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田

摘 要:隨著電網建設步伐的加快,對電力計量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以往電力計量技術應用下,很難保證滿足節能環保等要求,尤其其中電力計量相關設備的應用,無法保證在計量精準度上達到相關標準,更無從談及實現節能降耗目標。這就要求現行電力計量技術應用下,注意在電力系統中引入智能電表系統,充分發揮其在電力計量中的優勢。文章將對電力計量技術的相關概述、節能降耗中電力計量技術的應用體現以及電力計量技術應用的其他建議進行探析。
關鍵詞:電力計量技術;節能降耗;應用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1-0046-02
作為我國能源工業主要構成部分,電力資源長期處于需求量不斷增大的趨勢,若忽視節能降耗工作的開展,不僅會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也將加劇電力資源短缺的現狀。盡管當前電網建設中逐漸將較多節能措施,但所取得的節能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在于引入的技術多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本文對節能降耗中電力計量技術的應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電力計量技術相關概述
1.1 電力計量內涵與特征
關于電力計量,其實質為通過相應的裝置記錄所有電量,這些電量可用于收費的具體標準。一般計量工作開展中,可引入的裝置多以電度表為主,可有效計量用戶實際用電情況。
假若從電力計量的特征看,其主要表現在:
①技術性特征。
電力計量工作開展中強調利用量化統計工具對電力交易情況進行記錄,而實際記錄中不僅要求其中的裝置達到自動化、智能化等標準,且需保證電力計量管理中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如對計量數據的分析或故障情況判斷等,技術要求較高。
②差異性特征。
由于計量統計中涉及到設備儀器、計量技術以及人員經驗等因素,這些因素影響下會使計量工作開展中有較大的差異存在。
③服務性特征。
電力企業供電中除為滿足自身經濟效益獲取要求外,也會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電力計量作為能源管理中的一部分,也被賦予社會服務性特征。
1.2 電力計量技術應用現狀
從現行電力計量技術應用現狀看,集中表現在電力計量芯片、微處理器以及模擬轉換技術等方面。
①其中在電力計量芯片方面,一般以通用型計量芯片為主,其對于有功電能計量,表現出明顯易開發、技術成熟以及運行穩定等優勢,對于較多低端電力計量儀器都可適用。
需注意的是該技術應用下需考慮到器件限制問題,其在計量諧波電能、無功電能等方面很難保證獲取明顯效果。
②而在微處理器與模擬轉換應用方面,通常需將多功能電表裝置引入,既可保證實時處理電力計量信息,而且在內存容量上優勢也較為明顯,在部分關口計量中應用極為常見。然而也因技術因素限制,裝置應用中仍面臨諧波影響、諧波分量處理以及無功電能計量等問題[1]。
2 節能降耗中電力計量技術的應用體現
2.1 電力計量中智能電表的應用
關于智能電表,其本身作為電網智能終端,在融入傳統電能表電量計量功能的基礎上,也有其他可滿足現代新能源使用與智能電網建設要求的功能,如雙向數據通信、用戶端控制、多種費率計量以及防竊電功能等,成為節能型智能電網發展的重要表現。
具體用于電力計量中,其功能主要表現為:
第一,在時間段、費率調整方面較為靈活。以往電表應用下對于時間段的設定、費率的調整工作將耗費極多的精力,投入的成本較高,而在智能電表應用下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不同時間段與費率的設定,具有自動更換的功能,為計量與計費的準確性提供保障。
第二,計量功能更為多樣。相比傳統電能表,智能電表不僅可滿足電力計量準確性要求,且將可定義的組合方式引入,可將其叫做有功組合電量。
第三,可對電力參數實時監測與測量。電力計量中的智能電表能夠實時判斷當前功率、電流與電壓基本情況,測量精確度較高。同時,由于越限監控功能被設置其中,一旦有異常情況出現,電能表將自動完成記錄工作,為故障檢測與處理提供參考。
