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軒
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
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百合花是圣母瑪利亞圣潔的象征,更是基督教的神圣之花。羅馬傳說婚姻與家庭的守護神朱諾的乳汁灑落在大地上便誕生了百合花。《圣經(jīng)》上說百合花是被逐出伊甸園的夏娃傷心悔恨的眼淚掉到地上后長出的。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色列國智慧之王所羅門國王的宮殿里就有百合的裝飾,1197年法國把百合花設計到王室徽章圖案里,12世紀又設計到國徽里,路易六世在硬幣上和國璽上都用了百合花。百合象征團結勝利、高貴發(fā)達、純潔幸福,東方人對百合也情有獨鐘,像結婚慶典、探望病人都有百合花。
百合,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又名強蜀、番韭、山丹、倒仙、重邁、中庭、摩羅、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師傅蒜、蒜腦薯、夜合花等。原產(chǎn)于中國,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qū),全球已發(fā)現(xiàn)有至少120個品種,其中55種產(chǎn)于中國。近年更有不少經(jīng)過人工雜交而產(chǎn)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
百合的花形有喇叭形、鐘形,一般都是6片花瓣,花期4~9個月。每年秋天地上部枯死,地下鱗莖在土中冬眠越冬,積蓄能量等待來年再發(fā)新芽。百合鱗莖為球形,淡白色,先端常開放如蓮座狀,由多數(shù)肉質(zhì)肥厚、卵匙形的鱗片聚合而成。百合的無被鱗莖,是一種變態(tài)莖,含豐富淀粉,可食用亦作藥用。百合為藥用、食用、觀賞共用品種,既可藥用,又可做飯做菜,還可園林綠化觀賞。
養(yǎng)
百合最好是種植在pH值為5.2~8.0,土質(zhì)疏松的砂土或壤土中,黏重濕澇和排不出水的土地不宜種植。百合對空氣濕度反應不敏感,在南方空氣濕潤和北方空氣干燥的條件下均能正常生長發(fā)育。百合喜半蔭,對光照要求因品種而異,一般增加光照提早開花,減少光照推遲開花,品種不同對光照的耐受強度不同。
1.備盆。百合屬于有兩層根系的球根花卉,所以家庭種養(yǎng)時要求用比較深的盆,一般用20~30厘米口徑的盆,盆深30厘米,可以種2~3頭。3頭較緊湊,開花的時候更加好看。
2.備土。百合喜肥沃、保水性和排水性都很好的沙質(zhì)土壤,可以自己配制栽培用土。可準備泥炭土或園土2份,河沙2份,珍珠巖1份,混合均勻即可。注意不能用黏土,要用排水性好的土,這樣更適合球根類植物栽種。
3.備種。剛買百合種球種植前最好消毒處理,可用進口多菌靈1000倍稀釋溶液浸泡20分鐘后清水沖洗,涼晾干后就可以種植了。
4.種植。先在盆底裝入10~15厘米的土,放球,蓋土5厘米左右,澆透水,放陰涼處3~5天。將種球芽向上種,千萬別弄反了。有些球還沒有長根,不易分辨,可觀察其鱗片,鱗片開口向上的就是芽。大球蓋土不能高于6厘米,小球應更淺一些。種球種下后要防止種球和土壤不能緊密接觸,造成透氣,這樣會不利于扎根,應及時澆水,促進土壤與種球的快速貼合。
5.澆水。百合怕澇,但扎根出苗期應保持土壤濕潤,干旱時應澆水,開花后無特殊情況基本不再澆水。平時保持盆土濕潤,就是用手抓一把土,用力捏,有水滲出指縫但不往下滴。不要過量澆水,水多了容易爛根,但澆就要澆透,不能只澆半截水。自來水最好靜置兩天后再澆。
6.施肥。百合是比較耐肥的,很喜歡有機質(zhì),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很強,吸收最多的是氮、磷、鉀,其次為鈣、鎂、硫、鐵、硼、錳、鋅、鉬等。生長早期需氮最多,中后期需磷、鉀較多。在石灰質(zhì)土壤上種植應注意補硼。
百合喜有機質(zhì),因此基肥施足發(fā)酵透的有機肥很重要,有機肥只能作底肥使用,必須發(fā)酵透。種植前化肥一定不能施入過多,以防影響生根。出苗后可適當采用少量多次追加化肥,防止肥料不足造成早衰,追肥不要太近,不能過量,以防止肥害。追肥一般不使用尿素、碳酸氫銨等含銨態(tài)氮的肥料,最好用硝態(tài)氮。
7.日常養(yǎng)護。空氣濕度最好達到60%~80%,濕度最好穩(wěn)定,如果濕度差別太大的話,容易得葉燒病。尤其在剛有花苞到開花期間,早晚各噴兩次水。盆栽百合每年需要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培養(yǎng)土和基質(zhì)。此外,生長期每周還要轉動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很容易長偏,影響美觀。
