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婉楠
專家指導/遼寧省人民醫院神經內五科病房主任姜新
不要看到“癡呆”就放棄治療
文/崔婉楠
專家指導/遼寧省人民醫院神經內五科病房主任姜新
從嚴格意義上講,癡呆只是一種病癥表現,而非獨立疾病。很多人在腦海中存在思維定勢,一看到老人有智能下降、人格改變的表現,就會將其定義為老年癡呆,認為“無藥可救”,進而放棄治療。遼寧省人民醫院神經內五科病房主任姜新說,不只是思維定勢,很多人還存在誤區。癡呆不一定都是由阿爾茨海默病引起,不是所有的癡呆都不能治愈,因此,在發現癡呆表現后,不要主觀臆斷地選擇放棄,及時就醫,或許還有挽救的機會。
除了阿爾茨海默病,以下幾類疾病也有癡呆癥狀的表現。
姜新說,要知道老年人患上的癡呆可不止老年癡呆一種,路易體癡呆和額顳癡呆在臨床上也會遇到。路易體癡呆和額顳癡呆屬于變性性疾病,要與阿爾茨海默病嚴格區分。路易體癡呆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幻覺出現得早,內容生動、完整,常為安靜的人、物體和動物的具體圖像,患者可繪聲繪色地描述所見景物,可有妄想、譫妄、躁動等精神異常。額顳癡呆是由人腦部額顳葉萎縮造成,表現緩慢進展的行為異常、認知障礙和失語。
血管性疾病引起癡呆的發病率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排第二位。這里的血管性疾病主要指腦血管疾病,也就是大眾熟知的腦卒中。卒中梗塞發生的位置就有可能對智力、智能造成影響,而且發病次數越多,癡呆幾率越大,家屬和患者要做好二級預防準備。還有許多沒有卒中發病史的高血壓患者,也要格外注意。長期的高血壓也可形成小的但不至于引發腦卒中的小梗塞,也可造成表達能力逐漸下降、反應慢、喪失計算能力等癥狀。姜新說,她曾經接診過一位職業是注冊會計師的患者,從未發生過心腦血管疾病,只是長期高血壓,后來突然有一天連一百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了,一檢查腦部發生了小梗塞。
腫瘤性疾病引起的癡呆多見于肺癌。癌細胞轉移后,并沒有轉移到腦,而是轉移到腦膜之中,在做CT檢查時,往往就被忽略掉了。由腫瘤疾病引發的癡呆即使不能完全治愈,也是有可控幾率的,一般從原發病灶開始查找,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癡呆癥狀會有一定緩解。
炎癥性疾病引發的癡呆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比如梅毒病毒、艾滋病病毒、腦炎病毒、結核病毒等。
代謝性疾病引發的癡呆是可治愈的,而且這一類疾病老年人屬于高發人群。代謝性疾病包括甲狀腺疾病、糖尿病、風濕免疫性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低血糖反應造成的腦損傷、B族維生素的缺乏、葉酸的缺乏都可能引發癡呆表現。
姜新說,像腫瘤性疾病、病毒感染疾病和代謝性疾病引發的癡呆,并不是完全不可逆的,經過治療后癥狀是可以改善的,所以要提醒廣大讀者,不能以偏概全、主觀臆斷,發現有癡呆表現要及時就醫,讓醫生幫你診斷病情后再做決定也不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