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河南省神火集團職工總醫院骨一科,河南永城 476600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與藥物用于股骨頸骨折伴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
李輝
河南省神火集團職工總醫院骨一科,河南永城476600
目的客觀總結股骨頸骨折伴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落實、推廣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藥物治療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選擇該院骨科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且已確診的股骨頸骨折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采取隨機方案對其分組,常規組有34例患者,實施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方案治療;聯合組有36例患者,實施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藥物治療方案,對所有入選對象隨訪12個月,并觀察其預后水平。結果配合隨訪12個月后,常規組愈合時長(17.02±2.26)周,聯合組(12.15±1.17)周;常規組有4例出現靜脈血栓,聯合組未出現靜脈血栓病例;常規組有8例出現假體松動現象,聯合組有1例;常規組優良率67.65%,聯合組91.67%(P<0.05)。結論在股骨頸骨折伴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落實、推廣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藥物治療方案,不僅操作程序切實可行,而且療效及預后水平突出,可促進患者進一步康復。
2型糖尿病;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優良率;股骨頸骨折;藥物
為了總結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藥物治療方案的臨床推廣價值,該研究對該醫院骨科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且已確診的股骨頸骨折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進行隨機分組,分別在兩組中落實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藥物聯合治療方案,并客觀評定兩組療效,期待能不斷提升其預后質量,進一步改善患者機體功能,提升其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該醫院骨科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且已確診的股骨頸骨折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采取隨機方案對其分組。常規組:有34例患者,47.2~82.6歲,年齡中位數(62.5±10.11)歲;有15例男性及19例女性。聯合組:有36例患者,47.7~83.8歲,年齡中位數(63.1±10.55)歲;有16例男性及20例女性。所有入選對象接受X線檢查后均已確診,且其資料對比后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1)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協助其行健側臥體位。(2)手術入路位置選擇患肢后外側,作“T”型切口,將患肢關節囊組織打開,使其髓臼韌帶充分暴露,并對其進行清理。(3)將股骨頭組織取出,再對骨髓腔進行反復沖洗,并骨水泥對患者髖臼窩組織進行填充,再將髖臼假體置入其中,并對其進行妥善固定。(4)用螺釘對假體進行固定,確保骨水泥達到凝固狀態后,即可進行牽引、外展以及復位等操作。(5)對患者患肢復位條件、活動情況進行觀察,確保成功復位后,需對關節腔進行反復沖洗,并留置引流設備,即可對其創口進行逐層縫合。(6)術后給予患者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約7 d左右,并指導患者鍛煉其踝關節組織以及股四頭肌組織,術后2周內行走時需借助雙拐,術后6周即可指導患者自行緩慢行走。
1.2.2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藥物(1)術前,給予患者使用胰島素,給藥方式以注射或者口服為主,確保患者血糖值維持8~12 mmol/L之間。(2)手術操作程序、術后訓練方案與常規組相同。(3)術后12 h、術后3 d內都需對患者應用0.3 mL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給藥方式為皮下注射。(4)術后4~7 d,需將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用藥量增至0.4 mL,并配合使用碳酸鈣以及骨化三醇軟膠囊,碳酸鈣使用量為1片/次,1次/d,口服;骨化三醇軟膠囊使用量為2片/次,1次/d,口服。(5)給予患者肌注50 U鮭魚降鈣素,1次/周。(6)患者隨訪時長為12個月。
[作者簡介]李輝(1982.10-),男,安徽太和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骨科。
1.3效果評定
