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紅
(中鐵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306)
磁懸浮超小半徑繞轉(zhuǎn)承軌梁施工測量技術(shù)總結(jié)
唐小紅
(中鐵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306)
本文結(jié)合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線(S1)線車輛段與綜合基地出入線特殊路基超小半徑承軌梁繞轉(zhuǎn)的施工特點,對提高小半徑承軌梁繞轉(zhuǎn)的測量精度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小半徑梁測量的控制要點進行了總結(jié)。
超小半徑;梁體繞轉(zhuǎn);施工測量
北京市S1線作為我國第一條投入運營的中低速磁懸浮示范線工程,全長10.235km,最高行車速度100km/h,具有展示我國中低速磁浮科技水平的重要現(xiàn)實意義。本工程為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線(S1)線西段工程車輛段與綜合基地,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北京市S1線示范線車輛段特殊路基位于半徑100m,縱坡-4.5%的曲線上,全長334.242m。本工程首次采用特殊路基擋墻結(jié)構(gòu)底板上設小型分節(jié)承軌梁,承軌梁呈倒U型結(jié)構(gòu),共計361節(jié)。
2.1 工程特點
新建北京磁浮S1線西段工程車輛段與綜合基地特殊路基,采用U型槽或擋墻底板上施做節(jié)長1.3~2.9m,高度0.93~1.562m的鋼筋混凝土承軌梁。承軌梁截面小,曲線地段采用梁體繞軌面中心點形成,在緩和曲線段梁體繞轉(zhuǎn)角度為線性變化,圓曲線段繞轉(zhuǎn)角度為定值。承軌梁施工時預埋件多,梁體施工精度極高,在國內(nèi)尚屬首次施工,施工難度大。
2.2 施工測量控制要點
承軌梁施工測量控制要點如表1所示。

表1 承軌梁施工測量控制要點
3.1 控制測量
(1)對設計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網(wǎng)(點)進行復測,復測的標準應等同于原有平面控制網(wǎng)(點)的等級(四等導線)。由于場地及地形限制,首次復測由公司精測組用GPS對導線點進行復測及加密,復測結(jié)果滿足四等導線要求。中低速磁懸浮對測量點位精度要求很高,因此每季度必須對導線點進行復測,并形成報告報監(jiān)理。
(2)水準測量采用國家二等水準測量進行測設,儀器使用索佳電子水準儀SDL320。首先判定設計高程點是否合格,復測合格后,嚴格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要求對水準點進行加密,每季度對使用的水準點進行復測。
3.2 熟悉圖紙
施測人員通過對施工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通過對設計圖紙中承軌梁尺寸、平面位置關系及高程的復核、計算,充分理解設計意圖。特別是承軌梁梁體的繞轉(zhuǎn),在施工U型槽、擋墻基礎時就要預埋承軌梁的鋼筋,此時就必須考慮承軌梁梁體的偏移值,從而保證預埋鋼筋的準確性。
3.3 內(nèi)業(yè)計算
承軌梁在平面測設過程中應以公稱里程為準,按線路施工圖測設,在直線地段線路中心與承軌梁底面中心線重合,在曲線地段承軌梁底面中心線與線路中心線存在一定的偏心距,偏心距的計算應根據(jù)軌道超高值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d1-d2)×tanα
