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
黨參,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或川黨參的干燥根,主產于山西、陜西、甘肅、四川等地。
黨參的命名與我國古代的行政劃分有關。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把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黨參的故鄉就是其中之一的上黨郡(相當于現在山西省長治市及平順縣一帶),主產于此的黨參因而得名。上黨郡后來又改稱潞州,所以黨參又稱潞黨參。關于黨參,也有很多民間傳說。相傳隋朝年間,上黨郡的一戶人家,每夜都聽到宅后有人呼叫,但又始終不見其人。后來在離家一里多的地方,發現一棵植物的枝葉不同尋常。于是向下挖掘五尺,得見其根部,形如人體,似有四肢。自從挖出之后,那戶人家就再也沒有聽到呼叫聲了。人們認為這是得“地之靈氣”的“神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引述了這個古老傳說。唐、宋、元各代,黨參都曾作為貢品進獻皇家。
黨參是常用的補氣中藥,其性平、味甘,入脾、肺經,主要功效為補益中氣、生津養血。最宜用于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自覺氣短,稍一活動就喘促的氣虛患者。由于補氣也有助于生血,所以黨參也適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軟,容易感冒的病人。盡管黨參的作用比人參弱,但功能基本相似,且價格遠比人參低,所以除病情危急者外,一般都可用黨參代替人參。《本草正義》記載:“黨參力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本與人參不甚相遠。其尤可貴者,則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潤肺而不犯寒涼,養血而不偏滋膩,鼓舞清陽,振動中氣,而無剛燥之弊……”這段話強調了黨參藥力雖不及人參,但勝在藥性平和,能補氣養血而不燥不膩,適合大多數人服用。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黨參含甾醇類成分10種,糖(葡萄糖、蔗糖、菊糖)、苷類成分21種,生物堿及N成分5種,三萜及其他類成分13種,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并富含鉀、鈉、鈣、鎂、鋅、銅、鐵、鈷等14種人體必需無機元素及17種氨基酸,其中包括賴氨酸等7種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這些都是黨參作為補益藥的物質基礎。黨參對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適應能力、保護心血管系統等,都有良好的作用。黨參具有強身健體之功,能改善缺鐵性及營養不良性貧血,對由于消化功能障礙而引起的貧血更為有效。黨參有一定的降血壓作用,但對失血性休克則有升壓效應。此外黨參還有增進和改善記憶等益智作用,對血糖亦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一般來說以下人群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黨參:體質虛弱,氣血不足,面色萎黃以及病后、產后體虛者; 脾胃氣虛,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少便溏,慢性腹瀉者; 慢性腎炎蛋白尿者; 慢性貧血,萎黃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佝僂病患者。
★注意事項
1.優質品種的特點:條大粗壯,但直徑不超過1厘米,皮松肉緊,根頭部有多數疣狀突起的莖痕及橫紋,質油潤,糖分多,味甘甜,嚼之無渣。
2.黨參最宜于虛寒證,若為實癥、熱癥,則不宜單獨使用。應用黨參進補與人參一樣,不宜同食蘿卜和茶葉等,以免影響其補益之功。
3.黨參與人參補肺益脾、扶正祛邪的作用相似,但作用較弱,一般病情較輕及慢性病者,處方中多用黨參,如果氣虛暴脫急需補氣固脫者,則當用人參大補元氣以固脫為宜,不宜使用黨參。
4.宜放于干燥通風處保存,或干燥后密封,以防霉、防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