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紅
主變差動保護區外短路引起誤動的動作分析
張立紅
(乾縣供電分公司 陜西咸陽 713300)
在某變電站10kV線路短路時,主變差動保護動作。經查明,為定值中CT接線方式與現場實際接線方式不符,使變壓器高壓側與低壓側的30°相位差未得到補償所致。通過實際計算,當定值為常規(Y/△)接線方式而實際CT接線為星形時的差動電流和制動電流,可靠論證了此次誤動作原因。
差動保護;誤動作;CT接線方式;差動電流;制動電流
在電力系統中,變壓器是變電站、電源點的心臟,它的運行工況、故障率等對供電的可靠性和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容量變壓器也是重金、耗財設備。因此大容量變壓器必須裝設性能良好、工作可靠的繼電保護裝置。
差動保護是變壓器的主保護,差動保護是利用基爾霍夫電流定律中“在任意時刻,對電路中的任一節點,流經該節點的電流代數和恒為零”的原理工作的。差動保護把被保護的變壓器看成是一個接點,在變壓器的各側均裝設電流互感器,把變壓器各側電流互感器副邊按差接線法接線,即各側電流互感器的同極性端都朝向母線側,將同極性端子相連,并聯接入差動繼電器。在繼電器線圈中流過的電流是各側電流互感器的副邊電流之差,也就是說差動繼電器是接在差動回路的:從理論上講,正常情況下或外部故障時,流入變壓器的電流和流出的電流(折算后的電流)相等,差回路中的電流為零。然而在實際運行中,由于種種原因,譬如,電器回路接線錯誤、定值整定不負荷規程等等,區外故障時變壓器差動保護誤動作的情況時有發生。如何是變壓器差動保護可靠躲過區外故障,提高正確動作率,對保證供電可考率、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6年9月,110kV某變電站,發生了二號變壓器差動保護動作跳閘。(主變容量50000kVA,額定電壓110/10.5kV,額定電流262.4/2749.3A,保護型號為國電南自生產的PST621主變差動保護。差動保護各側CT變比:高壓側300/5,低壓側3000/5)保護動作后,相關班組分別對變壓器和保護裝置進行了檢查,經查變壓器無缺陷,而同時得知,在距離此變電站100多米處,某單位施工造成了10kV電纜出線被挖斷,因此初步懷疑有可能是主變保護誤動作。檢查保護定值,裝置定值與定值通知單一致。隨后檢查了CT接線,主變高壓側和低壓側的CT接線都為星形接線,極性端都指向母線側。接線符合定值單中說明:差動保護各側CT接線都按星形。
在進一步查看說明書時發現,差動保護控制字2的D1置1,意即TA常規接線。至此問題找出,就是此次定值于現場實際不符。
系統中的變壓器,多為Y/△-11接線組別,因此變壓器的低壓側電流超前高壓側30°,而差動保護要對變壓器高低壓側的電流進行比較,首先就要對此相位差進行補償。
(1)靠外部接線來補償。將變壓器Y側CT二次接成三角形接線,變壓器△側CT接成Y型接線,這種補償方式成為CT二次傳統接線(或常規接線)。但是這樣做的缺點是二次接線復雜容易出錯,△型接線導致CT斷線的判據復雜化,線電流作為額定電流幅值較大,容易引起電流互感器飽和。
(2)通過軟件算法來糾正。兩側CT均接成Y型,稱為CT二次全星形接線。高壓側電流兩兩相減,減出的線電流恰好與低壓側電流相位相同,用以同低壓側電流相比較。這樣做的好處是CT二次接線簡單化,便于判斷故障相;二次額定電流較小,CT斷線判據簡單。缺點是計算量大,試驗方法復雜。
現在的保護多為微機保護,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實現。一般廠家會建議使用后一種補償方式,即軟件補償。此時,就要在定值控制字中加以明確。
因為變壓器兩側CT變比不同,為了補償正常運行情況下的不平衡電流,以變壓器高壓側額定計算電流為基準,在軟件中通過給低壓側電流乘平衡系數KPHL,達到補償不平衡電流的目的。
KPHH=1(高壓側平衡系數等于1)
KPHL=IHjsa/ILjsa(低壓側平衡系數等于高壓側額定計算電流除以低壓側額定計算電流)
PST621差動保護中,差動電流計算:ICD=∣KPHH×IHjsa+KPHL×ILjsa∣,即考慮平衡系數后高低壓側計算電流向量和的絕對值。
制動電流計算:IZD=MAX(∣KPHH×IHjsa∣,∣KPHL×ILjsa∣),即考慮平衡系數后高低壓側計算電流絕對值中的最大值。

表1 變壓器參數和保護定值
(1)計算在定值及接線均為Y型時,區外短路時保護的差動電流和制動電流。
例如:已知永安變的10kV母線阻抗在小方式下標幺值為X1小=0.3301,則當10kV母線出口處發生三相短路時,變壓器相關數值見表2。

表2 定值及接線均為Y型時變壓器相關數值
此時動作點位于制動區,如圖1所示。
(2)計算當定值為常規接線而CT實際接線均為Y型時,區外短路保護的差動電流和制動電流。
同樣已知永安變的10kV母線阻抗在小方式下標幺值為X1小=0.3301,則當10kV母線出口處發生三相短路時,變壓器相關數值見表3。
此時動作點位于動作區,如圖2所示。

圖1

表3 定值為常規接線,CT接線為Y型時的變壓器相關數值

圖2
通過上述計算可以看出,當差動保護定值與實際CT接線方式不符時,由于保護裝置通過控制字判斷出CT已經靠外部接線糾正30°相位差,故直接將CT高低壓側二次電流做比較,由于此兩側電流相位差150°,故產生了較大的差動電流,致使保護在區外故障時誤動作。
近年來,農網改造工作大面積展開、變電站改造、增容項目不斷增加,為保證變壓器差動保護可靠、準確動作,增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高供電可靠性。所以從設備參數提供、定值計算、CT接線方式核對等環節層層把關,嚴格遵守施工、試驗、驗收、等程序,必須環環相扣、尊重科學,及時發現問題,避免事故發生,從而保證保護動作的可靠性和電網的安全性。
[1]張未央.差動保護部分校驗的改進方法[J].繼電器,1995(04).
[2]周有慶,劉湘濤,張秀芝,周海燕.阻抗匹配平衡變壓器的幾種差動保護接線方式剖析[J].鐵道學報,1997(04).
[3]李文起.差動保護動作原因及預防措施[J].電氣時代,2005(01).
[4]廖宇騰.DCD-4型差動保護誤動作分析[J].電力建設,2005(04).
[5]戴紹勇.淺談主變差動保護的兩種相位補償方式[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6]汪悅祥.區外故障變壓器差動保護誤動原因分析及解決措施.電力與電工.
TM407
A
1004-7344(2016)27-0078-02
2016-9-12
張立紅(1974-),女,技師,大專,主要從事電力變電、調度運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