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同全
農村互聯網金融的概念比較新,其內容至少應該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組織方式創新,它是一種新的金融服務組織方式;其次是服務模式創新,是基于網絡平臺的服務,同時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基于網絡,又不只停留在網絡上,會有地面服務的載體;再次是產品創新,比如阿里、京東的農村金融產品,是將農資需求、消費需求、產品銷售連接起來,不直接給農民提供貸款資金,而是直接提供實物。通過產品銷售、實物交付來完成交易,農民得到的是產品的增加值。這個金融產品是基于農業生產經營閉環而產生的。農村互聯網金融從這三方面,即組織方式、服務模式與產品,都有創新。
破解農民貸款難這個世界級難題
農民貸款難、貸款貴是世界范圍內的問題。而互聯網金融的入場能增加信貸供給,隨著供給增加,競爭加強,理論上講貸款貴的問題也應該能得到緩解。
金融的一個基本原理是,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了風險,為了控制風險又產生了成本。比如以提供小額信貸而聞名的孟加拉格萊珉銀行,其工作人員需要到借款人家中與借款人面對面,這是它使雙方信息對稱的一個手段。相比于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公司采用了不同的手段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比如阿里依靠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目前線下可能是控制風險的重點,而等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重點會轉移到線上。
目前像阿里、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做農村金融,只是做跟他們發生交易的農戶的金融,對他們來講,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而且因為他們能控制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所以在這個閉環上,控制風險不是很大的問題,成本也比傳統金融低得多。
同時,為了吸引客戶使用他們的資金,利率不會很高。互聯網公司并不一定需要從這個環節盈利,因為工業制成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這兩個方向都有盈利產生。只要解決產品下鄉和進城的問題就能賺錢。
通過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把更多農民帶到網上
應該說,基于電商平臺做農村金融的擴張能力與滲透能力是非常強的。所以,包括一些傳統銀行、農信社開始做電商,以防止客戶流失。
當然,現在參與網上交易活動的農民還比較有限,所以目前這種基于電商平臺的農村金融還只是農村金融的一部分。未來可以通過上網交易的農戶把其他農戶組織起來。比如現在在網上開店的農戶很多都是大戶,他們中很多人可能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而是成為了專門的經紀人、經銷商,從本村或鄰村采購,自己只負責銷售。還有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他們能夠帶動更多農民“觸網”,間接地與電商平臺發生聯系。
能不能把潛力發揮出來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就是基礎設施,除了互聯網基礎設施,還有交通物流設施,這可能就需要政府發揮作用。
未來,一個比較合理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從小處講就是農民內部的資金互助組織,再往上就是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比如說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再往上是大銀行,如農業銀行、郵儲銀行。互聯網金融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可以穿透這幾個層次。
此外,農村金融輔助的還需要有擔保服務,還有農民理財產品,相信未來互聯網公司在這些方面會有更多的布局。
現在農村資金嚴重外流,互聯網企業把城市資金引入到農村,使資金回流,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也是傳統銀行做不到的。
(本刊記者陳惟杉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