觀察、記錄兩組入選對象愈合時長、不良癥狀發生幾率以及優良率等指標,在評定優良率時,選擇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標準進行,總分100,如果得分在90~100分之間,即“優秀”;如果得分在80~89分之間,即“良好”;如果得分在70~79分之間,即“一般”;如果得分不足70分,即“較差”,優良率=(“優秀”患者數量+“良好”患者數量)/患者總數×100%[1]。
1.4統計方法
該研究分析、統計各項數據時,所用統計軟件的版本為SPSS20.0,計數資料選擇χ2作檢驗;計量資料選擇t作檢驗;計量數據選擇(±s)作代表。如果兩組間的數據對照后結果有差距,則選用(P<0.05)表示。
配合隨訪12個月后,常規組愈合時長(17.02±2.26)周,聯合組(12.15±1.17)周;常規組有4例(11.76%)出現靜脈血栓,聯合組未出現靜脈血栓病例;常規組有8例(23.53%)出現假體松動現象,聯合組有1例(2.78%);常規組優良率67.65%,聯合組91.67%(P<0.05),數據如表1。

表1 兩組入選對象優良率[n(%)]
股骨頸骨折伴2型糖尿病患者極易出現機體活動范圍受限以及髖關節異常疼痛等癥狀,以至于患者長時間臥床休息,不僅會影響其股骨頸組織的血液循環條件,而且還可能會引起股骨頭壞死、潰瘍以及感染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預后,所以需要加以干預。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在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影響價值已得到醫學界一致認可,但是該術式操作程序中,一旦某個環節出現紕漏,極易引起并發癥,例如假體松動以及靜脈血栓等[2]。不僅如此,由于患者并發糖尿病,單獨展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往往無法達到控制血壓的目標,因此還需配合降糖類藥品聯合治療,從而有效改善機體髖關節組織的功能,進一步改善其預后。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藥物聯合治療方案用于股骨頸骨折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切實可行:(1)術前,通過對患者應用胰島素,并對其血糖值進行嚴格控制,可避免術中出現高血糖事件,不僅能提升手術操作安全性,還能提升其成功幾率[3]。(2)術后,給予患者應用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骨化三醇軟膠囊、碳酸鈣以及鮭魚降鈣素等藥品,不僅能對患者骨質疏松現象進行有效改善,縮短其骨折組織的愈合時長,而且還能夠避免出現靜脈血栓及假體松動等現象,有助于提升患者手術質量及改善其預后水平,促進患者患肢恢復[4]。(3)所用藥品中,鮭魚降鈣素能夠防止骨吸收,同時骨化三醇軟膠囊以及碳酸鈣能夠加快骨礦化速度,因此骨化三醇軟膠囊、碳酸鈣以及鮭魚降鈣素聯合使用,不僅能提升患者的骨密度,而且還能防止患者再次出現骨折現象,有助于提升其骨強度及預后質量[5]。該研究,所有入選對象都配合隨訪12個月,觀察發現常規組愈合時長(17.02±2.26)周,聯合組(12.15±1.17)周;常規組內靜脈血栓發生幾率11.76%,聯合組未出現靜脈血栓病例;常規組假體松動現象發生幾率23.53%,聯合組2.78%。此外,常規組優良率67.65%,聯合組91.67%(P<0.05),該結果滿足高艷剛[6]等人研究觀點。
綜上所述,在股骨頸骨折伴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落實、推廣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藥物治療方案,不僅操作程序切實可行,而且療效及預后水平突出,避免術后出現靜脈血栓以及假體松動等現象,可縮短患者患肢的愈合時長,有助于促進患者進一步康復,具有推廣價值。
[1]陳發秀,彭樂.唑來膦酸注射液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并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療效[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55(3):54-57.
[2]區廣鵬,肖軍,鄭佐勇,等.金屬大頭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近期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292-3293.
[3]袁堂波,黃立新,蔣建農,等.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與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療效比較[J].實用骨科雜志,2013,19(6):485-488.
[4]趙紅蓮,劉曉麗,馮向春,等.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3):6671-6672.
[5]孫振輝,劉月駒,李衡.髖關節置換與內固定術治療老年移位型股骨頸骨折術后再手術率和并發癥的系統評價[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4,16(2):115-121.
[6]高艷剛,楊良棟,何舉仁,等.微創髖關節置換術治療2型糖尿病股骨頸骨折的老年患者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4,36 (10):1519-1521.
R587
A
1672-4062(2016)06(b)-008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2.083
201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