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曉東中鐵二局第三工程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
關于強化國有建筑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幾點思考
艾曉東
中鐵二局第三工程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建筑企業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建筑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直接聯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今天,國有建筑企業更應注意自身問題,“以改革精神推進制度建設,以創新思路尋求治本方法”,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落到實處。
本文分析了強化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問題,并從制度、教育、監督、問責等四個方面對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建筑企業;黨風;廉政;監督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黨風廉政建設也呈現出新的特征。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總書記對黨風廉政建設提出四項重點要求,即強化主體責任嚴肅責任追究,橫下一條心糾正“四風”,保持高壓態勢不放松和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強調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深化拓展,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不僅是黨中央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強化國有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具體體現,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密切聯系人民群眾、轉變干部作風的需要。
在新的形勢下,局部出現的消極腐敗現象已成為廣大職工群眾普遍關注的敏感問題,如果任其發展,勢必加劇矛盾,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國有建筑企業的員工人數眾多,確保職工的合法利益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抵制腐敗行為,可充分的調動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有助于對職工進行正面引導,避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腐敗情況。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經濟越發展,越需要穩定的政治環境,越需要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作為保證黨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的突破口,切實抓緊抓好。
近年來,國有建筑企業積極響應黨的方針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大力倡導黨風廉政建設,主動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就國有建筑企業總體形勢而言,黨風廉政建設現狀與黨的建設要求及社會期望仍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意識淡化。有些領導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忙于生產經營,而疏于抓黨風廉政建設,存在“一手硬和一手軟”的現象。他們普遍認為,市場經濟下企業的主要任務是拓市場、要效益,生產經營是硬指標,而黨風廉政建設是軟任務,做多做少效果差不多。就是因為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錯誤認識,使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開展乏力甚至形同虛設,這是目前國有建筑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廣泛存在的問題。
二是制度措施落實難以到位。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以來,大多數國有建筑企業認真抓了制度落實,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政“一把手”,帶頭貫徹執行“一崗雙責”,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企業片面的認為,黨風廉政建設是黨委紀委的事兒,制度他們出,事情他們干,責任他們負,存在有制度而操作難,宏觀強而微觀弱,只重形式不重實際內容,該具體的不具體、該量化的沒量化,使黨風廉政建設與生產經營之間形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隔離帶”,導致“誰分管,誰負責”的“一崗雙責”制度形同虛設,難以落地生根。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正常開展,成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三是監督機制不夠完善,近年來,國有建筑企業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還未真正形成相對獨立的監督機制,監督作為企業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重要保證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首先,紀檢工作的隸屬關系使企業紀檢監察部門缺乏權威性,紀檢監察部門受上級業務部門和同級黨政組織的雙重領導,導致這種監督機構的權威性對平級、下級監督適用,但是對上級卻不敢監督。其次,紀檢監察力量薄弱,崗位積極性不高。很多企業特別是基層項目的紀檢監察人員都是兼職,大多都是有職無權,在時間上、精力上難以集中專注做好紀檢監察工作,更不用提創新工作方法和手段了。另外,民主監督軟弱無力。有些企業不注意發揮職工的民主監督作用,不重視常務公開、民主評議等工作,使企業在“三重一大”問題,領導干部的廉政監督以及關系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存在不透明、不公開的現象,大大打擊了群眾參與民主監督的熱情。
針對目前國有建筑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點:
(一)加強教育,提高干部隊伍素質
黨風廉政教育是黨的教育工作中的長期重要組成部分,是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實踐證明,企業對黨員干部的教育思想越強,黨員干部就越不容易犯錯,其反腐倡廉的思想就越牢固,可能發生的問題就越少,各位黨員就會嚴格按照指定的規則、標準去要求自己。反之,企業的思想工作做的不到位,對反腐倡廉的工作不管不顧、不落實,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就不明確,該不該做,能不能做都不清楚,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就會犯錯。
一是突出教育重點。黨風廉政教育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領導干部是黨風廉政教育的重點,這是因為領導干部自身素質的高低及對黨風廉政建設的認識程度,直接影響到一個部門和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成效。因此,要重點督促黨政“一把手”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親自抓、負總責,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同時,抓好對在職領導干部的專題教育,對新提拔領導干部的任前教育,對后備干部的基礎知識教育,以及對出現違紀苗頭或已經違紀的干部的誡勉和懲戒教育。通過教育,使領導干部的思想受到觸動、覺悟得到提高,打牢思想政治基礎,筑牢思想政治防線。
二是抓住關鍵環節。管錢、管物、管人的實權部門,往往是腐敗現象的易發區、多發區。因此,要加大對重大決策、財務管理、物資采購、人事任免等環節的監督力度,有針對性地強化這些重點領域黨員領導干部的黨風廉政教育,幫助他們正確處理好責、權、利的關系,時刻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危機感,以實際行動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入黨誓言。
