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婷 胡安冬
中圖分類號:D912.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7-000-01
摘 要 本文記錄了一宗美容場所違反衛生行政法規涉嫌從事未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和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執業案件的經過,探討了這類案件的查處過程、法律適用、注意事項等,為今后查處此類案件提供參考。
關鍵詞 醫療監督 美容場所 無證行醫
一、案件起因
2015年12月,深圳市某新區衛生監督所接到市民舉報電話,稱轄區內某美容公共場所存在無證行醫行為,市民聽信了公交車上的廣告,在該公共場所接受了祛痘治療,但是最后非但沒有祛成痘,還造成了皮膚損傷。舉報市民向衛生監督所提供了在該場所接受祛痘治療的收費收據以及公交車上廣告的照片。
二、現場檢查
接報后,衛生監督員前往該公共場所進行監督檢查。現場可見場所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但未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衛生監督員在場所內一個抽屜里找到了三菱針,在一房間內發現了消毒器械用的高壓鍋,未見注射輸液的針具、注射藥品、醫療廢物等,也未見處方箋。在前臺執法人員發現了其經營的客戶記錄本,記錄本顯示該美容場所第一次開門營業的時間為兩個月前。
三、調查取證
衛生監督員針對現場發現的情況,對該公共場所胡××進行了詢問,胡××表示場所屬于美容公共場所,取得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經營人即自己,目前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尚在辦理過程中。現場發現的三菱針是用來給患者進行祛痘用的,高壓鍋等物品是用于給金屬器械消毒用的,該場所有給顧客進行祛痘治療,但是從來沒有進行過注射輸液,賣藥等行為。
為了查明本案的實際情況,衛生監督員聯系了舉報的市民,市民表示愿意配合。次日,市民來到了衛生監督所,陳述了在該美容公共場所接受祛痘治療的經過,表示是該美容店主動要求給其進行祛痘治療,事后收取了她300元的治療費用,舉報市民出示了相關單據。
四、事實認定
案件調查至此證據已經收集齊全,經過合議,認定該場所的可能存在以下兩項違法行為:一是涉嫌未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行為;二是涉嫌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執業的行為。
對于當事人上述行為一,違反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即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不得營業,應當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即對未依法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一)擅自營業曾受過衛生行政部門處罰的;(二)擅自營業時間在三個月以上的;(三)以涂改、轉讓、倒賣、偽造的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予以行政處罰。經過調查取證,認定當事人在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情況下營業時間為兩個月,此外未發現其因擅自營業曾受過衛生行政部門處罰和以涂改、轉讓、倒賣、偽造的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相關證據。
對于當事人上述行為二,我們通過現場發現的物證,結合舉報人提供的相應證據可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證明該美容店對店內客戶開展了使用三菱針祛痘的行為,參考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220號),其將三菱針技術定義為美容中醫科項目中的針灸美容技術,該行為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即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應當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即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結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七十七條的規定,即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的藥品、器械,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一) 因擅自執業曾受過衛生行政部門處罰;(二) 擅自執業的人員為非衛生技術專業人員;(三) 擅自執業時間在三個月以上;(四) 給患者造成傷害;(五) 使用假藥、劣藥蒙騙患者;(六) 以行醫為名騙取患者錢物;(七)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予以行政處罰。目前取得的證據表明該場所擅自執業時間為兩個月,無其他證據證明其存在應當從重處罰的情況,對于收取舉的三百元祛痘費用,應認定為違法所得,現場發現的三菱針則認定為行醫器具。
五、處罰建議
經過討論并報區衛計局局長審批,決定對當事人未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行為予以警告并處罰款兩千元的行政處罰;對當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行為予以沒收違法所得三百元,沒收三菱針,罰款一千伍百元的行政處罰,合并以上,對當事人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三百元,沒收三菱針并處罰款三千五百元的行政處罰。
六、思考建議
目前有少數美容美發公共場所受到利益驅使會給客戶祛痘,并認為祛痘不屬于醫療美容行為,但事實上前衛生部早已有文件將祛痘列入了醫療美容的范疇。因此衛生監督部門在日常監管過程中,對于存在給客戶祛痘的美容美發場所,應當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相關法律條款對其予以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