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飛 崔世俊
?
郭娜娜:扎根深山的紅杜鵑
◎張亞飛 崔世俊

“杜鵑花,它生長在石崖間,深深扎根泥土深處,只有在經歷無數風吹雨打之后,才會開得那么絢麗多彩!”在欒川縣地質礦產局郭娜娜的日記本上,赫然寫著這么一段話。
郭娜娜,是局里的工程師兼技術科副科長。年輕漂亮不說,她還是局里為數不多學地質專業的研究生。她的父親郭彥青,是局里的退休職工。小時候,父親常給她講地質礦產方面的故事,還常常在節假日帶她到山上,觀看礦工們在礦井外作業的場景。日積月累,小娜娜慢慢地能夠辨認出鉬、鉛、鋅、銅、鐵等金屬礦物,甚至還知道這些礦物的用途。也許從那個時候開始,娜娜幼小的心靈中就孕育著要成為一個“地質人”的夢想。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燈。1998年7月, 18歲的郭娜娜如愿以償。她捧著郵遞員送來的那張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錄取通知書,心情格外激動。在四年的大學生涯中,她勤奮刻苦,努力攻讀,順利地完成了學業。2002年12月,她畢業后來到父親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欒川縣地質礦產局,從事地質礦產方面的技術服務工作。
然而,對郭娜娜而言,踏上新崗位并沒有想象的那么一帆風順。她被分配到技術科,負責為全縣礦業權人提供礦山技術支持和服務。這些工作看似簡單,做起來程序卻十分復雜,不僅要對采礦權人履行法定義務的情況嚴格把關,還要對“三率”(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的達標情況進行監督統計、編制報告等。
領導交給郭娜娜的任務,除礦山資料的整理和編制外,還有礦山測量。面對這副沉甸甸的擔子,她的心里既興奮又膽怯。興奮的是,領導能夠把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她,是對她的一份信任;膽怯的是,自己剛剛步入工作崗位,滿腦子裝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萬一哪方面出了差錯,自己丟了面子是小事,更主要的是影響了單位的形象。
礦山測量不僅要經常翻山越嶺,甚至要深入黑乎乎的礦井。平巷倒不可怕,如果進入斜井或直井,里面伸手不見五指。濃濃的炸藥味兒,讓這個平時愛干凈的小姑娘呼吸都覺得有困難。越往里走,越讓人覺得陰森恐怖,毛骨悚然。還記得第一次進入斜井時,郭娜娜背著儀器,一不小心滑倒了,左手掌擦破,鮮血直流。回到家后,手掌紅腫,疼痛難忍,弄得她徹夜未眠。想想以后的工作,她心里涼了一大截。時隔不長,在一次礦業權糾紛案件中,她被局里派去進行實地測量。因為是冬季,洞內的溫度明顯高于洞外,需要測量的工程量比較大。整整一下午的工作,讓她汗流浹背。從礦井一出來,她被寒風一吹感冒了。回到縣城,她覺得渾身發燙,便在一家小診所里掛起了吊瓶。躺在病床上,一種惆悵、沮喪之感在她心中油然而生。
回到家里,郭娜娜的淚水止不住地往外流,心想:“我難道選錯了人生的道路?”這時,父親來到身邊,安慰道:“女兒啊,做地質工作不容易,要受千般苦萬般難。可你要記住,自己選的路要咬牙堅持,千萬不要辜負心中的夢想啊!”父親的一席話,猶如一盞明燈,讓她心中豁亮了許多。她想到了父親,想到了那些戰斗在地礦一線的叔叔、阿姨,想到了與她并肩作戰的同事們。開弓哪有回頭箭,再說怎么也是地礦人的后代,吃點苦算什么。于是,第二天她便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成功,就是在奮斗中把握機會。有一年嚴冬,礦山動態檢測工作又開始了。老科長叮囑她:“娜娜啊,你可是咱局里為數不多的地質專業大學生,這次礦山動態檢測工作就交給你們幾個了……”老科長的一番話,猶如千斤重擔壓在郭娜娜柔弱的肩上。
是啊!礦山儲量動態檢測工作關乎全縣資源家底,涉及采礦權人和國家兩者之間的利益,意義十分重大。同時,這也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每編制一份報告,涉及企業年度的新工程、新的開采范圍等一整套數字的統計。在每份報告中,不僅包括工程的測量成圖,而且數據的統計和儲量還須重新估算,并且還要通過專家的審核。全縣140多家采礦權人,每份報告都要反復修改、核對。辦公室堆積成山的資料,資料里密密麻麻的數字,眼花繚亂的圖紙……讓人一瞅,就感到頭暈。
