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武帥圖/唐福德 洪 波
?
雄英古彝寨 蕎麥花正艷
XIONGYINGGUYIZHAIQIAOMAIHUAZHENGYAN
文/陳武帥
圖/唐福德 洪 波

唐福德攝
七月,是賞蕎麥花的好時節。驅車從威寧過百草坪蜿蜒而下,穿過魅力彝鄉板底,一路往東,就來到了千畝蕎花爛漫的雄英村。
月琴彈起來,歌聲飄過來,千畝苦蕎迎風開;咂酒醉高原,布摩經書傳,古老彝村換新顏。
這里是彝村雄英,這里是月琴聲飄過的地方,這里是咂酒飄清香的地方,這里是苦蕎花盛開的地方。
雄英素有三寶,月琴、咂酒和苦蕎。
月琴是二弦琴,因形似月故名,是雄英村彝族同胞喜愛的樂器;咂酒被譽為飲料中的茅臺,是彝家兒女款待客人的上品;苦蕎有糧食中的頭領之稱,是烏蒙腹地遍地可見的糧食。
有了這三寶,雄英可稱得上是個福地,雖然深處磅礴的烏蒙深處卻魅力無限。
毗鄰百草坪山麓的雄英村,是個彝族風情濃郁的村寨,23平方公里的土地,2600余人的村莊,年平均氣溫僅15攝氏度的高山氣候,因土質瘦薄、地廣人稀反而成了蕎麥生長的樂園。
盛夏時節,走進威寧縣板底鄉雄英村,連綿起伏的群山蒼茫深邃,山間廣袤的土地上,5000畝苦蕎花與甜蕎花搖曳多姿,整個村莊成了花的海洋。
花海里飄過的彝家姑娘阿雨美,騎著駿馬披著披氈的古銅色的牧羊人,遠道而來扛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讓雄英村成為炙手可熱的旅游勝地。

徜徉花海,天高云淡,一望無垠的蕎麥花波濤洶涌,滿眼的美景讓你的眼睛應接不暇,美不勝收。
山坡上悠閑的牛羊,牧鞭甩響四季的牧羊人,花海里不時飛出的悠揚牧歌 ,讓高原增加了些許靈動。
龍順榮是雄英小學的校長,擅長咂酒釀造,尤喜月琴彈奏,每當蕎花盛開的時節,游客接踵而至,龍順榮老師也忙得不亦樂乎。
“雄英村是一個讓人記得住鄉愁的地方,苦蕎花海,甘甜的咂酒都是雄英村的名片。”龍順榮高興地說。
龍順風是一位彝族布摩,隨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彝族布摩成為吃香的職業,既傳承了民族文化又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每當火把節、彝族年等重要節日,龍順風和其他布摩一起為觀眾表演古老的彝族祭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
梁山哥哥下山來,麻布衣裳破草鞋。羊皮口袋倒掛起,苦蕎粑粑滾出來。這是山歌里描述的曾經的雄英村,苦澀艱辛。
梁山哥哥下山來,民族服裝亮皮鞋。摩托汽車家家有,苦蕎花開游客來。這是如今歌謠里吟詠的雄英村,富足闐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