三是開展警示教育。針對黨員干部在思想作風、黨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認真抓好《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的學習貫徹,引導黨員、領導干部自覺加強道德修養。同時,我們要注意抓好典型示范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如集中組織觀看反腐倡廉教育片,用先進事跡激勵黨員干部,用觸目驚心的反面案例警示黨員干部,使他們從中受到啟示,提高廉潔從業的自覺性。結合本單位發生的違法違紀案件,經常開展警示教育活動,深刻剖析發生在身邊的案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堅決抵御種種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蝕。
(二)健全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建設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可靠保證。通過加快制度體系建設,制定操作規則,提高制度的科學性;通過制定崗位工作紀律,出臺相應的紀律規定,加強制度的系統性。同時,要強化法規制度的執行力,用制度規范行為,維護制度的權威性。
一是建立健全“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從管權、管人、管錢、管物等環節入手,著力改革行政審批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凡涉及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等事項,必須經集體討論,不能搞一言堂或少數人專斷,形成團結協作、民主決策、依法依規辦事的企業氛圍。二是認真貫徹“一案雙查”制度,明確“一案雙查”的責任和范圍,嚴格工作程序,落實責任到人,防止推諉扯皮、逃避責任問題的發生。按照“既要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要追究相關領導責任”的要求,開展紀律審查既要查處直接責任人,又要根據違紀問題的情節、性質和影響,依照《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要求,對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相關職責的黨政領導干部實施責任追究。三是完善領導人員考核激勵制度,將黨員領導干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成果與年終績效考核相掛鉤,通過物質獎勵有力地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的開展,通過規章制度對失責腐敗現象予以嚴厲制裁。
(三)強化管控,提升監督制約效能
失去監督的權力,極易走向腐敗。只有加強黨內黨外監督,黨風廉政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才能得到健康發展。
一是要健全發現問題、糾正錯誤和責任追究的監督機制,以規范權力運行為重點,突出五個“關鍵環節”的過程監督,即加強對黨員干部政治紀律的監督,加強對議事決策的行為監督,加強對財務資金的安全監督,加強對干部工作的紀律監督,加強對公務接待、職務消費、薪酬分配等方面的廉政監督。
二是要強化紀委的監督職能,緊緊圍繞“四個著力”,聚焦容易出現的突出問題,重點檢查領導人員不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方面的問題,重點監督檢查企業領導人員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會議、個別談話等多重形式,多提醒、常敲警鐘,增強各級領導干部勤政廉政的意識。
三是堅持權力分解,重要崗位輪換和干部交流及任職回避,堵塞各種漏洞,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防止權力商品化。尤其是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要充分發揮好財務、審計、法律、監察、工程、安質等部門的監督職能,形成責任分工明確、互動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從企業和項目管理的決策環節、財務管理環節、重要物資購銷環節、工程招投標環節、作業隊伍選擇環節、選人用人環節等源頭上堵住可能發生的腐敗現象。
四是要堅持廠務公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最有發言權。除涉及安全保密事項外,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關系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應一律公開。企業要有效地實施對黨風廉政建設的監督,就要為職工群眾拓寬各種渠道,使廣大職工群眾能真正行使民主監督的權力,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強化問責,筑牢紀律規矩底線
查處違紀違法的黨員干部,清除黨內的腐敗行為和腐敗分子,是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線。國有建筑企業要發揮好信訪舉報、紀檢監察的作用,研究新形勢下違法違紀案件發生、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倒查追責,摒棄不符實際、不合時宜的花拳繡腿,增強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提高辦案水平。綜合運用黨紀政紀處理,組織處理及經濟處罰等方式,堅持實行人事、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聯合辦案制度,按照“嚴懲極個別,處理最少數,教育大多數”的原則,嚴查企業項目領導收受紅包禮金、濫發津補貼、違規選拔任用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私設“小金庫”、違規領取年薪外收入等問題。嚴厲打擊違規處理廢舊物資、虛列工程項目套取資金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在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的同時,重點查處各級領導人員、關鍵崗位管理人員擅自決策,失職瀆職造成效益嚴重流失的案件;索賄、受賄、貪污、挪用公款的案件;經營中假公濟私、中飽私囊的案件;工程分包、協作隊伍使用中嚴重損害企業利益、個人撈取好處的案件,以及違規使用親屬包工隊,超量超價、超撥超付,嚴重違反廉潔從業規定的案件。嚴肅黨紀政紀處理,涉嫌犯罪的及時按程序移送司法機關。對黨員干部身上的問題要早發現、早教育、早查處,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堅決保護勤政廉政者,打擊誣告陷害者,堅決追究責任,切實做到寬嚴并濟。通過對違法違紀案件的嚴肅處理來強化監督權威,起到懲前毖后的作用,迫使黨員領導干部自覺接受監督,從而增強其廉潔從業意識。
總之,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思想意識越來越薄弱,更加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不僅是企業良好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更是全面建立“和諧”小康社會的改革關鍵點。在新形勢下,我們應努力抓好制度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有效性,切實抓好黨員領導干部的教育、監督和廉潔自律,形成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長效機制,創新思路構筑一道堅固的反腐防線,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其偉.淺議如何強化國有企業黨風廉政監督制度建設[J].科技致富向導,2013,26(26):262.
[2]崔中久.國有企業紀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的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5,14(14):36+38.
[3]吳曉宇,刁玉峰,陳靜,鄧蔥,胡德瓊. 毛澤東厲行節約思想及現實啟示[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4,06(06):67-71.
[4]章博.國有企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思考[J].無線互聯科技,2014,07(07):12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