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磊
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提高及膳食結構的不斷改善,苦蕎已經悄然走進我們的生活。作為一種古老的雜糧作物,苦蕎在我國西北、東北、華北、西南都有種植,其中云南麗江、怒江等生態環境無污染的地區更是盛產苦蕎。由于苦蕎在種植的過程中不用施加任何的農藥,完全符合當下人們對食品天然、綠色、保健的要求。
營養價值 苦蕎中的蛋白質含量比大米、玉米等常見谷物高,甚至可以和豆類、魚類的蛋白性相媲美,更加符合人體需求且吸收率高。苦蕎中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含量也較高,它們對預防和調節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此外,苦蕎中的維生素B2含量高于米面4倍左右,鉀含量是面粉的2~5倍,鈣、鎂的含量遠遠高于其他糧食。苦蕎中膳食纖維含量豐富,膳食纖維對許多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代謝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能夠促進胃腸道的蠕動,預防便秘、痔瘡、結腸癌的發生。
藥用價值 最為出色的是,苦蕎中含有其它谷類所沒有的黃酮類物質——蘆丁,具有改善人體的微循環、消炎、抗敏、降壓、降血脂等功效。蘆丁的提取物被廣泛用于治療腦溢血、高血壓等疾病,因此,吃苦蕎在一定程度上對腦血管硬化、心血管病有預防及治療作用。苦蕎還能改善糖的代謝,對預防和輔助治療糖尿病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從中醫角度看,苦蕎中含有的苦味具有清熱降火、健胃之功效。
食用及挑選方法 苦蕎有黃苦蕎兩種、黑苦蕎。黃苦蕎相對香氣濃、口感佳;黑苦蕎入藥效果好,含有的酶、鉻等較為出色,藥用價值略勝一籌。由于苦蕎形態特殊,脫皮制米一直未能很好的解決,但目前已有一系列從苦蕎為主要原料的營養保健食品,比如掛面、面包、餅干等。最受歡迎的是苦蕎茶,用開水直接沖泡,茶水呈淡淡的黃褐色,清亮透明,有沁人心脾的烘烤香味。由于苦蕎茶營養價值高,有很多濫竽充數的次品,挑選時藥注意看外觀。好的苦蕎外表是黃綠色,而且大小均勻,無明顯的色差,如果顏色太白或者深淺不一的是次品。好的苦蕎泡出的湯色清澈透明,持續浸泡6~9次湯色和香味都有,如果湯色泛白、渾濁不清是次品。需注意:有低血壓、低血糖以及嚴重瘦弱的病人要謹慎食用苦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