此時的郭娜娜只有一個信念:只要別人能做得到,我一定能做得到,而且要做得更好。于是,她和同事們并肩作戰,廢寢忘食,不僅晚上要加班到深夜,而且還犧牲一個個節假日。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眼睛澀了,她就抹點兒眼藥水;腰疼了,她就站起來活動一下。每當杜鵑花盛開的季節,她多么想帶上自己的兒子、丈夫一起上山游玩。可是,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讓她一再壓抑住自己的想法。
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的郭娜娜已嶄露頭角,漸漸地成了業務上的骨干,也為該科室的年輕人樹立了榜樣。工作中,她為采礦權人解決了無數次資料報送的難題,有效地促進了該縣礦產資源的合理保護與開發利用,也贏得了領導贊許。
欒川縣礦產資源豐富,是名聞天下的“中國鉬都”。如何實現礦業經濟的轉型升級,提高欒川礦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優秀的地質礦產人才至關重要。
2011年,欒川縣地質礦產局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簽訂了一份人才培養協議。當時,郭娜娜8歲的兒子正在上學,公爹、婆婆在洛陽一家企業打工,丈夫又在50千米外的鄉下工作,自己父母的身體又非常虛弱……重重困難讓娜娜對那所心馳神往的大學可望而不可即。
沒多久,郭娜娜的心事被丈夫孫建玉看了出來。為了讓她實現夢想,孫建玉做起了父母的思想工作,讓父母辭掉工作回家照看孩子。那段時間,郭娜娜很激動,終于有機會去中國地大(北京)!
正當她滿心歡喜之時,婆婆患重病住進了醫院。治病需要花錢,自己上學又需要錢,眼看開學的日子就要到了,郭娜娜左右為難。一天晚上,婆婆把她叫到床前說:“娜娜,媽媽的病沒啥,你就安心去上學吧!再說,家里還有你爸和建玉照顧我呢!”
2011年9月,郭娜娜湊足了學費,懷著復雜的心情走進了中國地大(北京)研究生院。來到學校,她從頭開始,如饑似渴地學習專業知識。由于學習任務重、壓力大,一向樂觀開朗的她常常失眠,頭發也大把大把地掉,一年時間就瘦掉了20多斤。付出總有收獲,2012年,她正式成為中國地大(北京)的一名研究生。
不幸的是,命運又跟她開起了玩笑。原來,郭娜娜的公爹在11年前就患上了胃癌。在郭娜娜讀研期間,公公做了胃切除手術。那時,婆婆和老公不僅要照顧公公,還要到學校接送孩子。為了不影響郭娜娜的學習,婆婆和丈夫一直都瞞著她。后來,由于癌細胞擴散,公公于2014年3月病逝。噩耗傳來,郭娜娜心中猶如晴天霹靂。至今,她對這個家還充滿著無限的愧疚。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命運又一次無情地捉弄著她。正當她與老師、同學們在開展“欒川鉬鎢鉛鋅金屬礦集區大型、超大型礦床形成的地球動力學背景過程與定量評價”“河南省欒川鉛鋅礦區深部資源勘查技術集成研究”等諸多欒川區域的項目時,自己的父親因心臟病住進了醫院。那時,母親體弱多病,弟弟在外地讀大學,她只能白天到野外實習,晚上再到病房里照顧父親。父親責怪道:“娜娜,爸沒多大問題。千萬不要因為我,耽誤了你的工作和學業啊!”老師和同學們看到疲憊不堪的她,勸道:“娜娜,干脆請個假,回去休息幾天吧!你這樣折騰下去,會累壞身體的。”面對父親的責備和老師、同學們的關懷,郭娜娜一次次地擦干眼淚,心中的苦她自己咽下去。
為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她和男同學們一樣奔走在烈日下、風雪中,一直在項目上堅持實地調研。在畢業設計中,她利用Micromine軟件技術獨立完成了欒川縣赤土店鎮區礦區范圍內地質、礦體斷層和巖體的三維模型建立,圈定了三個有利的找礦靶區。她撰寫的數篇論文,導師王功文看后欣慰地說:“這姑娘不簡單,很有發展前途!”趙鵬大,王成善兩位中科院院士看后說:“郭娜娜是欒川地礦科技后起之秀啊!”
十幾年來,經郭娜娜親手編制的動態報告就達100份以上。她還積極參與了“欒川縣金屬鎂和脈石英大調查、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等項目報告,其中,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曾榮獲全國先進單位。她個人也多次被欒川縣地礦局授予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
郭娜娜,這個地礦職工的后代,在經過十幾年風吹雨打之后,猶如一株扎根深山的紅杜鵑,絢麗綻放在她夢想開啟的地方!(作者單位:欒川縣地質礦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