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育珠
基于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會計仿真崗位實踐教學模式
◎蔡育珠
崗位綜合實習難一直是困擾會計專業的難題之一,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把企業搬進校園,建立VBSE虛擬仿真商業社會環境是解決崗位綜合訓練和校內大批量頂崗實習的有效途徑。本文針對基于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會計專業仿真崗位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
會計是一個傳統的職業,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各類人才的供求矛盾日漸凸顯,會計人才也不例外,因而社會對會計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對中小型企業、財稅代理公司等各類企業的走訪調查中發現,企業對職業院校的學生的會計崗位職業技能是非常不滿意的,其中認為會計報表編制不夠熟練的有83.9%,會計賬簿登記不熟練的占80.6%,其他會計憑證的編制、會計電算化的帳務處理、納稅申報分別占61.3%、72.7%、67.8%。可見,學生基本不能熟練地按企業要求開展工作,缺乏職業崗位技能,學生上崗的適應期較長。崗位綜合實習難一直是困擾會計專業的難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把企業搬進校園,建立VBSE虛擬仿真商業社會環境,營造真實的崗位和工作場景,是解決崗位綜合訓練和校內大批量頂崗實習的有效途徑。因此,開展基于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會計專業仿真崗位實踐教學模式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仿真崗位實踐教學,就是在校園搭建一個仿真的企業環境,包括有賬冊,有單證,有載體、流程、信息,看得見的,能運行的,能操作的,能推演的,通過這些來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并激發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生應該學會規劃,學會預測,學會決策,學會判斷。
目前的學生學習還是處在個體性學習階段,而實際學生最終會走進企業,面對與應對社會環境。因此,職業教育培養的是職業人、企業人、社會人。仿真崗位實踐教學,把企業搬進校園,為學生創設一個仿真的商業社會環境,通過環境訓練、環境熏陶、環境習得,學生能夠在環境中提升能力,在環境中養成習慣。
仿真崗位實踐教學模式就是通過構建基于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實踐平臺,把企業的崗位標準、工作過程、工藝流程、管理規范、企業角色、經營活動、市場規劃、競爭意識、組織意圖、企業文化等諸多的企業要素搬進校園。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學生的個體就可以訓練成為現代社會所需的知流程、懂業務、會核算、會軟件的高潛質、具備全局觀的實用型財務崗位人員。同時通過學生們共同的經營,相互博弈,使他們有了歸屬感,榮譽感。建立團隊協作、交往溝通、行為規范、市場倫理、禮儀修養的意識。在這樣的企業組織環境中,學生可以實際去體驗和實踐。總之,仿真崗位實踐教學模式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現方式之一,是實踐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與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做一體等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體現。
今年,我校與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VBSE會計實踐教學校企合作示范中心,開展了基于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仿真崗位實踐教學。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系統將企業的經營管理全景仿真的分為兩大部分,即企業主體與外部服務機構。只有給學生創造親身參與企業活動的機會,才能夠使學生對企業的實際業務情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以制造企業典型業務為主線,以財務部門的各崗位技能培養為目標,用“把企業搬進校園”的產品理念讓學生在真實企業的業務、數據以及物理模擬環境中進行任務演練;綜合實踐平臺采用分崗位實訓模式,讓學生感知財務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了解如何實現崗位協作,從而培養學生的財務管理相關崗位職業能力。仿真崗位實踐教學模式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仿真崗位實踐教學,把崗位標準、工作流程、管理規范所有企業要素有機結合在一起,將校企合作契合在課堂,實現雙輪驅動。VBSE將企業經營現場環境、軟件、平臺、管理系統等多種教學工具有機地與團隊訓練、教學、學習等多種模式整合,形成三位一體的全新的校內綜合實習模式。
通過仿真崗位實踐教學,與人交流、數字應用、自我學習、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創新與應用,這些核心能力都能在這里得到培養。
