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川省南江縣楊家灣崩塌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吳柳霖
(重慶蜀通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重慶 401147)
單體危巖崩塌的治理方案研究
——以四川省南江縣楊家灣崩塌為例
吳柳霖
(重慶蜀通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重慶 401147)
本文在綜合分析國內外危巖崩塌治理方法的基礎上,以四川省南江縣楊家灣崩塌為例,根據危巖體基座特征、卸荷帶特征以及穩定性計算分析,提出治理方案。治理思路是以“鋼絲繩捆綁+凹腔封閉+砂漿填縫”相結合的治理方案,以及治理成效。
單體危巖;危巖特征;治理方案
近年來,由于氣候急劇變化以及全球進入地殼活動頻繁期,世界范圍內的降雨量日漸增多,局部地區出現極端性氣候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重大因素的變化,都很容易造成局地自然災害、地質災害。我國疆域遼闊,孕育地質災害的自然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多變,加上人類的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的擴大,地表結構遭到嚴重破壞。目前已查明我國發育有較大的崩塌3000多處。[1]“5.12”汶川地震133個受災縣區誘發山體崩塌5510處,災害深重。例如北川縣亂石窯崩塌掩埋北川中學分校師生約600人;青川東河口山崩塌上千萬立方米,致死600余人[2]。
治理危巖崩塌應該在認識危巖崩塌形成機理和演化規律基礎,找準關鍵點,結合防治目的,才能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就對不同結構的巖體崩塌的形成機理與擴展特征進行研究與總結,并提出對崩塌防治的理論依據和基本方法[3]。現階段國內外對于整治危巖的方案措施概括起來主要有:清除、支撐、護坡、護墻、錨固、攔截、遮蓋、封填、灌漿和排水等[4]。
本文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楊家灣崩塌為例,對單體危巖W13穩定性進行綜合分析,并根據危巖穩定性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理方案。
楊家灣崩塌位于南江縣南江鎮元山村,距縣政府越6km,南江鎮地處東經106°50′,北緯32°31′,東鄰趕場鎮,南靠東榆鎮,西與團結鄉相連,北與橋亭鄉接壤,距縣政府約200m,交通非常方便。危巖帶總長約900m,現分布有13個危巖單體,危巖立面面積約638.42m2,危巖單體體積5.8~1104.1m3,總體積2359.09m3;危巖體相對高度10~18.00m,屬中低位危巖體。其中危巖單體W13塊體規模最大:9.3m(長)×21.2m(高)× 6.1m(厚)。危巖照片如圖1。
該危巖帶的存在,嚴重威脅到坡體下方的南江縣南江鎮元山村27戶居民98人的生命安全及威及附近農田,危及資產約160萬元。

圖1 W13危巖單體照片
2.1 危巖體基座特征
該危巖體的基座為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J2s)砂巖,基座抗風化耐久性較好。由于灰巖抗壓強度較高,該類危巖壓碎基座的可能性小,故發生滑移式破壞的可能性較大。
其次,由于該危巖體的砂巖節理裂隙發育,結構較破碎,在暴雨或地震中下部危巖崩塌形成凹腔或負地形后,上部巖體隨之發生脫落擴展而形成凹巖腔,故該危巖體壓碎巖體發生墜落式可能性也較大。
2.2 危巖卸荷帶特征
通過本次踏勘及地面調查、收集利用資料等綜合確定。區內卸荷裂隙較發育,危巖卸荷帶寬度為1.50~8.00m。卸荷帶多沿陡崖走向呈帶狀分布,以追蹤平行坡面的陡傾裂隙為主。張開度3~20cm,貫通性較好,局部充填,多發育巖體表層,深度較大,部分裂隙基本貫通整個危巖體。
2.3 危巖穩定性計算
(1)計算工況
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范》(DB50/143-2003)12.“2危巖穩定性評價”推選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計算考慮現狀工況(工況1)、暴雨工況(工況2)和地震工況(工況3)?,F狀工況(工況1)為勘查期間的狀態;暴雨工況(工況2)應是強度重視期為50年一遇5日暴雨(q全)。巖體穩定性計算中各種工況考慮的荷載組合符合下列規定:對工況1工況2,考慮自重,同時對滑移式危巖考慮現狀裂隙水壓力和暴雨時裂隙水壓力。裂隙充水高度對現狀裂隙的水壓力根據調查資料確定,對暴雨時裂隙水壓力根據匯水面積、裂隙蓄水能力和降雨情況確定;當匯水面積和蓄水能力相當時,取裂隙深度的1/2~1/3。
(2)計算參數
本次危巖體的穩定性計算參數主要是依據本次勘探試驗成果。巖石的物理力學參數以試驗結果類比修正后確定;結構面的參數主要依據結構面特征及充填物力學性質,參考《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的有關經驗數據分析選用,具體計算參數見表1。

