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凱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測控技術研究分院,重慶 400039
移動互聯技術在礦山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譚凱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測控技術研究分院,重慶400039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煤炭行業的不斷的發展,如何在新形勢下利用移動互聯網的信息技術,推動礦山行業信息化建設進程,這是我國相關部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同時,移動互聯網相關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在很大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其在礦山信息化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本文就我國礦山信息化建設現狀、移動互聯的含義和內容、移動互聯技術在礦山企業中的應用前景以及在礦山企業中的應用意義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移動互聯技術;礦山;信息化建設
礦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來源之一,很多的一次能源、工業資源、農業生產資源以及1/3的飲用水都來自于礦產資源,由此可見,礦產資源的重要性。同時,礦產信息化建設也是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發展礦山的核心力量。礦山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現代科學信息技術,對礦產資源進行合理高效的深入開發,在提高了礦產經營、管理水平效率的同時,也保證了有限的礦產資源得到了高效的利用。在對礦山進行信息化建設,也能提高同行業中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力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我國礦山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推廣信息技術的應用,國家的科研中心開始進行相互合作探索計算機技術在礦山生產中的應用,對礦山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發展到現在,礦山應用軟件系統包括礦山儲量計算軟件、礦井通風系統軟件以及礦山工作管理軟件等,為我國礦山信息化建設起到了推動的作用,而且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也在不斷的完善,這就很大程度上導致礦山的應用軟件系統也在變化,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礦山信息化總體水平發展較低。我國大型礦山企業才有較為先進的管理系統軟件,而小型礦山企業則信息化建設比較落后,只處在信息化建設的初級階段,并沒有用結合實際礦山的情況和特點、性質等進行實時的更新,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信息化建設的進行。其次,很多礦山企業沒有充分的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礦山企業沒有正確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在對礦山進行科學高效的開采過程中,都要應用到信息化技術,利用計算機數據計算的準確性和快捷性的特點進行處理,能夠有效提高礦山企業的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還有對井下作業進程進行監控,對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測預警等,提升礦山企業的安全管理。最后,礦山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沒有進行規范的管理,造成建設進度存在隨意性,信息化建設存在很大的差異,沒能為礦山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而且缺乏了對共享的網絡化資源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業務增加了礦山企業的管理復雜程度,不利于礦山企業更好的發展和經營,不利于移動互聯技術在礦山行業中有效的實施和進行。
移動互聯是一種通過智能移動終端,采用移動無限通信方式獲取業務和服務的新型業務。移動互聯網是指互聯網與移動通信各自獨立發展后互相融合的新興市場,目前呈現出互聯網產品移動化強于移動產品互聯網化的趨勢。同時移動互聯包括終端、軟件和應用3個層面。終端產品有手機、平板電腦、礦用移動PDA與數據采集儀等;軟件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以及各種礦山專業軟件及App,例如,礦山地理信息系統、礦山綜合自動化系統等;應用層包括日常辦公、休閑娛樂、基本工具等。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移動互聯技術設計的范圍也逐漸廣泛。
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包括:終端移動性,業務使用的私密性,終端和網絡的局限性,業務與終端、網絡的強關聯性[1]。
移動互聯技術是以通信技術為基礎,其能在礦山生產過程管理、礦山環境監測與治理、機電設備管理與自動控制、生產數據分析等中起到積極作用。在井下從初期的泄露通信與小靈通為主的移動通信技術,只能應付井下基本簡單的語音通信及文字傳遞功能,對其他的數據和情況不能進行及時的實現井下與井上互動。目前流行的3G、4G和工業以太網不僅實現了語音通信和數據傳輸,很大程度上實現移動辦公的便捷;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在井下實行LTE演進技術,實現井下和地上人們的無線交互以及更加流暢的語音通信,進行及時的布置任務和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省時省力。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完善和創新,其在礦山企業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使礦山企業在初期作業的數據分析和產量預測、開采過程中速度控制和管理、開采后的銷售渠道等方面都更加便捷[2]。
3.1安全檢測方面的應用
礦山企業通過智能終端和各類監控系統聯網技術以及設備的結合應用,可以通過監控設備對井下施工作業畫面進行監控,保證礦工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對工程質量進行控制,可以對井下的設備進行遠程控制,根據實時數據、存在的安全隱患等進行掌握,能夠很大程度上方便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協作,及時交流,對礦山企業內部高效的運作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智能終端和檢測系統,還能對礦井下環境變化進行嚴密監控,如有害氣體含量升高,發出警報,及時疏散工作人員等措施和執行應急方案,避免造成人員傷亡,導致企業的聲譽和經濟方面巨大損失。
