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義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
橋梁橋墩施工難點及關鍵性技術
蔡義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550001)
摘要:近以盤興高速公路橋梁橋墩的施工難點為基礎,結合實際情況,對關鍵性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速公路;橋梁橋墩;施工難點;關鍵性技術
1工程案例
在本次研究中以盤興高速公路為研究標準,路線全長5.269 km。起點位于盤縣互通,樁號為K1+050,路線向南沿線設K1+116車行天橋(20+32+20現澆剛構箱梁),后到達西紅公路分離式立交(左幅K1+797.5,右幅K1+794.5,3×40 m預應力混凝土T梁),接城關隧道起點(左線Z1K2+105,右線K2+104),左幅3 572 m,右幅3 569 m,到達隧道終點(左線Z1K5+677,右線K5+673),緊接背武甲特大橋前12跨2×(5×30 m) +2×40 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到達本合同段終點,樁號為K6+319。主要工程數量如表1:

表1 主要工程數量
2高墩施工難點分析
2.1施工周期長
建筑工程本身具有工期長的特點,由于高空作業比較多,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模板容易受到力學性能的影響,在實踐過程中要滿足施工工期的具體化要求。混凝土的澆筑高度通常在4~6 m左右,對于比較高的高墩,超過30 m的需要采用大型機械設備進行運送。施工次數大約在7次以上,因此施工工期比較長。此外受到機械設備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在后續施工中施工工期必然會達到半年左右。
2.2設備投入大
由于單根高墩的施工工期比較長,受到工期的限制,各種高墩柱通常應用的是平行作業的形式和組織方式。在實踐中要配備固定高度的模板,高度在6 m左右,保證每個墩柱能夠形成一個完善的施工體系,進而減少模板設計制造的資金投入。
2.3控制難度大
由于施工體系比較特殊,在后續實踐中必須掌握施工難點和具體控制形式。針對墩柱墩身比較高的特點,墩身模板全部采用特制定型鋼模板,由兩塊半圓拼裝而成,施工難度比較大,處理不當必然會對后續施工造成影響。
2.4養護體系不健全
為了保證橋梁橋墩施工的應用周期,要建立有效的養護管理體系。但是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存在養護管理體系不健全的情況。在澆筑一天之后可以將模板支撐松開,保證模板和混凝土之間具有一定的空隙,便于灑水。混凝土澆筑結束之后要在2 d內拆除,采用有效的灌注方式,在底部設立開水口,保證水資源的供應。如果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必然會對施工形式造成影響,甚至出現養護控制機制不健全的現象。
3高速公路橋梁橋墩的關鍵技術分析
3.1測量放樣技術
首先需要對墩柱的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在墩柱的中線進行測量方向,墩柱前后和左右距離要掌握好,中心線的偏差大約在10 mm左右,墩柱施工前,必須將樁頂沖洗干凈,結合墩柱結構和混凝土浮漿形式,對鋼筋進行整理。受力結構比較特殊,通過結構體的設計,能增加受力結構的承壓力。在荷載力確定過程中,要掌握活荷載和恒荷載的變化,根據結構自重和配件自重模式的要求,對各個結構受力進行計算。在搭建腳手架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荷載力的變化,去頂立桿的穩定斷口硬度以適應整個建設的需要。另外腳手架構造必須要加強和加固才能保證施工的安全和穩定,達到有關部門的要求。
3.2墩身外觀質量控制技術
在后續構造過程中在需要考慮到構造物表面的控制技術,在配合比設計過程中要滿足基礎施工的相關要求。必要時要對含砂率和水灰比進行分析,明確混凝土拌合方式。在應用強制拌合的過程中,運用罐車對其進行運輸,并且采用連續澆筑的方法,避免其坍落度出現不穩定的現象。最后是分層澆筑的形式,在前一層沒有凝固的階段,不能進行下一層澆筑作業。模板的接縫控制比較重要,要合理選擇模板,在拼接之前,對產品進行適當的檢查,不合格的產品不能進入到工程中,對于分層施工模式,要進行每一次的板與板的拼接時保證兩節模板橫向接縫嚴密,避免出現漏漿的情況。
3.3混凝土澆筑技術
考慮到墩身高度的特殊性,需要采用分次澆筑的形式。在澆筑前需要對支架形式進行檢查,設立專門的支架結構和模板形式。專業工作人員要做好技術的檢查工作,保證位置準確,不會發生變形或者移位的情況。同時要滿足已有規范形式的要求,加強振搗,確保配金比的有效性。水灰比和模板的配置形式比較特殊,在拆模和裝模階段要輕拿輕放,避免出現模板損壞的情況。拆模后,要做好模型的養護工作,通常采用高壓泵自上而下進行定期灑水或是采用養生布包裹養生。最后要避開高溫時段,受到高溫天氣的影響,太陽直射的模板里外都要用條布覆蓋,養護必須及時,通常在7 d內必須進行養護,避免出現混凝土施工的安全隱患。
4結束語
在高速公路橋梁橋墩施工過程中,施工難點和施工要點比較多,工作人員必須對具體施工形式引起重視,發揮現有管理機制的最大化作用,保證橋墩施工質量。此外在施工過程中要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對墩身形狀和軸線進行準確的測量,保證控制機制的有序性。只有做好高速公路橋梁橋墩施工的技術控制工作,才能促進基礎設施的進步和發展,進而促進我國交通運輸體系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志強.高速公路橋梁高墩施工中的翻模技術[J].科技展望,2015,(14):52.
[2]趙偉.淺析高速公路橋梁橋墩施工難點及關鍵性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6):118,120.
[3]趙連生.淺析高速公路橋梁橋墩施工難點及關鍵性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271.
[4]杜陽陽.橋墩施工難點及關鍵性技術[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3,(10):206-207.
收稿日期:2016-04-18
作者簡介:蔡義(1986-),男,貴州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6-0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