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娟+陳勝偉

窮游是生活,是學習,更能激勵人勇敢前行。
去遠方,向往詩意,感受善意
如今,一種新鮮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那就是窮游——“花最少的錢,走最遠的路,看最好的風景”。
窮游正逐漸演變成一種頗為流行的旅行亞文化。在最具活力的網絡互動平臺——百度貼吧上就聚集了數以百萬計的窮游吧友,他們每天分享交流著窮游的經歷和感悟,詮釋著在路上的精彩青春。
浙江農林大學集賢學院風景園林專業大四學生“雅嫻姐姐”就是其中之一。
“前幾天從新疆那邊回來,在新疆喀納斯,差不多是祖國最西北的地方,遇到了這樣一個人。他叫巴特爾?!眲⒀艐乖谟斡浿杏涗浟诉@段美好的邂逅。
“第一次見他,只是在住宿的附近無意碰到,聊了幾句后,便帶著我們爬小山坡看村落全景看日落。他只大我們兩三歲,是個很有才華很有情懷的人,會主持,會呼麥(蒙古族人創造的一種歌唱方法:一個歌手在同一時間里唱出兩個聲部),會各種樂器,跳舞更是手到擒來。”
就在前不久,劉雅嫻花費42天時間,獨自窮游了尼泊爾和我國西藏等地,一路上的見聞和游記被她發布在百度貼吧和朋友圈,一時間吸引了眾多粉絲。
熱愛遠方的種子一旦種下,就會不斷發芽生長。
在進入大學后,劉雅嫻就開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去窮游,甚至把自己的微信名也改為“雅嫻行路上”。在她的旅行地圖上,一個金色的星星就代表去過的一個地方,新疆哈密、西藏拉薩、海南三亞、黑龍江漠河、湖南長沙、甘肅蘭州、青海西寧……如今地圖上已經滿眼繁星——她至今已經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和東南亞多個國家的100多個城市!
對于自己熱衷旅行的生活態度,劉雅嫻說:“世界那么大,我只是想看就去看,年輕人不應該有太多的顧慮,很多事情做起來其實并沒有想的那么難;如果在20歲的時候,就做著80歲也能做的事情,那我要青春做什么?”
旅行,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劉雅嫻一開始是選擇和同學或者閨蜜一起出游,既去過最北的漠河,也去過最南的海南島。“在旅行中,為了確保安全,我一般不會選擇免費的蹭車,坐的一般都是硬座火車,住的大部分都是青年旅社,這樣雖然艱苦些,但是費用不高,還能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p>
窮游中,需要親自解決路途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假若資金不足該怎么辦,如果遇到突發狀況該如何妥善處理,這些都是每個決定窮游的人必須面對的?!霸诼猛局?,不僅能看到年輕人積極向上的心態,更能看到這些充滿正能量的行為激勵著更多人在人生路上勇敢前行?!?/p>
劉雅嫻說,大學四年時間里,她把相當多的時間花在了旅行上。旅行中遇到什么樣的人遠比遇到什么樣的景,更有魅力。
“臨走前,我送了巴特爾一盒巧克力,寫給他一張明信片,沒想到他卻送給我一顆狼牙,比市面上賣兩三千的還要大的狼牙。我當時就哭了,真的永遠不要低估一個人的善意,短短兩三天的相處,卻值得一輩子來銘記?!边@次旅行,巴特爾對劉雅嫻來說,記憶深刻。她說,正是因為遇到這么好的人,這些好人遠超乎你的認知你的想象,這些好人也激勵著自己變成更好的人,或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如今,劉雅嫻已經完成了畢業答辯,再過幾天她就要離開校園、走上社會。已經有幾家單位向她發出邀請,想聘請她做旅游顧問,但是劉雅嫻覺得現在還不著急,等做好大學里的所有事情再說,無論選擇旅行領域的創業還是繼續自己的專業,都等離開校園再說。偶爾她會回憶起自己四年豐富的大學生活,她覺得年輕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自己人生的每一段形成,都是那么刻骨銘心:幾十個小時的火車硬座,零下幾十度的北極村,淋一整晚的雨夜爬上華山……
在感受異國風情的同時,她也為自己獨自出國窮游積累了經驗:“我的英語水平很一般,但是出國旅行真的不用顧慮太多,我在越南遇到兩個六十多歲的來自杭州的老爺爺自助游,玩得很溜,你還有什么理由說自己不可以呢?!?/p>
挑戰極限,“女漢子”的戶外生活
其實窮游并不僅是年輕背包客的特權,窮游倡導的自由、積極的生活態度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加入。比如說,劉雅嫻的窮游全靠她積極兼職,當家教、做推廣、賣流量、開淘寶,用勤工儉學的錢來支撐,并由此積累創業經驗。
有了窮游經歷之后,劉雅嫻感覺自己變得豁達了,“以前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問題根本不值得一提,人生不應該為小事煩惱?!睘榇?,她在旅行日記中寫道,“在社會把你變得現實之前,你得呵護你心里那仍未死去的理想主義的種子。你應熱愛自由、承擔壓力,做自己想要的事情。”
2012年,劉雅嫻進入浙江農林大學集賢學院風景園林專業學習,開始了她的四年大學生涯。在校園中,她多才多藝,興趣廣泛,吹陶笛、打乒乓、玩魔方、學爵士、彈吉他,樣樣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養多肉植物還成了專家。
劉雅嫻身材修勻、長相可人,愛逛百度貼吧,并經常以“雅嫻姐姐”真名發言,所以她上大學不久就被百度貼吧里的同學選為“吧花”。后來,她先后擔任學校學生會體育部副部長、文藝部部長兼藝術團團長,又因為關注環保而成為學校唯一進北京參加培訓的全國青年環境友好使者。
很多同學后來才知道,看似文靜甜美的“吧花”,其實還是活潑好動的女漢子。劉雅嫻在大學里積極參加各種運動,還特別喜歡打籃球,經常在晚自修結束后去籃球場鍛煉,投籃水平不輸于一般男生。
更讓很多同學不敢相信的是,劉雅嫻還參加馬拉松、越野賽、毅行等戶外活動,看起來也許挺“自虐”,但她就是特別享受大汗淋漓的感覺——挑戰自我極限的感覺。有事沒事就去跑個馬拉松,讓很多最怕長跑的同學們只能仰望。從杭州馬拉松、義烏馬拉松到其他很多線下線上的馬拉松活動,劉雅嫻只要知道都會積極參與。
劉雅嫻幾年如一日地愛生活、愛學習、愛運動、愛窮游,這份正能量影響著她身邊的人。
(本文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