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小咪
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混日子
“天哪,你現在可怎么辦?”得知鹿雯立從國企離職的消息后,親朋好友拽著她的胳膊叫出聲來。鹿雯立沒回應,心想:難道會餓死啊?
鹿雯立曾在中國500強、西部著名鋼鐵企業任宣傳干部。四十歲以后,她感到每天的工作與生活周而復始,可她渴望成長與進步!同事無意的一句話刺激了她:“國企一輪輪改革,政工干部能保住飯碗就不錯了!”鹿雯立聽完這話站在原地半天沒動,她問自己:“‘保飯碗是你要的生活嗎?”
鹿雯立做了一個“生命線”的實驗:找一張10厘米長的紙條,一厘米代表10年,她先撕去了4.2厘米,代表她已過去的42年人生,又撕掉了退休后的那部分,最后她手中只剩下了僅有食指寬的1.3厘米!淚水瞬間模糊了她的雙眼:自己這一生可有效創造的時間,就這么點?
2012年“五四”青年節,她向單位遞交了離職申請。
鹿雯立曾是企業的風云人物,她的離去讓人議論紛紛:一個女人在國企做宣傳部長、工會主席,多少人羨慕啊。現在年過四旬還到市場上打拼,瞎折騰,屬“沒事找抽”。
路在何方?鹿雯立也沒想好。跟大學同學致電:“我離職了,保險箱沒了。”對方卻說:“那根本不是保險箱,充其量是保溫桶,還吃不了幾頓!”
鹿雯立離職時女兒還不到6歲。常有人問女兒小樹:“你媽媽現在都干什么呢?”“我媽媽現在是作(坐)家。”小樹稚嫩的聲音補了一句:“媽媽天天在家坐著!”
兩三個月下來,鹿雯立有些心慌了。偏偏這時她的手機又壞了必須換。朋友陪她選手機,發現她總盯著價格便宜的。于是調侃:“這可不像你啊。如果你這樣有才華的人都混不出來,那其他人還不得餓死!”
鹿雯立感到陣陣暖意:謝謝你看好我。
她讓自己歸零,回到書桌前認真看書學習。事實上,她是一個有準備的人,離職前三年就開始系統地學習心理學知識。每個周末都在昆明醫科大學的教育樓度過。三年后,她成為了四川省直機關黨校《公務員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寫作團隊中的一員。
幸福教練:做“對”的人
什么是“對”的人?鹿雯立認為“對”的人能讓周圍的人感到幸福,有能力支持、幫助別人。比如:幸福教練。
回顧自己的成長之路,鹿雯立總結了三步:一、學習,豐富大腦;二、練習,把知識轉變成技能;三、實踐,讓技能落地,不斷分享。
作為幸福教練創始人,鹿雯立做到了“雙百”:講了百余場公益講座,寫了百余篇幸福專題文章。
人不會自覺地成長,學習是前提。鹿雯立相信“教練的級數決定選手的表現”,她選擇的都是教練、培訓、心理界的世界級導師:羅伯特·迪爾茨、吉利根、安東尼·羅賓、龔貝沙、賽安慈……
鹿雯立記得她離職后報名的第一個課程是《MAGIC YOUR LIFE》,學費3.28萬。當時她身上兩張卡合起來才5000元,便跟主辦方說好先付一部分,回家再補全款。她覺得這是給自己42歲的生日禮物,她相信一年后自己會把學費掙回來。
回家后,她跟朋友說起此事,朋友當即表示借給她。第二天,她拿到了沉甸甸的三萬元現金……
課程地點在五星級酒店,可她卻住在就近的招待所,那里的環境很“具體”,不隔音、水池里都是黃垢。她只敢和衣而睡。她總是早早趕去上課,課后不敢與同學AA制吃飯,只能找一家涼皮店,花幾元錢填飽肚子,又接著學習。
學習這條路沒有陪伴,更多是只身前行,是孤獨。離職第二年的生日那天,鹿雯立正好在昆明醫科大學學習,除了火車票,她僅有十多元錢。先生此時正帶著女兒在成都參加舞蹈比賽,她也很想陪女兒,又不敢耽誤學習。這時,母親從家打來電話,一句生日快樂讓她當即淚奔。她想放棄,但擦干眼淚,又捧起了心理學教材。
有一天,老師對她說,學習的最好方法是把所學的講出來。從此,鹿雯立就開始了全新的練習方式:分享。
記得在家鄉“攀枝花講壇”講第一場時,能容納一百多人的場地僅有8名觀眾,有4位還是朋友!到第四場時,會場的過道、門口均站滿了聽眾!從此,她的公益講座一發不可收拾,大受歡迎。
從企業到學校、從鄉村到市政府辦公室,到處都有她的身影。還沒到100場,就有人愿意花錢請她去講座,但她堅持講完了100場公益講座。
這期間,鹿雯文完成了國際教練聯盟的學習并通過考試,獲得ICF教練認證。她還結識了上海的合作伙伴魏相相,一起在上海創建了幸福教練聯盟,并開發了系列課程。還與攀枝花市婦聯合作“幸福教練工程”,受訓學員達1000人。
每當聽到有學員問“如何成為你”時,鹿雯立會微笑著回答:“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做你自己,我們一起成長。”別人的成功可以復制,但不能粘貼。
沒有“華麗轉身”這回事
鹿雯立清晰記得導師吳兆華博士曾對她說:“小鹿,你不走出來,失去什么都不知道!”