表1 危巖體穩定性計算參數一覽表
(3)計算方法
滑移式危巖指沿軟弱面滑動而產生崩塌。其計算公式如下:

得出W13危巖在工況1條件下穩定性系數6.42,屬于穩定狀態;在工況2條件下穩定性系數為1.07,屬于欠穩定狀態;在工況3條件下穩定性系數為1.25,屬于基本穩定狀態。
在前期的施工準備過程中,經實地監測W13號危巖后緣裂縫在逐步加大,被動防護效果不佳,故采用主動防護。但危巖位置離地面較高,約40~50m,若用錨固措施,施工難度較大。現場踏勘發現,該危巖單體兩側基巖強度高,且風化程度較弱,穩定性好。因此針對楊家灣危巖的變形特征、破壞模式以及施工條件,擬采用“鋼絲繩捆綁+凹腔封閉+砂漿填縫”相結合的綜合治理工程措施(如圖2)。

圖2 危巖體治理剖面圖
設計計算采用《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5])推薦的公式(8.2.1-8.2.4)進行。
為方便施工,危巖體頂部預留1.5m,以下每隔2m捆綁綱絲繩一道,共計9道。設拉力T1=T2=…T9。危巖體在臨界破壞時,所受力有:自身重力G,與母巖相連部位的巖體抗拉力F,鋼絲繩拉力T。

式中:T為綱絲繩拉力;Li為拉力力臂(支點與第i條鋼絲繩間的垂直距離之和);F為危巖體底部與母巖連接部份的巖體抗拉力;Lf為危巖體底部與母巖連接部份的巖體抗拉力力臂;G為危巖巖體重力;Lg為危巖體的重力力臂。
計算結果如表2。

表2 危巖體治理設計計算表
根據構造要求,巖石錨桿的錨固段長度不應小于3m。取Lm=4m。兩側錨索錨入兩側穩定基巖內4m,錨索與錨索采用鋼絲繩進行連接,鋼絲繩抗拉強度不低于1870MPa,鋼絲繩采用除銹,鍍鋅處理。單根鋼絲繩長約30m。錨頭與鋼絲繩連接:把鋼絲繩纏在錨具上不小于6圈,繞成8字形,纏繞時保持鋼絲繩與錨具緊密纏繞。纏繞在錨頭上的鋼絲繩和錨具采用C30混凝土一起封閉在錨頭里,接頭處采用繩卡進行連接;同理,可以得到W13危巖共設置9道錨索7s準15.2進行捆綁錨固。
兩側錨索錨入兩側穩定基巖內不小于4m,錨索總長為10m。錨索之間采用直徑52mm的鋼絲繩進行連接,中間采用繩卡連接,鋼絲繩采用除銹,鍍鋅處理。單根鋼絲繩長約20m。
工程完工以后,經過近兩年的試運行,該治理措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功經受住了多次超設計標準降雨量的考驗。該危巖治理工程起到了保護居民區的作用,并確?;A設施和安置區的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楊家灣危巖崩塌治理的社會效益不可估量。圖3為楊家灣危巖竣工照片。

圖3 危巖體治理效果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不僅對單體危巖還是危巖帶崩塌的防治工作中,應對形成危巖(帶)崩塌的具體條件,如巖石結構面和各類節理裂隙面進行充分調查研究,分析崩塌的形成機制和擴展趨勢,再結合具體施工條件以及現場狀況來確定防治治理措施,從而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1]門玉明,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1,9.
[2]蔣忠信.震后山地地質災害治理工作設計概要[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7.
[3]駱銀輝,等.崩塌的形成機理與防治方法[J].西部探礦工程,2008(12).
[4]王亞軍,等.梁溝村大型單位危巖治理設計[J].路基工程,2013(1).
[5《]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2014.
P642.21
A
1004-7344(2016)15-0162-02
2016-1-28
吳柳霖(1983-),女,中級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巖土工程勘察與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