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奎
(宣漢縣農業局漆碑鄉農業技術推廣站 四川宣漢 636167)
基于茶葉種植病蟲害防治對策
楊大奎
(宣漢縣農業局漆碑鄉農業技術推廣站 四川宣漢 636167)
茶葉是世界上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保健飲品。但是病蟲害對茶葉種植有極大的影響,病蟲害導致茶葉的品質降低,茶葉種植戶的效益受到了損失。為了可以增加茶葉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和種植出優質的茶葉。所以增強對茶葉病蟲害的分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介紹了目前世界上較為先進的幾種茶葉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希望可以提供給茶葉種植戶相關的參考技術。
茶葉;病蟲害;防治對策
病蟲害對茶葉種植的影響一直是讓茶業種植戶感到困擾的問題,發生病蟲害會使茶葉出現凋落、枯萎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茶樹死掉,如果沒能及時控制住病蟲害,那么給茶葉種植戶帶來的損失是很大的。因此為了可以保證產出優質的茶葉和茶葉種植戶的效益不受到損害,于此相關的人應該踴躍討論茶葉種植防治病蟲害的方法。在防治病蟲害的這一階段中要堅持環保、綠色的理念,預防為主,集中應對病蟲害的防治方法。根據茶園的生態系平衡出發,探討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化學防治為輔,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的茶葉病蟲害防治方針。
在茶葉種植中,生物防治病蟲害的方法是借助害蟲的天敵來抑制病蟲害進一步損傷茶葉。生物防治方法顯著的優勢是對人、畜沒有傷害、不會污染茶園,而且具有長期的防治效果。防治的主要方法是:①根據病蟲害的特點和生活習性,針對投放有消滅害蟲能力的捕食昆蟲;比方說,七星瓢蟲是蚜蟲,赤眼蜂是螨蟲的天敵等。②對害蟲天敵增強保護。通過各種措施和手段為天敵昆蟲的生存創造環境。認真選好生物農藥對茶園病蟲進行防治;對茶園內的病害蟲的天敵毛蟲做好保護工作。③利用生物農藥防治害蟲;生物農藥可以選用細菌藥劑、真菌藥劑、拮抗菌藥劑或放射性藥劑等。選用茶尺蠖藥劑、茶毛蟲病毒藥劑以一定的劑量和配比作用到茶樹上對茶毛蟲和茶尺蠖病蟲害進行有效地防治;一般來說,害蟲在啃食了噴灑藥劑的茶樹葉后在一周左右便陸續開始死亡。因此,在通過茶葉生物防治時應在害蟲未變成成蟲的一級幼蟲前進行預期防治,防止茶樹被害蟲幼蟲傷害。對于茶樹上卷葉蛾害蟲可選用白僵菌孢子制劑噴灑到茶樹上,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可以達到85%以上。針對茶園里的茶毛蟲,可使用蘇云金桿菌生物藥劑進行防治,防治效果可以達到95%以上。
物理防治茶葉種植中病蟲害的主流方法:①誘殺法。目前,經常用于茶葉樹上誘殺病害蟲的方法主要有聲、味、光、色幾種,針對害蟲具有趨黃性、趨綠性、趨味性及趨光性等特點選用調配燈光、富有粘性的有色板等形式捕殺害蟲,讓害蟲在產卵之前被消滅。但在使用這種方法誘殺害蟲時應該周全地考慮害蟲天敵的習性,不應該為了捕殺害蟲,使病害蟲的天敵被消滅掉,應該確保病害蟲天敵的安全。②人工實行捕殺的方法。對于茶葉樹上具有群居特性的害蟲,能夠依據這種害蟲的棲身特性進行集中捕捉。例如對付那些有著假死特性的害蟲,可以將塑料薄膜墊在茶樹底下,晃動茶樹使害蟲掉落在薄膜上,接著將薄膜上的害蟲集中處理。③對害蟲使用生物信息素實施捕殺。這種方法主要是對害蟲的正常行為進行干擾,且配合使用誘捕器捕殺害蟲。
防治茶樹種植中的蟲害:
在種植茶葉的過程中,化學防治要依據害蟲的類別采取不同的方法:依據茶葉種植階段中害蟲類別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化學防治方法,以下為詳細分析:防治茶小綠葉蟬這種害蟲,可選用天達茶桑專用稀釋液或吡蟲啉稀釋液摻雜在一起后噴涂于茶樹上,不但能夠高效滅蟲,還可以使茶樹的坑病能力得到可有效提升;每年的5~8月份是葉蟬類害蟲在茶園內最為泛濫的時間,應該每年5月前實施藥劑防治。一般防治使用聯苯菊醋乳油或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茶蚜、黑刺粉虱的最佳防治時間是每年的6月的上旬到10月的中旬,可以使用毗蟲琳粉劑進行防治;5、6月是象甲類害蟲在茶園中最泛濫的時候,可以使用辛硫三哇磷乳油噴灑在茶樹下方的土面上或在茶樹的樹冠實施防治;蠟類害蟲可選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哇磷乙酞甲乳油實施防治。
