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宇平
WIFI無線網絡技術特點及其安全機制分析
岑宇平
(珠派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珠海 519000)
WIFI無線網絡能夠為用戶提供無線寬帶互聯網訪問服務,近幾年來,隨著無線局域網技術的不斷發展,WIFI更是作為了移動設備的無線聯網技術,而被廣泛的應用于各個領域中來。由于無線局域網通常采用電磁波來作為信息的傳播載體,因此,較容易被干擾或是竊聽,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問題。在這種環境下,人們對無線通信領域的通信業務及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WIFI無線網絡的技術特點,并對其安全機制進行分析,以期提高WIFI無線網絡的安全性、可靠性,為人們的日常生產與生活提供優質的上網服務。
WIFI無線網絡;技術特點;安全機制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局域網因其自身靈活的移動能力與較快數據速率,而被廣泛的應用于各個領域,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較大的便捷。WIFI無線網絡技術為無線局域網中的一種,屬于無線領域的新興技術,其覆蓋面較廣,傳輸速度較高,無論是辦公還是家用,其應用優勢都較為突出。而隨著WIFI無線網絡技術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其安全機制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
(1)WIFI無線網絡技術的覆蓋面廣,與藍牙技術的覆蓋相比較,前者半徑可達到300m左右,而后者覆蓋半徑約為15m。因此,WIFI無線網絡技術較適用于家用、辦公用、單位樓層內使用。
(2)同時,WIFI無線網絡技術的組網簡便,尤其在硬件設備上,其安裝更是方便而簡潔,其所支持的無線局域網設備,當前已經在市場上得到了普及與廣泛應用。不同品牌的客戶網絡接入口與接入點AP,在基礎服務層上,都可以進行互相操作。同時無線局域網規劃還可以隨著用戶的增加,而隨之擴展,在使用初期,結合用戶需求進行少量點的布置。當使用用戶增加時,通過擴展AP設備的數量,即可穩定添加連接,無需再次布線。另外,同一個WIFI用戶,可以在世界各個無線網覆蓋區域內享受到無線網絡服務。
(3)與此同時,WIFI無線網技術結構,與以太網一致,因此業務集成性高,可以將無線局域網集成至已有的寬帶網絡內,并讓兩者間實現相互轉換,使已有的寬帶進行有線接入,并部署無線網絡,來形成無縫覆蓋。
(4)使用段完全開放。由于WIFI無線網技術使用的ISM為全球開放頻率使用段,因此,用戶在任何時間內使用頻段服務,都不受限制。
(5)WIFI無線網技術總拓撲結構分析:WIFI網絡結構主要是由無線網卡與AP組成(具體如圖1所示)。其中,AP為網絡接入點,是將原有的有線局域網絡跟現有的無線局域網絡連接轉換。任意一部安裝有無線網卡的PC,都可以利用AP來分享、共用有線局域網絡,甚至還可進行廣域網絡資源的使用。WIFI無線網工作原理較為簡單,也就是相當于一個內置的路由或無線發射器的HUB,無線網卡主要負責AP發射信號的Client端設備。

圖1 WIFI總體拓撲結構
WIFI無線網絡安全性通常包含了兩部分的內容:①為訪問控制;②為加密。其中,訪問控制是指用戶只有通過授權,才能夠進行網絡數據的使用。而加密則是用戶需用使用正確的接收方式,才能夠打開數據源,進行網絡連接。近幾年來,為了有效解決WIFI無線網絡的安全性問題,WIFI無線網絡技術已于2003年聯盟推出了WI-FI Protected Access,WPA,也就是保護接入來作為安全解決方案,以確保網絡的安全性問題,最大限度的滿足市場需求。
(1)WAP技術分析。WAP是指無線應用協議,是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的簡稱,屬于開放式的一種全球規范。通常來講,該協議分為兩個標準:①WAP;②WAP2,是一種能夠有效確保無效網絡安全的系統。WAP為IEEE802.11i下的一個子集,該系統不僅沒有WEP上的應用缺陷,且能夠有效增加無線局域網系統數據保護的訪問控制水平,只有經過授權的用戶才能夠使用無線網絡,并對無線局域網上的用戶相關數據進行保護。
