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堅
(奧的斯機電電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9)
電梯行業供應鏈質量控制與改進的層次分析法研究
陳華堅
(奧的斯機電電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9)
本文以某電梯有限公司的實際案例為例,借鑒層次分析法檢驗供應鏈測評體系的實際應用效果,討論了相關的應對策略。通過設置不同供應管理商的應對策略,完成對供應鏈的動態管理。
供應鏈質量控制與改進;層次分析法;供應鏈質量績效管理
本文通過對客戶滿意度調查問卷的收集,基于層次分析法,構建供應鏈質量控制與改進指標體系,計算了相關因素的權重,在此模型基礎上應用模糊數學方法,對某個特定電梯供應鏈的能力進行模糊綜合評判決策。同時以某電梯有限公司的實際案例為例,檢驗該模型的實際應用效果,討論了相關的應對策略。
1.1 層次分析法建立層次結構
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薩蒂(T.L.Saaty)等人提出的一種對復雜問題制定出決策的簡明有效的新方法。通常,借鑒層次分析法來建立供應鏈的質量控制與改進模型的層次結構評價系統,可按照以下步驟來實施:
(1)參考層次分析法中的總目標和決策方案分可為三個層次:目標層G、準則層C,以及方案層P,來建立供應鏈質量控制與改進的遞階式層次結構模型。
(2)然后借鑒專家評價法,針對準則層中的“包括控制與改進能力,控制與改進意愿”一級指標,通過對比的方法,按特定權重系數,組建一個對比判斷矩陣。同時完成由方案層的多個二級指標判斷矩陣。A=(aij)n·n,這里aij常取量化數值表示。也就是到供應鏈質量控制與改進決策方案P1,P2,…Pn,其相對于目標層G重要性的權重,從而得到滿意的決策。
(3)建立供應量質量控制與改進數學模型,按照由上往下的原則:①計算準則層C的層次權重;②計算方案層P的層次權重,從而得出整個遞階結構判斷矩陣的權重以及一致性指標值。
讓我們來借鑒某電梯有限公司其供應鏈質量控制與改進體系評價的特點,然后設置評價指標的評分標準,參照表1。
1.2 指標權重計算
根據評分的結果,依次構建判斷矩陣。目標層重要性判斷矩陣為G;在方案層中,C1針對X11技術分析能力;X12對應客戶滿意度打分;X13對應推動改進能力;X14對應供應鏈質量控制評定;X15對應供應鏈質量問題的及時關閉率,判斷矩陣為C1;C2中,X21對應問題反饋的回復及時性;X22對應決策者參與改進;X23對應供應鏈質量問題及時關閉率;X24客戶滿意度打分,判斷矩陣為C2。
這里需要計算頂層判斷矩陣的相關參數,例如最大特征值λmax、一致性指標CI、以及隨機一致性比例CR。并依次展開,然后對每一層的判斷矩陣進行計算,就特征向量作歸一化處理,直至展開到底層。具體計算結果如下:供應商質量控制與改進指標體系,其中控制與改進占0.75的權重(技術分析能力0.165,客戶滿意度0.115,推動改進力0.218,供應鏈控制評定0.190,供應商質量問題及時關閉率0.312);控制與改進意愿占0.25 的權重(問題反饋及時回復性0.144,決策者參與改進0.116,供應商質量問題及時關閉率0.456,客戶滿意度0.284)。
按照權重計算的結果,可以得到基于層次分析法供應鏈質量控制與改進權重模型。該模型結合相關專家的評分,進行模糊綜合評判,可以對供應鏈做出一個大致的評定,在實際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實用性。

表1 供應鏈質量控制與改進體系評價指標表
2.1 某電梯有限公司供應鏈測評體系
