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福昌,陳光海
(南昌大學共青學院,江西 九江 332020)
?
懸臂樁支護結構在某基坑支護工程中的應用
袁福昌,陳光海
(南昌大學共青學院,江西 九江332020)
摘要:懸臂樁支護結構作為基坑支護工程是一個常用的支護形式,在南昌地區也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本文以南昌地區實際工程為依托,應用MIDAS GTS4.0軟件對實際工程進行建模分析,并將Midas GTS4.0有限元計算結果與實際監測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到一些有價值的結論,為今后類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懸臂樁;基坑支護;有限元
1工程地質條件
1.1工程概況
本工程場地位于南昌市某開發區,場地相對平坦,該工程為一幢23F的商務會所及數幢4F的商業樓,有1層地下室,總建筑面積62 375 m2,其中地下室部分建筑面積13 023 m2,大部分開挖深度為6.2 m。基坑按照安全等級可分為二級。
1.2地層巖性
(1)雜填土:雜色,松散狀態,稍濕~飽和,高壓縮性,主要由建筑垃圾及局部少量粘性土組成,全場地均有分布,層厚0.6~2.2 m。
(2)粉質粘土:黃色,稍濕,呈可塑~堅硬塑狀態,中等壓縮性,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韌性均為中等。全場地均有分布,層厚3.2~6.3 m,層頂埋深為0.6~2.2 m,層頂標高16.63~18.27 m。
(3)中砂:黃色,稍濕~濕,呈稍密狀態,局部含粘性土,局部夾少量細砂,層厚0.0~1.7 m,層頂埋深為3.0~6.0 m,層頂標高33.40~38.22 m。
(4)粗砂:黃色,飽和,中密狀態,局部含少量礫砂,全場均有分布,層厚2.4~3.8 m,層頂埋深7.3~9.0 m,層頂標高9.84~11.53 m。
(5)礫砂:黃色,飽和,稍密~中密狀態,主要成份為石英砂巖、石英,級配一般,磨圓度較好,呈亞圓形,局部含少量礫砂,全場均有分布,未鉆穿,揭露最大厚度5.7~10.4 m,層頂埋深10.8~11.9 m,層頂標高-3.65~-1.365 m。
(6)強風化泥質粉砂巖:棕紅色,裂隙發育,巖芯完整性差,巖芯多呈碎塊狀,短柱狀,強度低,巖性較軟層厚1.8~3.2 m,層頂埋深20.20~22.0 m,層頂標高-3.65~-1.36 m。
1.3水文地質條件
勘察期間地表下10.3~10.8 m間砂層中可見地下潛水。由贛江側向補給。并受贛江水位影響,隨季節變化而漲落。地下靜止水位一般穩定在地表下10.3~10.8 m左右。
2基坑支護設計
2.1設計方案
擬開挖的基坑深度較深,為6.2 m,基坑周邊緊鄰道路,考慮到本基坑安全性,參照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及建設部2009年5月13號建質[2009]87號文件要求,本工程必須采用安全的支護措施。
基坑北側如采用土釘墻需采用較大的坡率,由于地下室邊線距離用地紅線較近,僅為2.0 m,放坡空間較小,不宜大放坡,但小坡率土釘墻安全性不能得到可靠保證挖深度較深,故基坑北側不宜采用土釘墻方案。經分析計算,從經濟及施工難度角度考慮,結合臨近建筑物及多年設計和施工經驗,采用人工挖孔懸臂樁的形式解決本基坑邊坡安全。
2.2懸臂樁支護結構有限元計算分析
(1)計算模型和網格劃分
運用有限元軟件MIDAS GTS4.0對基坑進行建模,為確保計算的準確性及效率性,根據經驗:基坑開挖影響深度一般為基坑開挖深度的2~4倍,影響寬度一般為開挖深度的3~4倍;通過參考其他工程類似模型及多次的預建模,模型尺寸定為28×25.75。在模型網格劃分方面,基坑劃分尺寸為0.5 m,懸臂式排樁采用梁單元來模擬,直徑為900 mm,樁長9.75 m,材料選用C30混凝土;其計算模型如下圖1所示。

圖1 基坑網格劃分圖
(2)計算參數的選取
根據勘察報告,基坑開挖影響范圍內土層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基坑支護設計參數表
3計算結果及分析
運用有限元軟件MIDAS GTS4.0計算其最終水平位移及沉降結果如圖2和圖3所示。將圖2與圖3計算結果整理,且將MIDAS GTS軟件計算結果與實際監測結果進行對比,如表2所示。

表2 結果對比表

圖2 基坑水平位移圖

圖3 基坑豎向位移圖
觀察表2我們可以發現實際監測值略大于MIDAS GTS模擬計算值,其原因主要是在MIDAS GTS模擬計算時為考慮地下水,同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會遇到下雨等情況,進而實際位移值會偏大點。從表2中可以發現其計算結果相差不大,且都滿足規范要求。因此,以上結果論證了本模型的適用性及合理性,也為今后類似工程的設計施工提供一定的參考。
4結論
(1)該基坑采用懸臂樁支護結構來確保基坑的安全,并通過MIDAS GTS進行計算分析,從而論證的該支護方案的可行性,對類似基坑工程具有借鑒意義。
(2)MIDAS GTS模擬計算的結果與實際監測數據相吻合,論證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及適用性,為今后類似的工程的設計施工計算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王慶華. 長春市粘性土建筑基坑懸臂樁支護設計計算方法探討[J].世界地質,2001,20(2):188-198.
[2]董捷. 懸臂樁三維土拱效應及嵌固段地基反力研究[D].重慶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3]黃運飛. 深基坑工程實用技術[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6.
收稿日期:2015-06-16
作者簡介:袁福昌(1989-),男,碩士研究生,從事巖土工程教學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U41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6-0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