 年齡20~74歲, 平均年齡(58.3±12.8)歲, 化療時間3~9 d, 平均化療時間(4.5±1.5)d。研究中所有患者全部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采用常規方式護理, 協助患者做好相關檢查, 告知入院期間注意事項等。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個性化護理, 其方法如下:①心理輔導:惡性腫瘤患者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負擔, 在患者置管前和留管期間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情況進行護理。傾聽患者的主訴, 掌握患者內心想法, 幫助患者消除內心恐懼樹立堅持治療的信心, 進而提升依從性。②導管護理:PICC輸注液體通常具有高滲、刺激性強以及易阻塞管腔等諸多特點, 同時部分患者又存在血液高凝的危險性, 故在化療期間要采用20 ml生理鹽水對患者管道進行沖洗, 避免產生血栓, 隨后采用50 U/ml肝素鈉正壓封管。活動度大的患者需要使用導管固定器, 避免導管脫出。此外, 在對患者導管固定后要查看患者是否存在導管折疊情況, 一旦發生折疊則需要重新固定并調整方向。③切口護理:部分患者較容易出汗, 為了避免導管脫出對于此類患者需要使用透氣性能好的貼膜, 在護理期間若是發現貼膜處發生了紅疹、皮疹等并發癥時, 需要給予慶大霉素或復方新諾明等藥劑治療, 對皮膚情況進行檢查, 癥狀消失后再行貼膜。④患肢護理:治療期間大部分患者患肢均未得到活動, 從而增加了形成血栓的風險, 護理期間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指導, 鼓勵患者多做鍛煉, 降低血栓的發生率;對于雖置管成功但送管不順利患者需在靜脈走行方向采用牛黃解毒片粉加蜂蜜濕敷處理。
1. 3 觀察指標 經過不同護理后, 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共發生3例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為6.67%(3/45);對照組共發生10例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為22.22%(10/4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與其他疾病相比, 腫瘤患者具有病死率高、病情危重且并發癥多等諸多特點, 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能夠充分體現對患者的關懷以及尊重, 充分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2]。導管堵塞、感染、移位、血栓形成以及靜脈炎等均是PICC的常見并發癥, 而在這其中最為危急的并發癥之一便是靜脈血栓的形成。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全部采用了個性化護理, 包括心理輔導、導管護理、患肢護理以及切口護理, 全面細致的護理模式降低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3]。其中的心理護理可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心態, 正確面對疾病并提升患者依從性, 使其更加配合進一步的治療。而導管護理則是防止患者在留管期間發生不良時間, 如堵塞和血栓的形成, 提升患者治療期間的安全性。切口的處理是為了進一步減低患者在護理期間發生壓瘡、紅疹等相關并發癥, 同時也可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為患者的安全治療奠定扎實基礎[4]。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 結果顯示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共發生3例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為6.67%(3/45);對照組共發生10例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為22.22%(10/4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針對于惡性腫瘤化療患者, 在治療期間采用個性化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臨床中可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陽, 陳光磊. PICC個性化護理在惡性腫瘤化療中的應用.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15, 44(10):947-949.
[2] 翁麗, 馮麗嫦, 高倩云, 等.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焦慮的作用研究. 中國當代醫藥, 2013, 20(12):129-130.
[3] 廖愛琳, 徐曉斌. 淺析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的護理. 醫學信息, 2014(13):242-243.
[4] 曹平. 惡性腫瘤化療致不良反應300例臨床護理. 齊魯護理雜志, 2008, 14(15):59-60.
[收稿日期:20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