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熊 妹
和孩子聊聊書吧
策劃:熊妹

一般的閱讀教學是個什么樣子?大多是教師逐篇講解、詮釋課文給學生聽,唯恐學生漏學一個字,誤解一個詞,或是抓到的大意跟教參有出入。這樣的閱讀方式適用于考試,卻不適合龐大復雜的現實世界。現在,書店、圖書館和網絡上有讀不完的資料,被動地等著老師教才會的學生,缺乏主動擷取資料和應用資料的能力。
閱讀教學能不能像“聊天”一樣,通過聊書,了解彼此間不同的觀點,發現彼此間共同的興趣,清楚明白自己的想法,從而提升一個人的思考力,也增加閱讀的樂趣?在臺灣,有很多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和學生討論整本書。在一種輕松隨意的氛圍中,老師十分在意也很尊重學生的意見,就像平時的“聊天”一樣。
隨著閱讀日漸被重視,班級讀書會火熱開展,很多老師也都采用“聊”的方式開展整本書的閱讀,“聊”確已成為一種閱讀教學方式!
聊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們姑且先說說“聊”吧。聊,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有多種釋義,分別是“姑且;略微”“依賴;憑借”和“閑談”。“聊書”中的“聊”大約最接近“閑談”的意思。從這個釋義出發,我想“聊書”有幾個關鍵點:1.聊書的氛圍應是輕松自在的、閑適的、無壓力的。2.聊書應是一種雙向或多向的交流、對話或討論。3.聊與某本或某類書有關的話題。至于書到底怎么聊,可能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做法,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指向——激發并保持孩子的閱讀興趣!為了這個共同的目標,和孩子們聊聊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