危害茶葉的害蟲主要是軍配蟲,它繁殖快爬在葉片表、背面專吃葉肉,留下葉脈,最后形成一遍白色茶園,見不到綠色。一般防治措施有以下兩種方法:
(1)應清除植株附近的雜草、落葉,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成蟲;
(2)在若蟲、成蟲危害期,噴灑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60~500倍魚藤粉、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都可取得較好效果。

圖1

圖2
農業防治以田間種植管理為基礎,通過改變生態環境起到防治作用,所以這種調控措施偏于溫和。在種植階段里,從環境、茶樹、病蟲、三者相互的聯系中抓住關鍵,改善種植技術,有意的地改變某些環境因素,以惡化或消滅病蟲害發生的條件創造或加強有利于病蟲害發生的因素,從而減少或避免或其危害和發生。茶樹的品種應該選擇抗病蟲能力強的,還應有中耕除草、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適時修剪、分批采摘、注意排水等措施來達到防治的效果。
(1)對茶園進行耕作:結合根際配土或冬季深耕,使病蟲被暴曬或翻入深處,從而減少病蟲。
(2)對茶樹進行修剪:采用深修剪、輕修剪、臺刈、重修剪,將病蟲枝減掉。
(3)采摘茶葉:實行分批多次采茶,使病蟲被不斷采除,從而抑制病蟲。
(4)使生態茶園有機化、保標化:通過生態茶園建設標準化,提升茶園的生態自調節能力,使茶園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以茶樹為主的茶園生態系還應該包括周圍水源、植被在內的綜合生態系統。植被豐富茶園的生態系,穩定性和均勻度好,生物多樣性指數高,病蟲的天敵和病蟲的數量少;在這種自然生態中,茶樹被病蟲害帶來的損傷也小。所以,剛開辟的有機茶園,應該選在周邊有水源和林木、植被豐富的地方,而且應該注意保護和維持自然生態。實施種植行道樹、遮陰樹和防護林、植樹造林等,增多茶園周邊的植被。開辟有機茶園,如果周邊缺少水源和植被的,應當開辟蓄水池,種植綠化等,從而營造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
我國植物檢疫是依據檢疫法令對植物產品及植物的運輸、貿易和調撥實施管理,預防危險性病蟲害的擴大和傳播,包括危險性蟲、草、病的傳出和傳入。特別是有機茶園需要種苗和插穗時,施行前一定要著重檢查,力求木苗沒有病蟲害,特別是對本地沒有發現的病蟲害著重關注。苗木帶有病蟲害時,一定要當即采用措施。預防病蟲害在當地蔓延、定居和擴散。
物理防治是說說運用物理方法來預防病蟲害,這種方法迄今為止發展的較為成熟,當前誘殺法應用的最多,利用的是害蟲種群間的自身聯系或昆蟲的趨化性、趨光性,將害蟲吸引過來消滅掉的方法。
根物提取液防治也和植物源藥劑防治,原來稱為土藥劑防治。在大自然里,一些植物體內存在毒性物質,將這些毒性物質提取后可用于茶樹病害蟲的防治。因為植物用水提取有毒物質對人畜只有很低的毒性,所以,能夠應用于有機茶園茶樹種植的病蟲害防治。植物源農藥能夠利用當地的可用植物,調配的方法簡單易用,因此,此種方法十分有利于有機茶園,但是對于一類植物來說,不應該過度地采取,以避免造成不利于大自然生態的影響。因此,毒性極低的植物源農藥可用于預防鱗翅目的害蟲,且應該用于1、2齡抗藥性弱的幼蟲期噴灑。礦物源藥劑的主要成分來自于無機化合物,限制在有機茶園中使用。
據目前的資料顯示,世界各國茶園已被發現的病原有507種,害螨和害蟲共有1034種,我國有記錄的病害有90多種,害螨和害蟲大概有430多種。危害期長、種類多是茶樹病蟲害的特點,每年茶葉因為病蟲害會有9~16%的產量損失,并且還會導致茶葉的品質下降,嚴重的時候還會毀壞茶園。所以,茶葉種植病蟲害的防治是確保茶葉高效高產高品質的主要方法之一。
[1]鄧小章.創新以短養長模式加快油茶產業提質增效[J].浙江林業,2015(11).
[2]陸建澤.油茶病蟲害防治現狀及應對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5(20).
[3]劉穎,王珺.林業發展視角下江西油茶綠色產業化探討[J].南方農業,2014(33).
[4]汪映萍.推進我省油茶產業科學快速發展[J].人民之友,2013(12).
S435.711
A
1004-7344(2016)15-0197-02
201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