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鵬

【摘要】 目的 探討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經關節鏡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6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 按照入院順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各30例。研究組給予關節鏡手術治療;對照組給予非手術治療。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視覺模擬評分(VAS)、Mazur功能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經關節鏡手術治療的效果十分顯著,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關節鏡手術;非手術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1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s by arthroscopic surgery and non-surgical treatment for ankle joint degenerative osteoarthropathy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0 ankle joint degenerative osteoarthropathy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rthroscopic surger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n-surgical treatmen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linical effects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6.7% than 66.7%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its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nd Mazur ankle function score after treatment were all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rthroscopic surgery shows precise effect for ankle joint degenerative osteoarthropathy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nkle joint degenerative osteoarthropathy; Arthroscopic surgery; Non-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現階段, 微創技術的發展呈現良好的態勢, 關節鏡技術逐漸趨于成熟, 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 其在踝關節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 而且能夠對關節內病變予以直接處理[1]。本文主要通過收集本院2014年2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的臨床資料, 分析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經關節鏡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 按照入院順序將所有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各30例。研究組患者中, 男19例, 女11例;年齡41~56歲, 平均年齡(46.8±3.4)歲;病程8個月~
3年, 平均病程(1.7±0.5)年;16例患者左踝踝關節病變, 14例
患者右踝踝關節病變。對照組患者中, 男18例, 女12例;年齡40~57歲, 平均年齡(47.3±3.5)歲;病程6個月~3年, 平均病程(1.8±0.5)年;17例患者左踝踝關節病變, 13例患者右踝踝關節病變。兩組患者踝關節病變類型、病程、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經X線診斷確診為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②無踝關節感染史;③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④無踝關節關節鏡手術史;⑤無其他嚴重疾病。
1. 2. 2 排除標準 ①有踝關節感染史;②踝關節先天發育異常;③踝部骨折畸形愈合;④有踝關節關節鏡手術史;⑤伴有嚴重內科疾病、妊娠及神經肌肉系統疾病;⑥6個月內行踝關節內皮質激素注射;⑦由于結核、痛風、類風濕等疾病引起的踝關節炎。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對照組3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給予非手術治療, 即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肌力功能鍛煉、關節活動訓練,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非甾體類抗炎藥物、軟骨保護劑或者將2 ml透明質酸注入關節腔內, 1個療程為5周。
1. 3. 2 研究組 研究組3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給予關節鏡手術治療, 即給予患者仰臥位, 墊高同側臀部, 在手術床尾上放置患足的足跟;混合40 ml生理鹽水與2%利多卡因, 將0.1%鹽酸腎上腺素加入混合液中, 每10 ml加入1滴;給予局部麻醉, 選用止血鉗分離皮下組織, 然后將關節鏡置入, 在關節鏡下方制前外側入口, 持續灌注灌注液;關節鏡檢查需要按照相應順序, 在關節鏡視野下將增生滑膜清除, 如果前踝骨出現骨贅增生狀況應當磨削骨贅, 選取刨刀及射頻修正處于剝離狀態的軟骨碎片。手術完成之后, 每7天注射1次玻璃酸鈉, 指導其進行踝關節活動鍛煉, 術后14 d開展負重鍛煉。
1. 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及Mazur功能評分、VAS評分。
1. 5 療效評價 痊愈:踝關節恢復至正常狀態, 臨床癥狀徹底消失;顯效:踝關節基本恢復至正常狀態, 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有效:踝關節基本恢復至正常狀態, 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 甚至加重。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痊愈13例, 顯效9例, 有效7例, 無效1例;對照組痊愈8例, 顯效7例, 有效5例, 無效10例。研究組3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3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 兩組對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Mazur功能評分、VAS評分對比 兩組治療前Mazur功能評分、VA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3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的Mazur功能評分、VA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3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 兩組對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誘發因素呈現多樣化, 主要包括:內分泌因素、特發性因素、繼發性因素、遺傳因素及創傷因素等;極易導致軟骨下骨質硬化、關節畸形、關節邊緣骨贅形成及局灶性關節軟骨退行性變等不良狀況, 臨床表現為活動之后膝關節疼痛感加劇, 局部出現壓痛狀況, 關節活動受到限制,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2, 3]。
臨床上對于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治療, 主要選取開放手術、關節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活動療法、理療、控制體重、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以及止痛藥物等, 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關節疼痛, 預防關節功能減退[4, 5]。但是, 臨床上一部分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經保守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需要給予手術治療。關節鏡技術因可以對關節內病變進行直接處理, 具有創傷小、術后康復快等優點, 已經廣泛應用于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治療, 且臨床治療效果良好[6, 7]。
本研究中, 研究組痊愈13例, 顯效9例, 有效7例, 無效1例;對照組痊愈8例, 顯效7例, 有效5例, 無效10例。研究組3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 對照組30例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6.7%, 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治療之后Mazur功能評分、VA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鐘錦祥[8]的研究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 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經關節鏡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 能夠促進踝關節的恢復, 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建武, 楊紅波. 對比關節鏡手術與非手術治療距小腿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效果.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10):921-922.
[2] 謝衛勇, 楊延軍, 黃剛, 等. 微創手術與保守治療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臨床觀察.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5, 17(5):90-91.
[3] 陳曦, 趙巍, 馬立學, 等. 關節鏡手術和非手術治療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臨床效果比較.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9(23):118-119.
[4] 王澤茂, 牟明威, 孫國睿. 關節鏡下清理結合黏彈性補充治療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臨床研究. 中國醫藥導報, 2014, 2(15):35-38.
[5] 焦華仙. 關節鏡手術與非手術治療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療效比較.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 6(18):88-89.
[6] 劉暢, 施新革, 劉玉杰, 等. 關節鏡下清理結合黏彈性補充治療踝退行性骨關節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骨傷, 2013, 13(2):115-118.
[7] 董克芳. 關節鏡手術與非手術治療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臨床療效對比. 臨床醫學, 2016, 36(1):60-62.
[8] 鐘錦祥. 對比分析關節鏡手術與保守治療對膝關節骨關節病的臨床療效.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6, 17(2):214-216.
[收稿日期: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