3.2定位方面的應用
通過智能終端和ZIGBEE、CSS定位系統結合,可以對來往車輛進行監控和追蹤,對井下人員和運輸車輛進行監控,保證開采速度和質量正常的進行,能夠對工作人員和機器設備進行統計,方便了礦山開采過程中的管理工作。同時,也大幅度的改善了傳統通知任務的復雜程度,不用派技術人員跑到井下進行作業布置,提高了井上井下通訊工作效率[3]。
3.3經營管理方面的應用
移動互聯可以和礦山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系統相結合,對大量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計算,然后整理分析后傳輸給管理層,讓其能夠更好的經營管理企業,對企業的決策提供一個可靠的依據,而且還能做到隨時隨地進行交流和查詢,及時發現數據信息中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數據信息的在傳遞過程中的準確性和透明性。
3.4技術交流方面的應用
通過移動互聯廣泛應用,實現了全國礦山企業能夠互相交流互動,對于引進的新型技術進行討論,建立專業的資源數據庫,對完善企業內部的管理和安全制度都有一定積極的影響,而且通過各個礦山企業之間技術的交流,也能很大程度上促進移動互聯的發展和礦山企業的技術創新[4]。
3.5銷售方面的應用
現在網絡技術快速的發展,導致電子商務行業也不斷的產生,利用其不僅可以在網上進行銷售,降低煤炭的積壓的現象出現,發展經銷渠道,增加企業的銷售渠道,能夠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提高了企業在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力。移動互聯技術在銷售方面的應用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還能從根本上降低成本費用[5]。
通過移動互聯技術在礦山企業中的應用,不僅能夠規范企業日常工作的管理,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計算和備份,保證了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的同時,也能科學高效的對礦產行業進行合理開采利用。對于日常的工作做到及時準確的溝通,強化了開采現場的管理制度,對重要的環節進行監控,達到礦山企業最終目標[7]。
4.1信息數據的同步推送
移動互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智能終端與生產監控系統、生產經營設備的數據達到實時更新、共享、傳遞、交換,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各類信息的同步變化,保證推送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及時性,能夠幫助管理者進行重大項目的決策,從根本上避免在信息數據傳遞的過程中,出現虛假信息等嚴重違法情況。
4.2信息的及時互通
利用移動互聯網絡的快捷性,都可以幫助企業之間的信息技術進行及時的溝通,數據資源的共享。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能夠隨時隨地的對信息數據進行查看和分析,減少了工作的任務量,提高了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會計工作的進行,優化了工作方式的目的[8]。
4.3規范了數據的來源
從傳統的手工輸入開采現場的監控數據,到現在直接錄入到電腦數據庫中,規范了調查結果的正確性,減少手工輸入的錯誤率,而且能提高記錄數據的效率,能夠自動進行計算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數據統計人員的工作量,對數據進行規范化、統一化的處理,縮短了數據從現場傳遞到系統的時間,保證了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對后續的分析和決策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目前,移動互聯技術在礦山逐步得到應用,也是順應社會經濟體制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技術不斷的進步,移動互聯技術也會在礦山企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移動互聯技術的實行方案也在不斷的完善,移動互聯的安全性也會越來越高,對礦山企業中安全、經營管理、技術交流、定位方面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和應用,能夠提高礦山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推動礦產行業經濟的發展。
移動互聯技術對礦產企業信息化建設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能夠對礦產技術進行完善,對開采工作進行規范,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效率,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礦產企業的經濟發展。礦產信息化建設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對內部進行高效科學的管理,也是順應社會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而且移動互聯技術在礦產行業中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礦產行業科學高效合理的開采有效的礦產資源,大力發展煤炭行業的經濟效益。
[1]潘海軍.移動互聯技術在礦山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5,48(4):13,24.
[2]王耿.淺談數字礦山和礦山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有色礦冶,2014,56(1):62-64.
[3]李學鋒,謝長江,段希祥,等.我國礦山信息化現狀及發展途徑探討[J].礦業研究與開發,2004,24(6):66-68.
[4]秦予輝,鄭燦輝,閻建偉等.我國數字化礦山現狀及發展方向[C]//2012河南省有色金屬學術年會論文集,2012:1-8.
[5]王帥華.信息化智能礦山建設[J].科技視界,2015,56(4):356,404.
[6]張飛飛.對礦山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路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45(3).
[7]李繼云.礦山物聯網節點的研究與開發[D].淮南:安徽理工大學,2011.
[8]鄧成功,張錄平.淺探TD-SCDMA無線通信技術在井下礦山的運用[J].通訊世界,2014,42(13):3-4,5.
TP39
A
1674-6708(2016)166-0120-02
譚凱,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礦山信息化、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