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記者 劉云召 通訊員 丁寧
?
舞陽:科學規劃 強化管控
◎ 特約記者 劉云召 通訊員 丁寧

舞陽縣產業集聚區
合理規劃原廠區布局,建造立體化綜合車間和地下酒庫,在原廠址上新增一條7000噸白酒生產線卻未超占一畝土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實現利稅5400萬元……這便是舞陽縣賈湖酒業集團實行節約集約用地所帶來的巨大“紅利”。這一舉措不僅節約了土地,還提高了經濟效益,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節約集約的雙贏局面。
長期以來,舞陽縣按照科學規劃、嚴格監管、綜合整治的思路,扎實開展創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活動,走出了一條具有舞陽特色的節約集約用地新路子。
科學規劃“控地”。面對城鎮化進程加快、用地需求激增的形勢,該縣始終堅持把規劃放在首位,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的原則,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修編中,充分利用規劃的剛性制約作用,強化規劃對用地需求的引導和制約,充分發揮中心城區和鹽礦產業區位優勢,對城區有限土地進行統一規劃和開發建設,科學合理管控土地,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在規劃修編時,該縣突出舞陽特色,規劃建設“三個基地”,即中部地區鹽化工產業基地、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和區域性商貿物流基地。同時,結合舞陽實際,規劃建設“三個園區”,即鹽化工產業工業園區、醫藥化工園區、制衣制鞋園區,積極推進生產要素向優勢產業集中,力爭區域內土地能夠最大程度發揮經濟效益。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中,該縣將產業集聚區12.42平方千米調整擴大為19.92平方千米,為該縣產業集聚發展預留了充足的用地空間。
嚴格監管“節地”。該縣一方面堅持超前主動服務、保障發展用地,一方面堅持嚴把建設項目用地“入口”關,對供后土地加強監管。一是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對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項目用地不予受理和報批。如申報的氮肥生產、石膏生產線項目,因不符合產業用地政策,在用地預審時即未通過,堅決不予供地。全縣僅此一項就節約土地67公頃。二是大力推進標準廠房建設。在確保安全和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該縣積極探索向天上要地、向地下爭地。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標準化廠房40.2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7家。如規劃的舞陽飛亞工業園,興建的四層標準化廠房已吸引數十家企業入駐,僅此就節約土地14.2公頃。再如,舞陽幸福時代廣場項目,在符合城市規劃和設計要求的前提下,該企業將主樓由原來的12層升高到18層,并增加了一層地下停車場,有效增加了土地使用效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三是對供地后未開工建設的項目用地,督促項目用地單位或個人及時開工建設,經督促不能及時開工建設的,采取收回、置換等措施,重新供應給新上項目使用。如新生代彩印廠,在原廠區內利用有效空間,新上了年產50萬套假發生產項目,投資600 萬元,年利潤120萬元。河南永銀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在現有的廠區內,通過合理優化空間,利用現有土地,新建了投資1.5億元、年產2400萬立方米、年產值達7000萬元的氫氣回收項目和投資9400萬元、年產5萬噸、年產值8000萬元的氯化石蠟項目。與此同時,對入駐產業集聚區的工業項目,該縣要求每畝投資強度不得低于240萬元,億元以下項目不再單獨供地。
綜合整治“增地”。為突破用地瓶頸,該縣用足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按照“控制總量、合理布局、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原則,在全縣開展了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土地整理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該縣先后投入資金近億元,整治土地7000公頃,新增耕地244公頃。與此同時,該縣還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機遇,先后完成村莊規劃編制67個,改造舊村6個,拆除舊房122幢,節約新增建設用地10.82公頃。如文峰鄉郭墳村共有360戶,人口1253人,村莊占地面積39.7公頃,戶均占有面積0.11公頃。經改造后,新建成的幸福社區一期項目僅占地10公頃,整體拆遷后可節約土地30公頃。(作者單位:漯河市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