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豪
摘 要:良好的學風建設是學校的靈魂和生命線,對提升學生成績和強化學生自覺性有重要作用,是打造一所高水平中學的內在要求。本文分析了當前中學學風建設現狀和中學學風建設的難點所在,提出在學風建設全過程中堅持從學生實際出發,搭建起以思想教育為主導、制度措施為保障、家校合作為協同的三維學風建設格局。
關鍵詞:高中生;學風建設;中學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高中是培養學生學習觀念,奠定學生學習基礎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習成果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成功過渡到大學學習。但由于高中生處在青春期,心理生理上都經歷著巨大轉變,往往無法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學習壓力。良好的學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巨大而無形的力量,時時刻刻都會對學生產生強烈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激勵學生奮發努力,健康成長。因此,合理地開展中學學風建設至關重要。
二、中學學風建設現狀分析
1.“暴力”學風建設盛行
應試教育體制下,中學生面臨著升學壓力,為了不在競爭中被淘汰,大多數學校都采取了最簡單、最直接也最“暴力”的學風建設方法,即制定嚴格的學生管理辦法,采取強制性的教學手段,延長學習時間,公開考試成績排名,按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差別對待等,營造出高壓的學習競爭氛圍。這樣的學風建設方式目的性過強,把學習變成了學生心中一項不可逃避的重任,實施過程中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內心觀感,消減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加重了學生的思想包袱,禁錮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2.學風建設成效微弱,學校師生信心不足
開展“非暴力”學風建設的學校,在實際教學中卻容易出現學生懶散放松、學習熱情依舊不高、成績下滑的現象,讓學校對學風建設促進學習的作用產生懷疑,信心不足。實際上,未能很好地結合本校實情,忽視新時代學生的心理動向,僅僅將學風建設停留在制度層面和宣講口號中,教師的學風建設意識薄弱,缺乏一套完善的學風建設體系,是真正制約學風建設發揮重要作用的原因。
三、中學學風建設的難點
1.高中群體特殊,逆反心理普遍
高中階段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正經歷著從青少年向成年人轉變的過渡期,心理會隨著成長發生巨變,青春期的高中生正處于強烈的自我認知過程。因此,在中學開展學風建設時,如果沒有做好全面的觀念教育,各項規章制度和課堂教育極易被高中生視為約束自己行為的藩籬,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對推行學風建設措施視若無睹,甚至出現反抗行為,阻礙學風建設進程。
2.學習目的被誤讀,主觀學習意識低下
當前社會中彌漫著一種對學習的誤解,認為學習只是為了掌握一門技術,為將來就業增加一份籌碼。從家庭、學校到社會企業,大家都過多地把精力和目光放到學習的成果上,把個人能力的高低與學習成績的好壞聯系起來,在實際生活中想方設法地促進學習成果轉化,卻忽視了學習本身的意義。這樣直接導致學生把學習當作一個掌握技能的過程,并且只有符合家長、老師、企業劃定的標準,自己的學習才是成功的。這樣就使得學生無法體會到學習過程中的樂趣,無法感受到學習對自身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無法領悟到學習的本質,從而難以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
3.網絡媒體干擾較大,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
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虛擬的網絡世界娛樂方式的多元化也讓越來越多的高中生沉迷其中,導致學業荒廢;網絡上良莠不齊的信息資源還會對高中生的求學心態和人生目標產生誤導。現在幾乎每個高中生都擁有智能手機,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戲、看小說在課堂上十分常見,因為沉迷游戲而退學的學生也不在少數。網絡的盛行給中學學風建設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四、關于中學學風建設的對策分析
高中生的教師滿意度、班級學風和抱負水平顯著直接影響學習滿意度;年級和志向水平顯著間接影響學習滿意度各影響因子之間存在顯著相互影響。因此,在學風建設中要全面把握以上因素,提高高中生學習滿意度,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1.依托觀念教育,激發學習內驅力
學風建設的根本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躲避學習為追求學習。故而學校不能僅僅思考如何完善管理制度,更要深入思考如何從根本上促進學風建設。
首先,要做好中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采取課堂教育與新媒體如微信、微博、QQ等平臺相結合的方式,堅持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持引導學習社會主義新思潮,鼓勵學生用先進的思想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形成正確持久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
其次,營造校園學術文化活動氛圍,樹立學校學術活動品牌,打造學校精品學術活動,寓教于樂。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和教育活動,促使學生的思想品質、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發生變化,引導學生朝著學校期望的目標方向發展。可通過舉辦一系列集趣味性、競技性、研討性、教育性為一體的學術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體會到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成果的成就感,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創造力,在學習體驗和實踐體驗中形成良性循環。
