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朋



摘 要:文章結合筆者的業務流程優化項目的實踐活動,提出了一個業務流程優化操作模型;對其過程和工具在業務流程優化實踐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業務流程優化;企業管理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1-0027-03
1 業務流程優化方法概述
當前我國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有不少已經開始引入“業務流程優化”這個管理方法,用來改善企業運營效果,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客戶滿意度,目的是更加靈活的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贏得生存空間并發展壯大。業務流程體系的設計目標是建立與企業戰略相匹配的流程價值鏈;明白需要哪些業務流程來支持企業的良性運作,這些業務流程之間有什么關聯性;如何讓業務流程變得更有競爭力。因此業務流程優化的總體思路應如下所列:
①明確企業戰略:這是影響企業業務流程優化的關鍵要素。
②業務流程優化:結合公司的商業模式,確定業務流程體系總體框架。
③高階流程設計:在總體框架的指導下,確定各業務鏈的具體流程框架。
④規劃流程清單,業務子流程的詳細設計,結合各業務鏈具體的流程,規劃相應的流程清單。
筆者通過總結對不同企業實施業務流程優化項目,提出以下業務流程優化的方法模型,如圖1所示。
2 業務流程優化具體過程及實踐
2.1 項目啟動階段
在啟動階段,需導入流程優化理念,引入領導層的關注,才能使項目具備成功的可能,如圖2所示。
在此階段,項目組要召開啟動會,明確成員、流程優化的范圍、相關的組織和初步的計劃。工作輸出是項目章程、項目計劃和訪談計劃。
2.2 流程梳理階段
業務流程優化項目的流程梳理階段,是對企業的外部環境進行系統分析,針對現狀進行了解和深入分析的過程,找出需要優化的關鍵問題所在,分三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經營環境分析工作,如圖3所示。
首先,和管理層進行訪談,確認企業管理戰略,調研不同部門的人員,分析所在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了解政策法規、社會環境、科技環境等;還可做標桿分析,最終輸出《企業經營環境分析報告》。
第二步,理解現狀流程,如圖4所示。
在此活動中,需收集和分析重要的規章制度、業務流程文件;訪談公司管理層、部門管理層和業務骨干,根據企業戰略和調研記錄,輸出《業務現狀報告》。
第三步,識別流程和關鍵問題,如圖5所示。
在此活動中,需確定企業價值鏈,識別核心業務流程,明確企業戰略和業務方向,了解業務策略和客戶期望、針對流程現狀建模,分析現有流程的績效和關鍵問題;分析組織層面的問題,可以參考標桿找出差距,重要的工作就是創建企業流程模型,在創建過程中需要提出以下問題并尋求答案:
①誰是流程的客戶?他們接受什么樣的輸出?
②流程的起始活動在哪里?終結活動在哪里?
③流程是如何被驅動的?輸入是什么?
④誰是流程的輸入者?
⑤流程主要涉及哪些角色?
⑥流程的下一個活動是什么?
⑦流程的下一個環節(角色)是什么?
⑧活動執行完了如何傳到下一個環節?
⑨活動的順序如何?
⑩還有其他人涉及這些活動嗎?
11活動的名稱是否能反應其內涵?
12流程中有哪些控制點(審批、審核)?
13流程目前IT支撐情況如何?IT的需求是怎樣的?
此活動輸出文檔有:企業業務流程框架圖、流程圖及說明、業務流程梳理報告。
2.3 流程優化階段
在流程優化階段,是根據對企業流程現狀梳理的結果,確定企業關鍵流程與最佳實踐的差異,最終找出優化方案,此階段的工作分兩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差異分析工作,如圖6所示。
在此活動中,根據之前明確的關鍵業務流程,尋找行業最佳實踐,此部分的工作輸入是《流程梳理報告》、《業務現狀報告》、《流程圖及說明》;輸出文件是《現狀和最佳實踐對比表》
第二步,流程優化及確認,如圖7所示。
在此活動中需要關注流程績效指標、要融入核心的價值元素;確定改進目標后,應用各種優化技巧,如:可以進行標桿分析、可以優化組織結構、可以優化績效模式;最終要將流程文檔化、流程操作也要模板化,便于流程執行。
根據企業的價值鏈,一般企業的業務流程規劃可參考以下清單:
①市場調研管理流程;
②新項目立項/開發/中試/評審流程;
③銷售預測管理流程;
④銷售計劃管理流程;
⑤原輔料采購計劃管理流程;
⑥生產計劃管理流程。
在流程優化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的設計技巧有以下幾種:
串行流程并行化:通過流程的并行化設計,以縮短流程周期;首先要分析活動間的邏輯關系,重新排序、找出流程活動間的關鍵路徑、將相關活動前移,采用跨部門工作團隊,對流程進行組織分析、確定角色屬性,注意要去除復復角色。
減少流程中的不增值活動:通過不增值活動的優化,縮短流程周期,降低流程成本,首先要確定流程中的生產性活動和非生產性活動,壓縮或刪除流程中的等待、傳遞和重復檢查等活動。
減少客戶接觸點:通過流程客戶界面優化,提升客戶滿意度,采用統一接口,避免過多的人和客戶接觸,簡化接觸點,減少客戶的工作量,整合客戶接觸活動。
2.4 流程實現階段
在流程實現階段,是根據對企業流程優化的結論,實施相關IT系統,開展流程優化的具體實施工作,此階段的工作分以下兩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風險評估工作,如圖8所示。
先收集目前應用系統的功能現狀,了解IT系統對企業業務流程的支撐情況,與流程優化方案對照,確定IT系統方案,做好相關的系統實施準備工作,此部分工作的輸出物是《流程優化支撐系統實施的風險清單及應對措施》。
第二步,確定實施路線圖,如圖9所示。
此部分的活動是根據風險評估,制訂流程優化成果的實施具體路線圖、實施計劃和具體的保障措施,包括IT化的需求和具體的功能要求。輸出物是《流程優化方案及IT系統實施路線圖》和《IT系統實施充要條件》。
2.5 流程保障階段
流程保障階段,是根據對企業流程優化的結論,實施相關IT系統,開展流程優化的具體實施工作,此階段的工作,如圖10所示。
企業制訂出流程優化方案,同時建設了IT系統后,流程優化工作并不是全部完結了,流程優化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工作,企業需要有制訂一套關于流制度管理的流程來保障優化成果,使流程優化持續進行下去,通過以上的手段構建流程管理的PDCA循環,系統提升流程能力。
3 結 語
筆者通過一個流程優化項目的過程操作模型的實踐與分析,希望能對企業管理運營發展提供起到力所能及的作用,同時也希望通過對企業業務流程的優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水藏璽.流程優化與再造:實踐.實務.實例[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011.
[2] 李國良.流程制勝——業務流程優化與再造[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 社,2005.
[3] 水藏璽,昝鵬.企業流程優化與再造實例解讀[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 社,2008.
[4] 張國祥.用流程解放管理者[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2.
[5] 孫宗虎,王瑞永.通用管理流程設計與工作標準(第2版)[M].北京:人民 郵電出版社,2012.
[6] 舒化魯.企業規范化管理系統實施方案-運行流程管理[M].北京:電子 工業出版社,2012.
[7] 李秀芬.價值管理、流程再造與績效改進——制造業企業管理技術整 合[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