為學生建立起能力訓練的程序:目標、任務、準備、行動、評估,使學生的能力循序漸進。
實現教學組織的創新。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以市場規律、企業經營規律為行為導向,他們不僅僅是學習者,而且還是經營者與組織者,成為社會人、學生雙身份,又是學生,又是企業員工。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是策劃、監控與評估的作用,兩條教學主線相輔相成,共同推進,創建一個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復合性實用型人才、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實驗教學模式。
教學相長,教師的實踐能力,教學指導能力,課堂的掌控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且這種能力反哺給學生,使得教學質量互動增長



仿真崗位實踐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知識體系架構。基于“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仿真崗位實踐教學活動不針對特定專業,而是關注企業、企業外部環境、關鍵崗位、典型任務的工作流程的訓練。既要求對仿真環境的體驗,又要求完成企業管理決策,還要求完成相應管理流程的任務,達到決策、執行、體驗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目標。VBSE依靠由“基本操作”到“管理理論與策略”的知識體系遞進,借助“崗位業務表單實操指導、實際業務流程全程模擬、多類型多層級業務管理全景仿真”三個方面的培養層級,保障了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最終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其人才培養目標及知識體系架構如(圖1)(圖2)所示:
仿真崗位實踐教學環境的搭建。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建設包括實踐教學管理平臺、實踐教學應用平臺、VBSE實踐教學項目資源庫、實踐教學經營管理系統、教輔資源等。建設應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在環境布置、設備配置、文化氛圍、管理模式等方面要力求與實際相一致,從業務流程安排、工作崗位設置到企業情境設計,都要盡可能地貼近企業經濟與管理活動實際,突出模擬實訓的高度仿真性。辦公場地、設備、辦公用品用具、實訓指導教師、管理方式與手段、業務觸發機制等方面都應充分考慮如何貼近現實。為了使綜合實訓環境更加逼真,在環境搭建時,還將在具體場景的規劃上進行設計和模擬仿真。如對銀行環境的設計,按商業銀行模式建立銀行柜臺,制造企業仿真環境設計按部門劃分的工位等。在實踐教學中,學生有機會親身經歷和了解現代企業生產組織管理的全過程,能身臨其境地感受企業的文化與氛圍。
會計仿真崗位實踐教學的實施。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提供模擬實習的引導系統和相關教學環境,虛擬實訓平臺提供包括了6家制造企業,1家供應商、1家客戶、還有銀行、服務中心、稅務工商等五個外圍機構,每家企業18個角色,外加上6個外圍角色,學生在自主選擇的工作崗位結合教學設定的業務規則,完成不同崗位、不同工作流程的典型工作任務。教學以實際職業活動或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采用開放式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倡導自主學習,學以致用,以“用”促學,邊“用”邊學,學“用”結合。體現“教學訓做評”五位一體的產品理念。教師不再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是作為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實習內容的設計者和指導者。同時,教師亦可根據需要,在平臺的擴展功能中編輯、開發符合自身實踐教學需求的實踐教學內容。仿真崗位實踐教學過程分為實訓準備、崗位體驗和實訓總結三個階段,共12個環節。一般而言,教學流程包括能力測評、團隊組建、期初建賬、固定數據、自主經營和實習總結幾個環節。教學組織示意圖如圖3所示。
“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實訓平臺通過加強會計專業的職業崗位實踐教學環節,建立嶄新教學模式,實踐了教學評估內容與方法的大膽創新,將解決問題、自主學習、團隊合作與過程管理等作為考核學生能力的重點,訓練學生在現代商業社會中從事財務業務工作所需的綜合執行能力、綜合決策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感悟復雜市場營銷環境下的企業經營,學會工作、學會思考,從而培養自身的全局意識和綜合職業素養。VBSE新穎的教學組織與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提高綜合實踐教學質量,整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拓展并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實現了會計專業分階段、分層級的實踐教學整體規劃與創新。
(作者單位:廣東省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