(2)WIFI無線網絡的安全策略。WIFI無線網絡安全策略可分為兩組:①加密方式;②加密模式。在加密方式中,TKIP加密,為當前WIFI無線網絡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加密模式。其WPA-PSK(TKIP)與WPA2-PSK(AES),是兩種行之有效的加密模式。TKIP主要具備暫時密鑰集成協議的作用,其算法依舊沿用RC4算法,只是在原有的WEP密碼認證引擎基礎上添加了信息監測、密鑰生成功能、信息包單加密功能、及序列功能初始向量等算法。換而言之,TKIP是在原有的WEP的安全密碼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層保護,因此,這種加密形式,不僅能夠有效消除已有的WEP缺點,而且能夠有效使用WEP算法,并對WEP算法中存在的安全漏洞進行監測與修復,對無線傳輸數據進行加密性的完整保護。
而AES加密模式中,主要使用的是AES算法加密,該種方式比TKIP更加高級。其AES屬于迭代的、對稱密鑰分組的密碼,不僅可以使用128位密鑰,而且可以使用192、256位密鑰,及128位的16字節分組加密與解密數據。相對來講,對稱秘鑰密碼與公共密鑰密碼所使用的密鑰并不相同,對稱密鑰密碼使用的是相同的密鑰加密與解密數據,并利用分組密碼返回的加密數據。與此同時,迭代加密還使用循環結構,并可在循環結構內重復置換與替換輸入數據。
(3)WIFI無線網絡認證方式。WPA必須要求用戶提供某一形式的數據,來證明其合法性,進而擁有某網絡的數據資源訪問權。這種認證形式具有一定的強制性,通常可分為兩種認證方式:①主要采用的是802.1x+EAP的認證方式,只需要用戶提供認知所需密碼,再通過特定用戶認證服務器來進行連接。②則是WPA預共享密鑰方式,這種認證方式要求在每個無線局域網節點預先輸入密碼,只有在密碼符合的條件下,才能夠進行無線局域網絡的訪問。
(4)用戶與接入點關聯分析。客戶端STA在與無線接入點AP關聯時,需用向AP發送一個認證消息,來進行網絡訪問。這種連接,在允許授權前,即便STA和AP之間處于關聯狀態,TSA也不可進行網絡的訪問,而是需要繼續向AP發送相關的認證消息,通過遠程認證撥號用戶服務AP,來將認證消息發送至后端的服務器加以認證。同時客戶端STA與EAP之間還具有一定的協議,客戶端STA通過EAP協議,再利用AP非受控端口,來向認證服務器進行身份憑證的提交。若是STA沒有通過認證,客戶端會一直處于拒絕訪問的狀態。而若是客戶端身份認證成功,則認證服務器將會通知AP向該用戶打開受控端口。通常來講,身份認證服務器需用利用TKIP協議,來將主配對密鑰分發給予AP及客戶端STA,因此,主配對密鑰對于每一用戶,及每個802.1x認證進程都是相對唯一的。利用STA與AP間的數據進行加密保護,能夠形成一條有效的解密隧道,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當前,隨著無線局域網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網絡安全性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WIFI技術為WLAN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迅速,應用方便,已經逐漸滲透于生活的各個方面,但在此基礎上,完網絡技術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安全性問題。因此,對WIFI無線網絡技術的特點進行有效分析,并對其安全性進行深入的探討,以強化網絡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就顯得至關重要。
[1]沈德剛,董春凍.一種新的異構無線網絡安全體系結構[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5,43(02):291~294+346.
[2]馬 剛.基于 wifi的無線網絡安全方案對比分析[J].硅谷,2015,172(04):205+202.
[3]傅 揚,潘 敏,史曉翠.WIFI網絡技術與安全問題分析[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0(18).
[4]楊豐瑞,劉孟娟.無線WIFI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5(05).
TN92
A
1004-7344(2016)27-0267-02
2016-8-29
岑宇平(1986-),男,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物聯網產品硬件設計及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