很慶幸她走出來了,發現外面有更廣闊的天地和更優秀的人。
很多上過“幸福教練”課程的學員幸福指數明顯上升。鹿雯立很欣慰:這世上能掙錢的事很多,可唯有教育可以影響、改變一個人。她利用業余時間將課程體系做了整理,結合自身的體驗寫出了一本暢銷書《穩穩的幸福》,并在多地成功舉辦了數場幸福讀書會。
鹿雯立說:“我不僅是講幸福、寫幸福的人,我還是活出幸福狀態的人。”一開始,她認為幸福是種能力,可以通過學習與練習獲得。后來她知道沒經歷過痛苦的幸福是淺顯的。幸福是穿越痛苦的能力,對痛苦的反思才是財富。每個人都要堅信:我值得擁有穩穩的幸福。其實,不管境遇如何,每個人都有選擇權。
4年,從國企宣傳干部蛻變成幸福教練、暢銷書作家、培訓界名師、職業生涯規劃咨詢、自媒體原創主筆、掌門主播……有人說她“華麗轉身”。她知道哪有“華麗麗”這回事,現實是每種角色的蛻變都猶如蟬蛻皮一樣疼痛。
2014年底鹿雯立來到成都創業,她沒經驗、不懂市場,角色定位也不清晰,最終虧空了所有積蓄,同時她的身體也出現狀況,渾身疲憊、嗓子失聲,眼底充血……疼或不疼日子都要往前,要想活出創意版的自我,寧可疼死也要變化!慶幸的是她選擇了勇敢面對。
你的生命還有怎樣的可能
幸福教練課程已開展了三年,如何繼續發展?是鹿雯立最近思考的問題。她開始在微信平臺上講課,同時聯合家鄉新媒體手機臺與婦聯共同舉辦了15分鐘每期的幸福教練視頻線上課程。她希望通過這個課程,影響家中的女主人,進而改變家、社區及至社會風氣。最近她針對女性學員開發了新課《她時代,玩轉你的幸福生涯》《美,看不見的競爭力》《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并拍成視頻。
再回首,鹿雯立深深感恩培養她成長的國企。在全國各地講學,每當合作方得知她曾在攀鋼工作時,都會很自然地說:“大企業。”她能感受到對方的那份信任。當前鋼鐵、煤炭等大型國企虧損嚴重,大量的職工將面臨下崗分流,且很多員工正處在中年。鹿雯立知道面對命運突變絕非“只不過從頭再來”這么簡單!她特別想把生涯規劃的知識分享出去,于是,針對下崗分流職工群體的“幸福生涯”微課誕生了,大家在手機上就能看到教學視頻。“支持他人,溫暖世界”——鹿雯立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社會。
生活不會一帆風順,人生常會經歷多次成功與失敗。變化時,有勇氣去擁抱偶然,需要自身智慧也需要他人的支持。
“你的生命還有怎樣的可能?”幸福教練鹿雯立還在問自己。追問生命,答案就在問題里。
責編/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