α為曲線超高值,d1為軌頂標高,d2為路基頂面的實際高程,△為承軌梁底面中心線偏離線路中心線的值。α在圓曲線地段超高值為4°,在緩和曲線地段軌道超高值為線性變化即0~4°或4~0°,在測設平面位置時應以承軌梁起終點對應超高為準。
在平面曲線地段,承軌梁應考慮軌道超高影響。曲線地段承軌梁頂面中心線偏移值ω,按以下公式計算:ω=d×sinα。其中α為超高角度,d為軌頂與承軌梁頂高差,d=470mm。在圓曲線地段α為定值,在緩和曲線地段α=(α1+α2)/2,其中α為承軌梁應設置的超高值,α1位緩和曲線段承軌梁起點對應的軌道超高值,α2為緩和曲線段承軌梁終點對應點軌道超高值,即緩和曲線段一節(jié)承軌梁的超高值為該節(jié)承軌梁起終點超高值的平均值。
3.4 預埋承軌梁鋼筋
施工U型槽或擋墻基礎時要預埋承軌梁鋼筋,因此在墊層施工完后就必須對承軌梁的平面位置進行放樣。由于承軌梁放樣點位比較多,因此在放樣時可以采取鋼尺拉距離的方法,提高放線的效率,并且還要對放樣點間的距離進行丈量;以保證放線的精度。同時還要對承軌梁的范圍用墨線進行標記,提高施工效率。
3.5 承軌梁基礎放樣
擋墻或U型槽基礎施工完后還要對承軌梁基礎邊線進行準確放樣,并且還要對放樣點的標高進行測量,并準確計算出承軌梁頂與底的偏移距離和應上值,現(xiàn)場人員根據(jù)測量交底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
3.6 模板安裝及加固
施工人員依據(jù)承軌梁放樣點和測量交底安裝鋼模板,采用吊線錘的方法調(diào)整承軌梁的旋轉(zhuǎn)角度和高度。待模板安裝好后,現(xiàn)場技術(shù)人員或者測量人員根據(jù)承軌梁底部放線的偏距找出線路中心線,頂部找出梁體中心線,由于繞轉(zhuǎn)梁體中線與線路中線不重合,存在偏心距d(d=0.47×sinα)。現(xiàn)場施工時一般先采用掉線錘的方法,通過測量梁頂中線與線路中線的偏心距的方法來確定梁體角度是否繞轉(zhuǎn)正確,然后再用全站儀進行復核。
模板安裝好后,就要對鋼模板進行加固。由于梁體左側(cè)超高,模板及梁體重心偏向線路右側(cè),所以在加固模板時,采用對拉、斜撐、下頂?shù)姆椒ㄟM行多重加固,以保證梁體精度。
3.7 安裝接觸軌預埋槽道
接觸軌預埋槽道由兩根槽道組成槽道組,嵌入梁體混凝土中。接觸軌槽道由錨腿、槽身、螺栓組成,接觸軌預埋槽道通過絕緣支撐裝置直接與接觸軌槽道相連接,其安裝精度直接影響接觸軌安裝精度,設計單位對安裝精度提出了極高要求:槽道組與混凝土表面嵌入誤差0~2mm;槽道組平行施工誤差±1mm;順線路方向偏轉(zhuǎn)及垂直方向偏轉(zhuǎn)誤差0.2°;左右側(cè)槽道寬度誤差-10~0mm,嚴禁正誤差。
3.8 承軌梁成型復測
為保證工程質(zhì)量、梁體繞轉(zhuǎn)精度和總結(jié)施工經(jīng)驗,所以承軌梁外膜拆除后,必須對梁體中線及接觸軌預埋槽道的預埋精度進行復測。由于梁體繞轉(zhuǎn),故不能按一般的方法進行接觸軌的復測;現(xiàn)場采用坐標反算的方法進行,即一人用一塊木板頂在接觸軌的中心位置,另一人將對中桿立在木板上,并量出該點到接觸軌的距離d,然后通過該點坐標反算出的偏距減去d值就得到了接觸軌中心的實測偏距,然后與理論偏距比較就知道接觸軌的安裝精度了。
綜上所述,通過對小半徑承軌梁繞轉(zhuǎn)的測量技術(shù)總結(jié),使承軌梁的施工效率、繞轉(zhuǎn)精度大大提高。不僅保證了承軌梁線性美規(guī),更使接觸軌預埋精度滿足設計要求,得到了兄弟單位、監(jiān)理、業(yè)主的一致好評。
U237
A
1004-7344(2016)30-0164-02
2016-10-15
唐小紅(1987-),男,四川遂寧人,助理工程師,大專,從事測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