8.病害防治。百合花的常見病害有百合花葉病、鱗莖腐爛病、斑點病、葉枯病等。
百合花葉病,又叫百合潛隱花葉病,病發(fā)時葉片出現(xiàn)深淺不均的褪綠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葉緣卷縮,葉形變小;有時花瓣上會出現(xiàn)棱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不易開放。防治方法:主要防治蚜蟲危害,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并銷毀。
斑點病,此病初發(fā)時,葉片上出現(xiàn)褪色小斑,擴大后呈褐色斑點,邊緣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產(chǎn)生許多小黑點,嚴重時,整個葉部變黑而枯死。防治方法:摘除病葉,并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噴灑一次,防止蔓延。
葉枯病,多發(fā)生在葉片上,產(chǎn)生大小不一的圓形或橢圓形不規(guī)則病斑,因品種不同,病斑淺黃色至灰褐色。嚴重時,整葉枯死。防治方法:溫室栽培注意通風透光,加強管理;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第7~10天噴灑一次1%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3~4次即可。
用
早在唐朝我國就開始了百合的食用、藥用和種植。傳統(tǒng)中醫(yī)藥認為,百合有潤肺止咳、寧神安心、清熱解毒、止血消腫、補中益氣、通二便等功效。從《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金匱要略》《本草正義》到《本草經(jīng)集注》《新修本草》《藥性論》《本草圖經(jīng)》《本草衍義》《本草綱目》等等都有記載。
百合除含有蛋白質(zhì)21.29%、脂肪12.43%、還原糖11.47%、淀粉1.61%,及鈣、磷、鐵,每百克含維生素B族1.443毫克、維生素C21.2毫克等營養(yǎng)素外,還含有多種生物堿。這些成分綜合作用于人體,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yǎng)滋補之功,而且還對秋季氣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jié)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醫(yī)上講鮮百合具有養(yǎng)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對病后虛弱的人非常有益。
吃的百合是藥百合,鱗莖更適宜食用。百合的地下鱗莖、花都可以食用和藥用,既是傳統(tǒng)中藥又是滋補佳品。市售百合花為花百合,更注重于花朵的定向培養(yǎng),多用于觀賞。百合子可清熱止血,治腸風下積壓。百合珠芽和百合花也都是可食用的中藥,有寧心安神、清熱潤肺的功能,治眩暈。用百合做成的百合酒、百合飲料、百合糖、百合花茶、百合煎餅、百合鈣奶餅干、百合粉、百合啤酒等都是飲食健康和饋贈的珍品。百合還可入菜,如百合大團圓、百合燉雞、百合西芹、四喜百合、百合玫瑰湯等。
百合粥:取干百合50克,粳米60克,先將百合與米分別淘洗干凈,放入鍋內(nèi),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與粳米熟爛時,加糖適量,即可食用。對中老年人及病后身體虛弱而有心煩失眠、低熱易怒者尤為適宜。另外,在百合粥內(nèi)加入銀耳,有較強的滋陰潤肺之功;加入綠豆,可加強清熱解毒之效。
百合湯:將百合除去雜質(zhì)洗凈,在清水中反復漂洗后加水入鍋,用水煮至極爛,加入適量白糖,連湯一并食用,可作結核病患者的食療佳品。食用時雖略帶苦味,但細細品味則苦中帶甜,令人回味;若放入冰箱存放一會兒,又是極好的冰鎮(zhèn)飲料。
百合煎:取干百合粉30克,麥冬9克,桑葉12克,杏仁9克,蜜制枇杷葉10克,加水煮,有養(yǎng)陰解表、潤肺止咳的功效。另取鮮百合與蓮子心共煎水,每日頻頻飲其汁,可治口舌生瘡。
百合蒸:用鮮百合瓣與蜂蜜拌和,蒸熟后嚼食可治肺熱咳嗽。
百合炒:取干百合粉50克,里脊片50克,用鹽、蛋清、濕淀粉拌和,同入油鍋翻炒至熟,加入適量的調(diào)味品即成。此菜味醇而不膩,脆甜清香,具有補益五臟、養(yǎng)陰清熱的作用。胃口不開、食欲下降者食用此菜,還能增進食欲。
DIY美白面膜:清潔臉部皮膚,用熱毛巾敷臉5分鐘后,將干百合粉10克左右加純凈水或適量蜂蜜、牛奶、調(diào)和攪拌均勻涂于臉部,20分鐘后用清水洗凈,可使肌膚白嫩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