第四, 端口輸出強化。智能電表應用下,有較多可用于端口輸出功能強化的功能,如誤差檢測、時段投切、電脈沖測試輸出以及光脈沖測試輸出等,使智能電表的應用更為便利。智能電表的功能示意圖,如圖1所示。
2.2 智能電表應用優勢分析
作為現代電力計量技術的體現,智能電表技術應用下本身可滿足節能高效要求。從其節能高效實現的原理看,集中表現為電器用電量可在智能電能表應用下被自動分配,且用電時間也可被控制。
假若用電操作耗電量較大,智能電表會將其安排在低峰期。加上無線技術被引入裝置中,其可在家庭用電中構建安全防御系統,對于部分漏氣、漏電情況,系統都可報警。若對其節能降耗優勢分析,主要表現為:
①線路損耗情況可通過智能電表被反映出來,供電企業可以此為依據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②智能電表可對用電設備用電情況進行判斷,若設備損耗過大,可直接提供反饋信息,為設備維修與更換提供參考;
③智能電表在融入電力計量技術的同時,也引入其他學科內容,如計算機技術,其中的模擬軟件能夠自動評估電力系統,一旦有嚴重損耗問題出現,可采取相應的解決策略。
另外,智能電表應用下的節能降耗也表現在故障停電時間縮短、防竊電能力等方面。以防竊電能力為例,現行供電企業面臨的竊電問題極為嚴重,如用戶采取的破壞計量裝置、擅自接線用電或采取二次回路短接等方式,大量電能被肆意揮霍,不僅導致能源被過多浪費,且為供電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而智能電表應用下,可通過對異常用電問題的檢測,使竊電源頭被挖掘出來,有效控制竊電問題的發生。而對于故障停電時間,以往電表應用下,在面臨斷電故障情況下無法將具體的信息反饋給供電企業。但在智能電表引入后,故障信息如故障點位置等可第一時間向供電企業反饋,使故障被快速修復。
除此之外,現行電網建設中強調強化配電網管理,通過智能電表的引入,也可在計量過程中做好供電系統數據收集、實時監測等工作[2]。
3 電力計量技術應用的其他建議
節能降耗目標的實現關鍵在于帶有技術與相應的管理制度作為支撐。其中的技術主要指將電力計量技術引入計量系統中,該技術應用下首先應注重在電力計量技術設備上不斷改進,如對于智能電表的應用,其需滿足自動化、智能化等要求,并在改進中適時引入現代信息化技術,如智能電表與計算機系統的相結合,這樣可使計量裝置運行效率得到提升。
同時,在電力計量技術應用中也要求供電企業整個電力計量系統進一步完善,如遠程電力計量技術系統的應用,在結構上為分層式、分布式,并將采集終端、通信網絡、電量配變以及變電站等作為主體。這種結構系統可以電力配電要求為依據,適時采集通信信號,并做好信息處理工作,對降低消耗、節約環保可起到突出的作用。
另外,在管理方面,主要強調在電力企業中構建相應的考核制度,其考核的內容集中表現在用電單位機電運行情況等,通過電力平衡測試,得到實際的用電情況,在此基礎上采用相關的分時電力計量表安裝、避峰就谷等方式,有利于電能資源的合理配置。或在考核中對水管電網做好審查分析,若其中存在電能資源浪費過多情況,可考慮重新進行電網設計圖紙的繪制,以此使電量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3]。
4 結 語
電力計量技術的應用是現代供電企業節能降耗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所在。實際引入電力計量技術中,應正確認識電力計量技術的基本內涵與特征,可考慮將智能電表引入,充分發揮其電能計量與其他作用。
同時,為使電力計量技術優勢進一步發揮,也需在電力計量技術設備、電力計量技術系統等各方面進行改進完善,并輔以相應的電力考核制度,以此使節能降耗目標得以實現,為供電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輝.基于節能降耗的電力計量技術應用探究[J].中國科技投資, 2013,Z2:82.
[2] 馬文昭.淺談節能降耗的電力計量技術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 2015,26:200.
[3] 李偉,高逢舟,陳玉石.節能降耗的電力計量技術應用探究[J].電子技術 與軟件工程,2016,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