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鵬
中國企業境外承包工程風險管控研究
◎陳紅鵬
自加入WTO以來,國際經濟形勢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愈來愈大,為很多國內企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使得愈來愈多的企業開始部署“走出去”戰略方針,并逐漸拓展海外市場,以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在這種背景下,境外承包工程數量也愈來愈多,并成為了建筑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方式之一。盡管境外承包工程可為部分建筑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在承包工程項目過程中也面臨著較大的風險?;诖?,本文對中國企業境外承包工程風險進行了綜合性闡述,并提出了相關管控策略,以供參考。
境外工程承包過程中,通過有效的風險管控手段,可對相關風險因素進行控制,以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為企業穩定盈利提供基礎,常見的管控手段包括以下幾種[1]:(1)加強協調層管理。國內多數境外承包企業在管理結構上一般都是三層式結構,包括項目經理部、項目協調層及集團公司。其中集團公司負責項目監督、指導,而落實相關管理工作則通過協調層進行;則協調層在項目管理中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加強協調層管理,可創造出一個良性的外部環境,為項目風控提供基礎。(2)加強與當地保險公司之間的合作。承包企業通過加強與當地保險公司之間的合作,可對風險管控計劃進一步完善,并且保險公司也能提供相應的風險管控對策,使風險管控成效性提升。承包企業可與當地保險公司簽署合同,使其從項目中獲取部分利益,以調動其積極性。(3)規避外匯風險。外匯風險控制是境外承包工程項目風險管控的重點內容之一,一般通過遠期結售匯的方式進行控制。該方式讓企業提前鎖定了成本及收入,可有效控制因匯率變化而導致的風險損失。
目前,我國企業境外承包工程風險管控所面臨的困境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2]:(1)經驗不足。很多建筑企業之前并未參與過境外承包工程,所以在風險管控方面的經驗有所缺失,無法抓住風險管控的關鍵點,使得風險管控工作成效性不足。部分建筑企業由于相關人才缺乏、風險管理基礎工作薄弱,且內部缺乏專項機構,導致無法針對潛在風險因素進行全面識別、分析,造成了風險漏洞。另外,在周期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由于前期計劃制定不夠全面,使得實際情況與計劃目標偏離較大,無法達成預期目標。(2)風險因素未得到有效識別。部分境外承包項目風險因素隱匿性較強,項目初期并不會暴露出來,而是在項目實際運營過程中突然爆發,令人防不勝防。與此同時,相關領導及管理人員的風險管控意識還有待加強。部分管理層人員不愿在項目風控上投入過多成本,導致實際工作開展產生了受到阻礙,使得風險管控流于形式,未能徹底、全面地反映并糾正風險因素。
構建有效的風險管控模式.通過構建有效的風險管控模式可為風險管控工作具體實施提供明確方向,讓風險管控工作落到實處。首先,要明確風險管控目標。境外工程項目風險管控與集團整體戰略存在密切的聯系[3],因此在風險管控計劃或方案制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集團戰略發展目標,將兩者充分關聯起來,使得風險管控成為集團長遠發展的基礎。通過明確風險管控目標,將主體風險因子與次要風險因子明確勾勒出來,使得風險管控工作更具針對性,以進一步降低風險波動,保證項目的整體利益。其次,要重視風險預警機制構建。以地區市場分布作為分類匯總單位,由相關事業部負責人充分收集所轄各項目部的風險自評報告、風險預警信息匯總表及相關評估性數據,并對上述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劃分風險影響等級,采取分層次控制的方法對風險因素進行針對性控制,最大程度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

做好風險規避工作.對部分不可掌控的風險因素,企業應采取適當的規避策略,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首先具體地說,應重視項目前期調研。通過全面的前期調研,將項目實際情況真實、客觀地反映出來,以確認項目是否可行。通常情況下,在政府、國際組織或大眾媒體上公開招標的項目可靠性較高,而直接授予合同的項目,就需要特別關注項目的真實性,通過多方渠道予以確認。企業可通過考察團的方式對項目實際情況進行核實,當項目條件還處于不完全狀態時,企業則可適當放慢項目發展節奏,直到項目條件完全確認后,再全面開展項目,以將風險控制到最低 [4]。在項目前期調研中,還要充分調查合作方的資信,避免陷入騙局。其次,要對項目實施環境進行調研,包括社會環境、政治環境、法律環境、文化環境、自然環境等,進一步確認項目的可行性。再者,要對項目進行全面的技術論證,充分掌握當地的技術標準及相關信息,并對項目經濟性進行分析。另外,要實施項目全過程風險管控。要求相關管理人員不斷提升自身風險管控意識,并做好現金管理,保證資金鏈的流動性。通過采取項目補充協議簽署,加強驗工計價工作,盡快明確與業主之間的債務、債權關系,以在利益方面獲得主動權。
加強風險預警.完善風險預警完善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1)完善匯率風險管理。由集團公司對匯率走勢進行宏觀把控,并實時對境外經營單位進行指導。期間可聘請相關專家給予決策支持,以“匯率平衡、科學配比”為原則落實具體管理工作。同時,密切關注當地的政治環境及經濟走勢,以及時作出調整,避免出現財務危機。(2)政治風險管理。在項目建設之前,就需要對當地社會動態密切關注,作出政治風險規避計劃,將政治周期給項目帶來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若當地市場存在政權動蕩,則可通過相關部門協助提前準備境外工程保險,做好基礎防范工作。
境外承包工程風險管控工作是相關項目實施、運營過程中的重要節點,是保證企業獲取經濟效益的基礎。而通過加強風險預警、完善風險規避工作,構建出有效的風險管控模式來應對潛在風險因素,可最大限度將風險發生率控制在最低范圍,保障企業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作者單位:中國能建集團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