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根華
?
歡聲笑語出農家
◎段根華
“陳叔,咱家今年的麥子收成咋樣?能忙得過來了嗎?”“孩子過來了,快坐下,喝點水。今年麥子收成不錯,雖然今年‘老天爺’不作美,雨水比較少,但咱們有好政府、有好政策,地里都打了井、通了電,麥地都及時澆了兩三遍水,今年還是大豐收。孩子,你不用掛念我和你嬸,俺們能忙得過來,現在收麥都是聯合收割機,省事嘞很,不累人,方便著呢,哈哈……”6月6日,在民權縣花園鄉陳莊村農戶陳民均家中,正在走訪農戶的該縣國土資源局幫扶干部與農戶親切交談、拉家常,了解幫扶戶群眾的夏收秋種情況,陣陣歡聲笑語不時地傳出農家小院,更傳遞著農戶豐收的喜悅。
“脫貧攻堅責任重大,要選派精干力量參與扶貧工作。”在研究部署扶貧幫扶工作時,該局黨組一班人的共識是:脫扶貧攻堅責任重大,要選派精干力量參與扶貧工作。在確定幫扶人員時,該局把思想好、覺悟高、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作為選派標準,組成了以黨員干部為主體,包括局領導班子、股室負責人在內的72人的扶貧工作隊,進村入戶開展扶貧幫扶工作。“能被選派參與扶貧幫扶工作,我非常自豪,同時又感到責任重大,我將盡我所能,全力以赴,保證擔負的工作任務圓滿完成。”該局扶貧干部、耕保股股長張勇這樣說道。
“摸清底、找準根,扶貧工作才能對癥下藥,取得實效。”為做到扶貧工作的精準化,該局幫扶工作人員走村串戶,深入摸底,做到底數清。為幫助農戶脫貧致富,在掌握農戶訴求的基礎上,由該局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牽頭,組織召開由幫扶干部、村委干部和貧困戶共同參加的“病情”分析會,針對農戶的不同訴求,因地制宜地做好精準扶貧:對于沒有技術,年齡較大無法外出務工的,積極與周邊的農業合作社協商,介紹其到農業合作社干些如拔草、除雜等力所能及的活;對于患有大病、慢性病的,積極幫助其申請大病救助、慢性病補助,鞏固扶貧成果,防止因病返貧;對于有勞動能力,但因家庭原因而無法去外地務工的年輕留守婦女,積極與鄉鎮企業及高新區企業聯系,實現其原地就業;對于有勞動能力、有創業愿望,但缺少資金和技術的,積極實施蘑菇大棚、蔬菜大棚等產業扶貧。“俺家那口子去山西打工了,家里面孩子要上學,俺就不能再出去了,在國土局幫扶干部的幫助下,俺到縣城高新區的一家食品廠上班了,每月都有2000多塊錢的收入,還不耽誤照顧孩子,俺非常感謝俺們的幫扶干部。”該縣花園鄉陳莊村35歲的留守婦女劉紅菊對精確幫扶非常滿意,對幫扶干部更是贊不絕口。
扶貧工作隊在走訪摸底過程中,群眾對改善村莊道路非常期盼。為解決好群眾期盼,該局積極與鄉政府對接、向縣政府請示,爭取專項資金和項目,完成了村莊與鄉主干道2.4千米、村莊到戶道路3.2千米水泥路的修鋪,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解決群眾的出行問題,是我們的責任。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爭取資金和項目,解決好剩余兩個自然村村內道路的修鋪工作,徹底解決好幫扶村群眾的出行問題。”該局負責扶貧工作隊的副局長魏廣德說道。
“通過務工介紹、技術培訓、產業扶貧及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等措施,幫286戶820余人摘掉了‘貧困帽子’。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抓好扶貧幫扶工作,進一步拓寬扶貧路子、創新扶貧思路,下‘實’功、辦‘實’事、求‘實’效,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圓滿完成。”該局扶貧工作負責人張敬華說道。(作者單位:民權縣國土資源局)

六一兒童節,滎陽市國土資源局組織志愿者到市六小、廣武鎮小學開展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務活動。圖為志愿者為孩子們發放學習用品。(秦偉 李合喜/攝影報道)

6月13日上午,濮陽縣國土資源局志愿者服務隊來到了渠村鄉中心幼兒園開展“幸福童年,關愛留守兒童”志愿者活動,為孩子們送上精美的彩筆、漫畫書、益智玩具等。(李小平/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