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

【摘要】 目的 探究關節鏡下清理與鉆孔減壓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10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 根據患者入院編號進行分組, 雙號為實驗組, 單號對照組, 各50例。對照組給予針灸治療, 實驗組給予關節鏡下清理與鉆孔減壓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 高于對照組的7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關節鏡下清理與鉆孔減壓術的方式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其效果顯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還能提高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情況, 因此, 關節鏡下清理與鉆孔減壓術方法值得在臨床上被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 關節鏡下清理與鉆孔減壓術;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nd drilling decom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number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nd drilling decompression.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2% than 7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nd drilling decompression shows precise effect 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 along with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in patients. Therefor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nd drilling decompression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nd drilling decompression; Knee osteoarthritis; Clinical effect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是一種臨床骨科類的多發病, 一般會對患者關節內部的滑膜、軟骨下骨組織和軟骨等組織進行積累。這種病癥多發于中老年的患者, 作為一種慢性退化性和進行性的疾病, 一般在中老年患者當中較為常見, 是一種慢性進行性退化性疾病, 病發初期并沒有明顯的表現癥狀, 患者偶爾會察覺到關節出現僵硬等不適之感, 隨著患病時間的增加, 便會出現關節疼痛的情況, 甚至患者的功能活動也被限制[1]。本次主要選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并確診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共1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中, 男59例, 女41例, 年齡47~96歲, 平均年齡(51.2±14.7)歲, 病程6個月~1年, 平均病程為(8.13±1.34)個月。所選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標準, 并排除嚴重的神經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腎疾病患者。根據所有患者入院編號進行分組, 其中單號為對照組, 雙號為實驗組, 各50例。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進行針灸治療, 在進行治療時, 患者自然坐立, 相關的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指導, 使其膝關節處于自然彎曲的狀態, 對患者的皮膚進行消毒, 此后護理人員對患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部位進行選取, 即內外膝眼、陰陵泉、足三里、陽陵泉和血海。采用0.35 mm×50 mm的毫針(華佗牌, 上海尚佑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批號12400213)對患者進行直刺, 此外, 艾條(湖南漢達艾絨制品廠, 批號1132093), 在針刺的時, 先將艾炷套點燃, 其次施行溫針灸, 每穴每次以2狀為最佳, 時間約為40 min, 5次/周, 休息2 d, 1個療程的周期為4周。
1. 2. 2 實驗組 患者給予關節鏡下清理與鉆孔減壓術治療。①關節鏡下的有效清理術:麻醉與腰硬相互聯合, 根據用量的標準對止血帶進行使用。利用美國Wolf的關節鏡系統, 利用關節鏡由上往下對各個關節的具體狀況進行詳細檢查, 然后對患者的關節腔采用大量生理鹽水灌注的方式進行持續性灌注, 一般4000 ml左右, 并進行半月板成形、骨贅切除、滑膜部分切除、、髁間窩成形、游離體摘除手術。手術時間1.0~1.5 h, 手術結束后使用彈力繃帶來加壓和包扎。手術后1~3 d, 第1天對患者關節腔內的積血進行抽吸, 第2 天輔助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的慢性鍛煉, 3 d后患者便可自行下地進行活動, 包扎部位7 d便可拆線, 12周后對患者進行玻璃酸鈉注射液的治療:在手術環境處于無菌的狀態下對患者進行關節腔穿刺手術, 從髕骨的外上緣進行穿刺, 在關節腔的積液被抽出后, 對患者注入玻璃酸鈉注射液, 劑量為2 ml/次。完成注射后, 需要活動膝關節0.5 min, 使藥物均勻分布, 2次/月, 1個療程進行2次。
1. 3 療效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顯效:患者各項功能活動得到恢復, 且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有效:患者的癥狀都有所改善, 活動功能有所進步;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 或病癥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 高于對照組的7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癥狀是患者在患病過程中關節疼痛異常, 且多發于中老年人中, 在患病中患者的活動能力受到限制, 且在進行活動時關節會伴有聲響[2]。這種疾病不僅僅對中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有嚴重的影響, 還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 產生心理壓力。在當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治療中, 保守治療的方法比較多, 常見的有關節注射透明質酸, 起到保護軟骨、潤滑關節的作用, 還有針灸、外敷等方法[3]。在之前的治療過程中, 關節清理術需要按照常規的手術方法, 切開整個關節腔, 切口面積很大, 傷口治愈的時間長, 嚴重影響關節的功能和結構的恢復。使用關節鏡清理術可以清除游離的骨碎屑、撕裂的半月板, 清除炎性關節炎、增生的滑膜, 同時能夠將傷口的損傷減到最小, 使炎癥得到消退, 疼痛得以緩解[4]。而使用鉆孔減壓術治療后, 髕骨、股骨、脛骨骨內壓明顯降低, 骨髓內的血液能夠得到稀釋, 從而使血液的粘度降低, 改善了患者膝關節內、外血流的動力學平衡, 使膝關節的骨髓微循環向正常狀態轉變,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 新的毛細血管會逐漸長出, 因此, 循環通路和側支循環能夠重新建立, 止痛效果將更加持久[5]。關節鏡下清理和鉆孔減壓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時, 能夠延緩關節炎的發展, 起到互相補充、互相協調的作用。根據本次研究的相關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2%, 高于對照組的7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關節鏡下清理與鉆孔減壓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顯著, 經過治療后, 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并且其關節的功能都得到恢復或有明顯的進步, 且患者術后痊愈狀況能夠保持得更加久, 因此,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湯正學, 馮惠民. 影響關節鏡下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分析//第十一屆全軍骨科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73-74.
[2] 張磊, 劉勁松, 孫晉, 等. 股骨頭壞死的關節鏡下表現及分析.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6, 6(12):912-913, 923.
[3] 王志剛.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治療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 2014.
[4] 郭哲, 陳曉旭, 郭玲, 等. 膝關節鏡下離子冷凝刀對術后關節活動及行走功能的影響. 中國臨床康復, 2014, 8(35):7912-7913.
[5] 何靜, 周正宏, 李嫚, 等. 計算機導航下股骨頭缺血壞死保頭術行股骨頭鉆孔減壓帶血管蒂腓骨上端游離移植術的手術配合. 中國美容醫學, 2012, 21(18):898.
[收稿日期: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