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輝
摘 要 編輯同廣播電臺的形象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本文深入分析了廣播電臺形象的重要意義,并對編輯提升廣播電臺形象的具體舉措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 編輯;廣播電臺形象;關系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7-0012-01
編輯人員是提升廣播電臺工作質量和社會影響力的重要人員,在市場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廣播電臺迫切需要通過形象的塑造提升廣播電臺的競爭力,因此很多廣播電臺都加強了對編輯人員的關注。
1 編輯人員同廣播電臺存在依存性關系
1.1 編輯工作的具體職能影響廣播電臺形象
編輯人員在執行具體工作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對廣播電臺的業務進行根本性處理。例如,廣播電臺的播音稿件是承擔廣播電臺主要業務的重要稿件,而這一稿件的制作則由編輯人員完成[ 1 ]。另外,廣播電臺在進行形象塑造的過程中,新聞稿件是影響塑造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編輯人員的工作是影響稿件內容和質量的重要工作。此外,編輯人員不僅能夠對稿件進行創作和修改,也能在廣播電臺工作的過程中對稿件進行選取,而新聞受眾在判斷廣播電臺工作質量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通過廣播的具體內容進行稿件質量的判斷,因此,廣播電臺的形象受編輯工作的影響較大。另外,稿件在創作的過程中,編輯人員可以對原稿件進行修改,使廣播電臺能夠保證稿件當中的所屬信息具備聽眾感興趣的因素,使廣播電臺在聽眾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2 ]。廣播電臺的形象不僅取決于聽眾的價值判斷,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府部門的影響,政府部門在進行廣播電臺價值判定的過程中,會將廣播電臺的工作對社會的具體影響作為主要參考條件,而編輯工作負責廣播稿件的創作和選用,廣播稿件無疑成為政府部門審驗廣播電臺社會價值的主要依據,因此,編輯工作的形象在廣播電臺的形象塑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編輯工作受編輯人員的主觀意愿影響較大,編輯人員無論是創作播音稿件還是選擇播音稿件,都會使廣播電臺的受眾獲得編輯個性的了解,因此,編輯人員的個性色彩是決定廣播電臺社會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廣播電臺的形象對編輯人員風格的體現
廣播電臺在播音的內容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編輯人員個性因素的影響,因此,廣播電臺的內容對編輯個性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編輯單純地進行規范化稿件的編寫,編輯的個性色彩將很難得到展現,而隨著廣播電臺業務的多元化發展,編輯人員在創作稿件的過程中已經能夠很大程度上實現對個性因素的表達[3]。新聞受眾在感受廣播電臺新聞內容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對新聞內容的信息進行了解,也會對信息的表現風格和表現方式具備一定的關注,而編輯人員的個性特點,很容易在表現風格的自由選擇中得到體現。廣播電臺的工作時間跨度較大,因此,在展示編輯個性色彩方面的機會較多,編輯人員在創作的稿件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基礎性新聞知識進行融入,也需要對大量的信息資源進行個性化點評,而除了編輯人員的主觀性評語之外,編輯人員的語言風格也能對編輯的內心世界進行較為完整的體現[4]。雖然當前一些廣播電臺的廣播內容的制定形式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固有模式,但在廣播電臺的發展演化過程中,廣播稿件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自由度的提高,編輯人員已經能夠越來越多地進行稿件的內容控制,并結合廣播電臺時間跨度的優勢將更多的個人主張進行滲透,因此,廣播電臺對編輯形象的塑造,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2 編輯工作和廣播電臺的相互促進
2.1 編輯工作促進廣播電臺工作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程度的不斷提高,發展創新是提升編輯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廣播電臺的發展創新,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廣播電臺的形象,而編輯工作,是促進廣播電臺形象提高的重要工作[ 5 ]。首先,編輯人員在進行廣播稿件操作的過程中,要對廣播稿件的創作形式和選擇形式進行完善,使廣播電臺的播音稿件能夠不斷地得到完善。另外,廣播電臺要為編輯人員創作足夠的創作空間,使編輯人員可以更好的進行稿件的創作,如果編輯人員能夠對廣播電臺的內容進行規范化處理,則可以允許廣播電臺對組織形式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廣播電臺能夠通過節目的形象,對電臺的形象進行完善。另外,編輯人員需要根據創新工作的要求進行創新力度的提高,使編輯工作能夠更好地同時代的發展保持一致。另外,編輯人員的稿件方面的創新也使得編輯人員必須在廣播工作中對節目形式進行創新,因此,編輯人員的發展與創新對提升廣播電臺的改革發展十分重要。廣播電臺的管理層和決策層,應該以編輯人員的工作為中心,對編輯人員的個性特點進行分析,使廣播電臺的形象能夠通過編輯的個性特點進行完整的塑造。廣播電臺還要加強對社會因素的重視,使廣播電臺的形象塑造能夠同社會的發展局面進行結合,并委任編輯在節目創作當中擔任主要職務。編輯人員在長時間的工作過程中,能夠對時代的發展脈絡做出準確的判斷。因此,編輯人員要根據廣播電臺多年來的變化趨勢,對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出現的變化方向進行判斷,使廣播電臺的節目能夠更大程度上接近當代社會的欣賞需求,為廣播電臺創造更高質量的社會形象。
2.2 廣播電臺的形象創新促進了編輯人員的創新
廣播電臺是編輯人員發揮才華的重要機構,雖然編輯人員需要對大量的信息資源進行處理和收集,但是廣播電臺在進行業務操作的過程中,是決定廣播電臺形象的重要因素。因此,編輯人員的形象塑造在廣播電臺的形象塑造領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實現。另外,廣播電臺的業務創新是提升廣播電臺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廣播電臺需要通過不斷的實現創新戰略提升廣播電臺的社會影響力,而編輯人員在廣播電臺的業務操作當中,也可以隨同廣播電臺的創新機制進行個人形象的創新和塑造,因此,廣播電臺的創新戰略在執行的過程中,為提升編輯工作者的形象塑造質量起到了巨大的引領作用。廣播電臺在進行節目選擇和制定的過程中,會對編輯人員提出一定的要求,而編輯人員的技能進步,需要在廣播電臺的指令指導下完成,因此,編輯人員適應要求的過程,即是編輯人員實現創新發展的過程。編輯人員在進行個人意愿表達的過程中,雖然個人主張不會受到廣播電臺的過大影響,但編輯人員表達個人觀點的風格卻會受到廣播電臺創新戰略的影響,因此,編輯人員的形象塑造是與廣播電臺同時進行的事務。
3 結論
廣播電臺的形象是打造廣播電臺品牌,提升廣播電臺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從編輯的角度出發,對廣播電臺的形象進行塑造,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廣播電臺形象質量,使廣播電臺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工作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強月新,姜欣.謀劃開局·深化改革·飛速發展——2011年中國媒體發展盤點[J].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2012(00):3-92.
[2]易紹華.數字化背景下中國電視媒體的網絡化生存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9.
[3]張艷娜.類型化電臺的經營策略探析[D].南寧:廣西大學,2012.
[4]梁青瑩.中國對外廣播新變化探析[D].南寧:廣西大學,2013.
[5]吳艷.社交媒體時代廣播新聞文化競爭力的打造[D].上海:復旦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