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叢
摘 要 在我國醫藥衛生體系中,公共衛生體系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國家整體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產生不可替代的影響。但是在近幾年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卻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嚴重限制了國家整體醫藥衛生服務質量的強化,因此十分有必要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建設相對完善的信息化體系,在醫療改革的背景下促使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醫療改革;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R-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6-0102-01
近幾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并且在人們家庭收入不斷增多的背景下,社會大眾更為關注自身身體健康,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基于此,國家結合當前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需求開展了醫療改革,希望能夠為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提供一定的支持。因此,在當前信息技術逐漸在社會各行業得到普及性應用的背景下,十分有必要加強對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的探索,以期借助信息化建設力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公共衛生服務。
1 公共衛生的基本內涵
在傳統的醫藥衛生體系中,公共衛生主要指對環境衛生的治理、改善以及對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公共衛生的基本內涵也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具體來說就是指對傳染或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和治療,特別是控制方面包含監督和立法等;食品衛生和營養、職業和勞動衛生、環境衛生等多方面。因此要想保證公共衛生服務質量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也應該從這些方面入手,保證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相對健全的衛生服務。
同時,受到經濟發展現狀的制約以及各國在認識條件方面存在差異的影響,現階段世界各個國家的公共衛生服務系統也不盡相同,并且從歷史變革角度進行深入的分析,各個國家的公共衛生體系也在隨著本國社會形勢的變化發生著相應的變化[1]。由于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初級階段,因此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方面的建設還不夠健全,所以從當前我國國情進行分析,在社會主義建設轉型時期,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應該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政府衛生管理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疾病防控機構、城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以及專科病防治機構等等。因此在加強公共服務體系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以上方面的內容,保障公共服務體系的信息化建設能夠得到穩步的發展。
2 我國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政策性建議
2.1 積極借鑒美國的HL7標準加強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
HL7標準在當前公共衛生領域是較為先進的信息化建設標準,一般適用于醫院內部各部門不同醫療衛生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如病例資料、財務信息在各部門的共享等,同時,這一標準也適用于不同醫院之間、醫院和各類保險公司之間以及醫院與其主管部門之間的良好信息交換。在相對完整的公共衛生信息網絡中,除了常規性的信息統計和數據收集、分析工作以外,還包括特殊時期傳染病、疫情等的通報、疫苗的即時接種管理、公共實驗室獲得的研究成果甚至電子健康記錄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信息的傳遞涉及到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多個部門,因此,公共衛生信息化的建設也應該增強信息化體系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基于此,在應用HL7標準加強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通過對共同接口的使用保障相關信息可以實現在多個部門之間的及時共享;保證信息在經過多次的傳輸和共享后依然能夠保留原有的語境[2]。這就必然要求我國公共衛生信息系統以及相關性較強的系統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都采用相通的數據交換格式,進而實現對公共衛生事例進行科學的表述和表達,進一步增強數據庫信息的合理性和準確性,為公共衛生體系的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持和借鑒。
2.2 加強政府的重視爭取有效的財政支持
我國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建設要想取得顯著的成果還需要政府多個部門的支持以及社會多領域的協調合作,并需要相關部門對各項工作進行組織協調,只有最大限度的調動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夠逐步解決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切實促使我國公共公共衛生體系的信息化建設獲得更好的發展。而這一切措施的執行,都必然需要以政府部門的統籌協調為依托,并且由于公共衛生體系的信息化建設屬于公益性項目,需要極大的投資,投資期限也相對較長,所以需要以政府部門為主導,通過最大限度的爭取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來積極推進公共衛生信息化發展[3]。唯有如此,才能夠在完成初期硬件設備的引入后,后期系統維護、人才培養、物品消耗等一系列工作的開展得到國家的支持,為公共衛生體系的信息化建設提供相應的保障。
2.3 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
在國家初步完成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建設后,要想保證信息體系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還應該培養能夠滿足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需求的工作人員,只有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才能夠促使公共衛生信息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因此,在加強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直接引進高素質的信息化建設人才,為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而服務;另一方面也應該加強對原有工作人員培養的重視,定期對現有工作人員進行信息技術培訓,使其能夠掌握一定的信息化工作技能,這樣,就能夠讓現有工作人員與信息化建設工作相適應,為我國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源保障。
2.4 組織專門的課題研究小組加強研究
相關研究實踐證明,要想保證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滿足當前社會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需求,在加強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就必須具備專門的課題小組,對信息化建設工作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進而以研究成果對各項具體工作的開展提出相應的指導,唯有如此,才能夠保證我國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建設的科學性和系統性,進而逐步提升公共衛生體系的信息化建設水平[4]。同時,還應該重視宣傳教育工作,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應該通過良好的宣傳讓每一個相關工作人員都能夠對信息化建設的工作開展情況、下一步發展方向等進行了解,進而在科學的引導下完成自身工作,為公共衛生體系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
3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其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信息化建設也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只有切實加強信息化建設,才能夠保證公共衛生體系的發展可以夠緊隨時代潮流,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同。因此,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本文對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建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郝建東.醫療改革中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建設探討[J].中國市場,2011(9):96-98.
[2]江燕波,嚴劍波.舟山市院外急救網絡信息化建設初探[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3(9):833-834.
[3]林剛,高澤發.北京市東城區衛生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C]//2012中國衛生信息技術交流大會暨兩岸四地衛生信息化交流會議論文集,2012:184-186.
[4]譚志偉.淺談醫院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J].醫藥前沿,2013(1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