最后,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高中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生理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和外界環境的日益復雜,使得高中生的心理極易出現問題。如果得不到正確的疏導和幫助,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畏難和抵觸心理,導致厭學、棄學等不良后果。學校要設立心理咨詢室,建立一支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團隊,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對重點學生建檔立卡、動態追蹤,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妥善解決,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和成長。因此,重視學生的觀念教育,以正確先進的思想和校園精神啟發學生樹立遠大人生目標,穩定學生的學習心態,是激發學習內驅力、保證學風建設獲得成功的基礎。
2.借力學風建設制度,消除學生惰性
高中生處于敏感脆弱的青春期,極其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因此進行學風和制度建設時要從本校實際出發,在重視學生心理感受的基礎上“嚴而不暴”,注重剛性的制度管理與柔性的人本管理并舉。要有高度重視的領導來確保學風建設方向,有合理的學生管理規范制度來保障學風建設成效,有完善的教師培養機制來落實學風建設任務,從上至下規范學風建設各環節。
首先,要形成全校聯動的學風建設制度。從學校層面進行頂層設計,統一布局,精心謀劃,針對各年級實施針對性強、目標明確、措施有力的學風建設方案,各部門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保障學風建設要求不降低,動力不衰竭。
其次,要強化學生的日常管理。課堂是最重要的學習場所,老師的講課時間是學習的黃金時間,因此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講習慣、嚴格遵守課上紀律、掌握好上課時間對于學生而言意義重大。切實做到課堂具有凝聚力,一方面,學校要落實課堂巡查制度,對課堂進行不定期的巡視檢查,使班主任下班聽課制度常態化,把握學生課堂的真實表現;另一方面,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根據課堂表現對各年級不同班級進行定期評比,通過發放流動紅旗、增減衛生區域等獎懲措施,促使班級間形成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環境。
最后,要加強教師的學風建設意識培養。教師隊伍建設在推動學風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學隊伍決定著學風建設的成敗,因此應關注教師隊伍建設對學風的深刻影響。一是要強化教師對學風建設的重視,明確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職責,把學風建設納入教師考核體系,通過專業培訓、交流匯報等途徑,層層傳導壓力,切實做好學風建設工作。二是要加強教師隊伍道德素養的提升,要求教師要培養高尚的師德情操和敬業精神,除學術上的專業交流之外,要求教師多從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及人生理想的樹立上給學生以建議和指導,真誠熱心地解決學生的困難和問題,成為學生信賴愛護的引路人。三是要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素養,鼓勵任課教師豐富課堂內容,革新授課方式,改變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借助全新的技術手段如多媒體課件、網絡課堂等來呈現更受學生歡迎的課堂,打造出一支重視學風建設、善于學風管理、勤于學風調研的教學隊伍。
3.重視家校互動,統一家校教育步伐
家庭環境在高中生學習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良好的家庭環境會大幅度促進學生學習,反之,則會阻礙學習進程。因此,學校在開展學風建設的過程中要注重家校聯合互動對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作用,采取電話溝通、建立微信群、實地走訪等方式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聯系,定期向家長匯報學生的學習近況與學習情緒,同時也結合家長提出的建議適當轉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通過舉辦家長會、交流會等,提升家長的責任意識,改變家長不科學的教育觀念,防止出現學校與家庭教育進度不協調甚至相沖突的情況,最終形成家校協作的學風建設格局,為學生營造統一和諧的學習環境。
五、結語
學風建設是一項要求全體師生長期努力的事業,只有堅持從學生本身出發,以思想教育、制度保障和家校合作為重點,才能真正促使學生主動認識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根本上形成科學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更加順利地投入學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為今后的成長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曙東,石 勤,晉媛媛.論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學風建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12).
[2]袁貴仁.加強學術規范與學風建設 促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05,(5).
[3]王鑫強,皮建明.高中生學習滿意程度影響因素模型的初步構建[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
[4]阮書云.高中生價值觀與心理健康狀態的相關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7.
[5]王 鵬.高中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及應對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20).
[6]周仁會,王 鋼,郭 成.高中生學習動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7,(9).
[7]孫穎玉.高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