在選擇待測評的供應鏈時,按照對企業的供應鏈質量控制和改進能力、供應鏈質量控制和改進的意愿,通過專家打分的型式將其量化。這里例舉某電梯有限公司專家打分模式。供應商質量控制和改進能力專家打分:技術分析能力(7分制),占20%權重;客戶滿意度打分(7分制),占10%權重;推動改進能力(7分制),占20%權重;供應鏈質量控制評定(最高等級7分,中間等級5分,最差等級1分),占20%權重;供應鏈質量問題及時關閉率(10~20%:1,20~40%:2,40~50%:3,50~60%:4,60~80%:5,80~90%:6,90~100%:7),占30%權重。供應商質量控制和改進意愿專家打分:問題反饋的回復及時性(7分制),占10%權重;決策者參與改進(7分制),占10%權重;供應鏈質量問題及時關閉率(10~20%:1,20~40%:2,40~50%:3,50~60%:4,60~80%:5,80~90%:6,90~100%:7),占50%權重;客戶滿意度打分客戶滿意度打分(7分制),占30%權重。
2.2 某電梯有限公司供應鏈質量管理策略
由于大多成人學生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有著更好的職業發展前景,因而成人學生的學習通常是問題導向的,而這些問題也是也是具有真實性和時效性的,他們一般都是希望能及時的解決相關問題。傳統成人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通常會求助于身邊已有的教師或書本,在有限的資源里尋求答案,而網絡時代的到來,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網絡信息技術不僅拓寬了解決問題的途徑更是縮短了尋求答案的時間。尤其對于邊工作邊學習的學習者而言,通過互聯網對相關問題的關鍵字或有關現象進行搜索,并對有關答案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找到答案。
結合以上確認的待測評供應鏈,然后參照測評因子以及通過專家打分的原則,將供應鏈分類管理。可根據測評結果可以分為四組人員,分別為高意愿、高能力;低能力、低意愿;低能力、高意愿;高能力、低意愿。然后組建跨職能小組討論評估,安排評測工作,參照圖1。
根據以上小組分類,將供應鏈分為積極配合型、意愿不足型、技能不足型、無能力型、四種,并制定出以下應對的策略。
積極配合型:
(1)組建整梯廠的專業小組,輔導供應鏈;
(2)確保供應鏈組織機構成員的穩定性;
(3)針對供應鏈的欠缺能力,整梯廠定期輸出培訓計劃。
意愿不足型:

圖1 供應鏈能力、意愿分布圖
(1)根據供應鏈采購額,通過績效考核的結果進行獎懲;
(3)以其現在的能力,選擇Top問題做質量改進。
技能不足型:
(1)制定合理的質量目標以及質量績效考核策略;
(2)實施激勵措施:如頒獎、培訓、采購份額調整等;
(3)作為來年調整采購份額的依據。
無能力型:
(1)下調采購份額,申請供應鏈切換,并重新引入備用供應鏈;
(2)參照質量扣款,從嚴考核績效。
通過建立與應用供應鏈質量的控制與改進模型,讓電梯企業在質量管理上更系統、高效,然后制定出切實有效地改進行動,再逐一落實。最后,建立針對供應鏈質量績效管理的平臺,提升電梯企業的產品質量和管理效率。
供應鏈質量控制與改進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不斷地深入研究實踐,并隨時改善。伴隨著電梯行業供應鏈管理的不斷深入,勢必也需要參考其他的模式,例如精益六西格瑪等。此外,也有些工程項目的質量評價系統中應用了供應鏈管理思維,都值得借鑒,并大可實踐,以開拓思維,最終建立更適合電梯企業自身的體系。
[1]David J,Ketchen Jr&Tomas M,Hult.Toward greater integration of insights from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5(25):455~458.
[2]鐘瑤.供應鏈產品質量控制及其評價體系的構建.商業現代化,2007(4):49~50.
[3]譚旭光,倪雁鴻.響應型供應鏈中供應鏈綜合能力的評價研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7(11):108~112.
TU857
A
1004-7344(2016)30-0018-02
2016-10-7
陳華堅(1981-),男,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生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