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冬云
阜蒙縣廣播電視臺,遼寧阜新 123100
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薛冬云
阜蒙縣廣播電視臺,遼寧阜新1231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電視新聞節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鏡頭語言作為電視新聞中節目當中的重要表現工具,豐富多元化的鏡頭語言能夠充分的與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相互配合,對節目內容進行系統化的闡釋,由于科技的進步,使得電視新聞攝像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使得電視新聞中的鏡頭語言的使用也逐漸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本文從鏡頭語言的作用著手,分析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應用原則及存在的應用誤區,探究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鏡頭語言;電視新聞攝像;應用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電視新聞節目已經成為了當前人們了解身邊事物的重要途徑,在新形勢下,面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廣大電視新聞媒體逐漸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鏡頭語言作為電視新聞節目中最為常用的一種基本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當前形勢之下,電視新聞攝像需要加強對鏡頭語言的重視,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提高鏡頭語言的應用,避免陷入應用誤區。
一般來說,電視新聞與普通的新聞媒體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其主要表現為,電視新聞本身有著特定畫面,兼具視聽2種功能,通過借助電視新聞節目能夠充分了解新鮮事件,而在電視新聞中采用鏡頭語言能夠進一步深化新聞的效果。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升,視覺文化已經逐漸在整個社會文化發展過程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而這種變化趨勢在平面媒體當中表現的極為顯著。電視新聞本身所具備的敘事性的策略主要是與當前的視覺藝術有著緊密的聯系,借助新型的科學技術以及敘事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敘事的效果,并且在電視敘事表達的過程當中,鏡頭語言的生動描述能夠將客觀事實再現出來。此外,在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剪輯以及制作的過程當中,需要使用到蒙太奇的制作方式,其主要是借助攝像鏡頭當將新聞的內涵再次表現出來,再加上一系列鏡頭以及畫面表現內容,從而使得電視新聞節目的后續制作順利進行[1]。
2.1真實性原則
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過程當中,首要的前提條件就是真實性原則,在電視新聞攝像之時,良好鏡頭語言中的應用能夠利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以及個性化的手段對于報道內容進行深刻且真實的描述,這主要是為了將食物的本質及其規律更好的揭示出來,使得電視新聞節目更加具有真實性,從而提升電視新聞節目在公眾心中的公信力以及權威性[2]。
2.2主題突出原則
就目前而言,電視新聞節目作為當前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之一,在鏡頭語言的應用過程當中,需要將新聞主題事件以及主要的對象凸顯出來,利用一系列鏡頭語言的表現方式以及手段,使得電視新聞中的事件的主題更具鮮明性,使得觀眾能夠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尋找到節目所要表達的信息。
2.3邏輯原則
在電視新聞節目當中,鏡頭語言本身就是需要根據特定的邏輯線索共同構成的一種有機系統,在電視新聞攝像中應用鏡頭語言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遵循邏輯原則,使得電視新聞的敘述邏輯性更具和理性,并且能夠將新聞事件的主題更具突出的表現出來,讓觀眾能夠更加容易的接受電視新聞節目[3]。
3.1過度使用畫面
由于沒有響應的精品意識和較為明確的條理性,在開展電視新聞采訪之時,有部分記者并不會親身到新聞事件的現場進行資料的收集工作,這就使得在后期進行新聞加工處理的過程當中,經常會缺乏造型與鏡頭語言相結合的重視,導致出現了過度使用鏡頭畫面的,盡管初始目的是想要將事件的真實性表現出來,但是仍舊出現了畫面和解說脫節的現象。例如,有部分電視新聞在對領導帶領群眾致富進行報道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將領導詳細的業績忽略掉,僅僅將拍攝的鏡頭放在了領導辦公室當中,這就使地畫面與聲音出現脫節的現象,降低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并且也不具備說服力[4]。
3.2感染力不高
由于記者在進行現場采訪的過程當中,存在著經驗不足或者是責任感缺失的現象,這是使得鏡頭語言出現被忽視現象的原因,盡管能夠在后續的節目制作過程當中能夠利用聲音以及文字進行適當的挽救,或者是制作相對應的鏡頭畫面,但是借助這種方式會使得畫面構圖缺少一定的美感,而且還存在著一定的畫面空洞。同時,不重視鏡頭語言往往會使得電視新聞畫面出現偏色現象,很難能夠將其還原到以前的狀態,致使電視新聞的畫面出現過亮或者是過暗的現象等,究其原因是因為在進行攝像的過程當中無法使用濾色片而導致的,在實際的新聞采訪攝像過程當中,缺少對于白平衡的客觀校對等這方的技術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會對于電視新聞攝像鏡頭語言的感染力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4.1提高長鏡頭使用的連續性
鏡頭語言對于電視新聞攝像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需要盡可能的在新聞攝像中充分的將直觀以及真實的畫面表現出來,真實客觀是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實際應用的重要原則。因此,鏡頭語言在實際攝像應用過程當中,相關攝像人員需要盡可能的使用抓拍以及長鏡頭的方式,以便于能夠更好的獲得更具真實性的畫面,抓住拍攝的細節,這就要求攝像師需要具備熟練技巧以及專業的技能等。同時,鏡頭語言既要將社會中的實際信息表現出來,還能夠利用一定的手段完善內容信息,采用連續性長鏡頭能夠確保鏡頭語言的連貫性,提升電視新聞拍攝的質量[5]。
4.2利用比對鏡頭明確主題
在進行電視新聞報道之時,利用探索方式發現主題,并采用相對擁有創造性以及邏輯性的思維圖像方式,重構新聞報道的表現手法,尤其是利用對比鏡頭明確電視新聞中的信息主題,豐富電視新聞信息的內涵。同時,利用鏡頭語言的電視新聞拍攝還需要和造型語言,例如,字母以及音效等,相互結合的基礎之上,最大化的使用鏡頭語言協調電視新聞的表現手法,并且鏡頭語言還能夠為其他類型的造型語言提供必要的輔助,有利于拍攝人員實現自身拍攝手法的創新,促進電視新聞攝影技術的提升[6]。
4.3突破常規進行創新
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應用,能夠提升電視新聞攝像的內涵,由于時代的發展,已經步入到了全媒體時代,手機等設備都能夠應用到了攝影當中,因此,優秀的電視新聞攝像師不僅僅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還需要突破常規限制,實現大膽創新的勇氣,熟練的使用多種拍攝工具對身邊的電視新聞進行拍攝,提升電視新聞的生動性以及真實性。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新聞作為人們接觸身邊信息的重要途徑,在新形勢下對于電視新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過程當中,需要加強對鏡頭語言的重視,明確鏡頭語言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實際應用中所存在的誤區,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逐漸提升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有效應用,促進電視新聞攝像質量的提升。
[1]蔡東旭.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運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5(12):145.
[2]張琦.電視新聞攝像“鏡頭語言”的運用[J].中國傳媒科技,2013(10):118.
[3]亢惠.鏡頭語言的應用與研究[J].品牌,2013(7):63,77.
[4]趙鄒娜.如何運用影視畫面中的鏡頭語言[J].大舞臺,2011(6):140.
[5]張曄.電視鏡頭語言的藝術特色探討[J].大眾文藝,2014(11):210.
[6]閔睿.鏡頭語言在分鏡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3,26(2):51.
G2
A
1674-6708(2016)166-0013-02
薛冬云,阜蒙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