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鳳
?
循證護理在手足口病患兒中的應用價值
袁俊鳳
【摘要】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在手足口病患兒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吉林省白山市通化礦業集團總醫院收治的76例手足口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循證護理,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住院時間及患兒家屬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兒護理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為(9.2±2.4)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4.1±2.8)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手足口病患兒實施循證護理,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關鍵詞】循證護理;手足口病;效果
手足口病屬于全球性傳染性疾病,好發于學齡前兒童,發病率及傳染率均較高[1]。病情較輕患兒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而少數病情較重的患兒,會出現腦膜炎、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癥,危及患兒生命。護理在手足口病患兒臨床治療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不僅能提高臨床療效,也能改善護理質量。本研究就循證護理在手足口病患兒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手足口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實用兒科學》[2]中手足口病診斷標準,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均出現皰疹樣皮疹,存在不同程度高熱。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觀察組患兒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1~6歲,平均(3.1±0.7)歲;對照組患兒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1~6歲,平均(3.0±0.6)歲。所有患兒均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患兒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需密切監測患兒臨床癥狀、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進行處理,幫助其制訂合理的飲食方案,并協助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循證護理,具體如下。
1.2.1 循證問題 護理人員需明確患兒護理難度,包括口腔護理、神經系統護理、飲食護理、皮疹護理、出院后手足口病防治護理等,掌握護理問題。
1.2.2 循證支持 針對護理問題,護理人員需積極利用網絡、數據庫等查閱相關資料,明確各項護理措施的相應文獻支持,評估各項護理操作的有效性、可靠性及真實性。
1.2.3 循證護理內容 ①病情觀察。護理人員需密切注意患兒病情變化,每隔1 h監測其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動脈血氧飽和度等,觀察其意識、神志等變化情況,是否發生并發癥。若患兒出現呼吸急促、惡心嘔吐、頭痛、腦膜刺激征等,需及時告知醫師,并做好搶救準備工作。②口腔護理。就餐前后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清潔患兒口腔,以棉簽蘸蒙脫石散+維生素 B2膏涂抹于潰瘍處,止痛,并促進潰瘍面愈合。③飲食護理。給予必要的營養支持,以清淡、維生素豐富、溫涼、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避免辛辣、過咸、油炸、過熱、過冷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多飲溫開水。④皮疹護理。保持患兒皮疹處清潔、干燥,避免患兒抓撓,采用聚維酮碘溶液消毒。對于臀部皮疹患兒,注意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手足部皰疹患兒可涂抹爐甘石洗劑,若皰疹破潰時,可涂抹0.5%聚維酮碘溶液。患兒衣著應清潔、寬大、柔軟,床鋪平整干燥,盡量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患兒指甲需剪短,平時包裹雙手,以免抓破皮疹。⑤消毒隔離。手足口病經呼吸道飛沫、皮膚接觸、黏膜潰瘍液等或接觸被污染玩具而進行傳播,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需加強消毒隔離。病房應保持空氣流通,溫度適宜,經常通風換氣,定時予以消毒。患兒需在用餐前后洗手,使用聚維酮碘溶液消毒洗手,用過的玩具、餐具及其他物品需徹底消毒,餐具要專人專用,用消毒液浸泡并煮沸消毒。⑦出院護理。出院前,需加強對患兒及家屬的健康宣教,且在出院后通過多條路徑,積極宣傳該病的預防措施。告知患兒及家屬用餐前后應洗凈雙手,飲開水,多曬衣被,注意個人衛生。室內保持空氣流通,減少去往密集人群場所次數,勤換衣物。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住院時間及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70~89分;不滿意<7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效果判定標準[3]治愈:發熱、手足臀部皰疹、口腔潰瘍均消失;顯效:體溫恢復正常,手、足、臀部皰疹基本消失,口腔潰瘍改善明顯;有效:發熱基本控制,手、足、臀部皰疹基本消失,但病情反復,需進一步治療;無效:癥狀未改善或加重,出現并發癥等。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護理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28例,滿意8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4.7%(36/38);對照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16例,滿意10例,不滿意12例,總滿意度為68.4%(26/38);觀察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均無并發癥發生;對照組患兒發生,腦膜炎3例,心肌炎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 10.5%(4/38);觀察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為(9.2± 2.4)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4.1±2.8)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廣、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大范圍流行。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兒經積極治療,預后良好,可自然痊愈,但少數患兒會出現并發癥,如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4]。
循證護理是針對某一疾病的具體臨床問題,然后通過查詢資料并結合臨床經驗明確臨床問題的護理依據,將該病護理理論及實踐經驗相結合,制訂完整的護理方案,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5]。對手足口病患兒實施循證護理過程中,應密切注意其病情變化;給予患兒必要的營養支持,加強飲食護理,補充機體必要的水和營養,以促進其早日恢復;加強皮疹護理,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積極預防感染及該病傳播;加強患兒遠期護理,使患兒家屬掌握該病病因、預防措施,以降低該病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由于患兒年齡較小,通常無法完全用語言表述內心感受,病情變化會導致患兒神態變差,出現哭鬧、吵鬧等情況。護理人員態度應和藹,輕撫患兒背部,以肢體動作代替語言安慰[6],使患兒平靜。同時,加強患兒家屬的健康宣教,耐心向家屬講述該病病情變化情況及注意事項。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護理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提示對手足口病患兒實施循證護理,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楊麗莉.循證護理應用于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的護理要點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1):350-351.
[2] 謝安慰.循證護理在手足口病住院患兒重度口腔潰瘍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2):1417-1419.
[3] 魯丹,高鸞,郭金興,等.循證護理在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中應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4):272-273.
[4] 李英琴.循證護理在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2):31-32.
[5] 劉娟,趙玉玲.928例手足口病患兒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1):382-383.
[6] 宋鳳美.循證護理在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3):125-129.
吉林省白山市通化礦業集團總醫院,吉林白山 134300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