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葆++萬春芬
【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袊卟豢梢圆恢洞呵铩罚坝凶嫸ヒ姡笥匈\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p>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航:
一、審題。本文題主要強調“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道理,意思是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后行事的借鑒。在審題上要避免產生下面的失誤:只寫過去的人、物、事,彰顯其價值,忽略了“后事之師”。
二、思考與選材。1.從讀書、做人的角度來談自己。成功的輝煌,失敗的陰影都可以過去,但其間的經驗教訓要銘記于心。2.從世界、國家的發展來談社會現象。當今社會,少數人為牟取更多利益,會做出令人痛心的事情,坑蒙拐騙,做出對老百姓不負責的事情。其實,歷史上曾經有過類似的事件,但這些人終究要受到懲罰……“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三、體裁。該題宜寫成議論文或哲理性散文,也可將抒情和議論相結合,歷史和現實相結合,表達自己的觀點,警醒后來人。
【佳作展示一】
過去依然在
□張 航
每一個過去,都不曾真正過去。人類在歷史中走過的每一步,都會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仡^看,那深深淺淺的足跡是我們來時的路,它告訴我們未來的方向。
歷史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現在。就如日瓦戈醫生在日記中說的那樣:“俄語的節奏,俄國人說話的腔調,也表現在涅克拉索夫的三步韻腳歌里和涅克拉索夫揚抑格的韻律中。”
我們說這件事已經過去了,指的單純是時間上的過去,若論及影響,它便不曾真正過去。就如同俄國人的語言還保留著過去的腔調,中國人的語言中,還有著過去的味道;生活中的人們,還有著過去人們的影子,精神上,還傳承著過去的高尚節操。過去所包含的精神,綿延數千年,依然鮮活地躍動著。
沒有哪個國家能割裂歷史,拋棄過去。過去背后的那些東西,那些美,那些信念與精神早已與這個國家及人民血脈相連。今天,我們考古,研究歷史,閱讀古詩文,都是在追尋過去背后的東西,并在其中尋找未來。無論過了多少年,在特定的時候,我們都能感到過去穿越了時間,給我們指明方向??谷諔馉幹?,民族危亡之際,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激勵我們,有“跳梁者,雖強必戮”的雄壯題詞鼓舞我們;在經濟快速發展產生道德問題時,有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在呼喚人性的回歸。過去是一個國家的根基,又是一個國家及其人民不移本色、不失方向的保證。
那些過去了的一切,從我們眼前漸漸淡去,卻在我們心里漸漸鮮明起來。拂去種種紛雜的塵埃,我們更能看清過去內里的明凈。過去從不曾過去,它只是巧妙地換了個地方,住進了人心里。過去的影響一直留到現在,等著某個時候,當人能感覺到它的時候,給人指示未來的方向。
過去就如同一樹玫瑰,花謝了,香氣仍留在風中。
內容:文章立意高遠,主旨鮮明。作者關注歷史,關注時事,精心比較篩選,使得材料典型而有說服力。故本項評19分。
表達:文章過渡自然,論證嚴密,語言凝練含蓄,感情傾向鮮明,標題、開頭、結尾的精心照應,使主題積極明朗,使人回味無窮。排比段和照應句的靈活運用,使本文顯得情韻悠長。故本項評19分。
發展等級:作者思路開闊,視角獨特。看似發思古之幽情,實質抽絲剝繭,解剖現實。盡管思維發散,卻始終緊扣主題,文采斐然,實屬難得的佳作。故本項評19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內容19分+表達19分+發展等級19分=57分。
【佳作展示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滕 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說的是張孟談幫趙襄子打敗了智伯,成就了趙襄子的霸業,但張孟談卻謝絕了趙襄子的封賞,離他而去,并對趙襄子說:“正因為我的功勞大,名聲甚至還會超過你,所以才決心離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君臣權勢相同而永遠和好相處的。”趙襄子只好惋惜地答應了。張孟談辭去官職,退還封地,隱居到負親丘去,在那里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
歷史上有很多仁人志士在實現了自己的抱負后,面對皇帝賞賜的金錢和權位毫不動心,決然離去,因為他們深諳一個道理,坐在皇椅上的那個人可以和你一同開創霸業,但卻不能和你一同分享勝利果實,即使你為他現在得到的江山付出過極大的心血。
韓信當年為劉邦鞍前馬后,付出了多少心血,但當江山穩穩落入劉邦手中,一切都塵埃落定時,被封為淮陰侯的韓信卻落得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韓信的死或許是因為呂后的心胸狹窄,但是,飽讀詩書的韓信卻忘記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個自古不變的道理,不能急流勇退,最終被無情地斬殺。
相反,當年越王勾踐手下的大夫范蠡,輔助越王勾踐報仇雪恨,但范蠡深知越王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同富貴的,最后辭官下海,才得以安享晚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但為了利益,有人還是會不惜一切,鋌而走險。
蘇丹紅事件讓人們知道了食品安全是多么的重要,舉國上下一片指責聲,本以為,商家會記住它,吸取教訓,嚴抓產品質量。但這場風波才剛剛過去不久,三鹿奶粉事件又登上了報紙電視的頭版頭條。作為有“中國奶媽”之稱的三鹿難道忘記了食品安全的重要,忘記了之前那個被國民唾棄的“紅心雞蛋”了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不忘”是為了記取教訓,時刻牢記食品的安全,“不忘”是為了企業走得更遠,更是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三鹿奶粉事件雖然過去有些時日,但我們不應該忘記食品安全的重要,尤其是廣大企業和商家,一定要銘記教訓,不讓這樣的悲劇重演。
歷史是一面鏡子。這正如我國西漢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賈誼所言:“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內容:本文是一篇比較規范的議論文。引用故事快速引出中心論點“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選材上頗具匠心,先正后反,由古到今,既擺事實,又講道理,分析中肯,論證有力,說理透徹,令人信服。故本項評19分。
表達:本文層次清晰,語言平實流暢,議論嚴謹自然。故本項評19分。
發展等級:文章展現了作者良強的思辨能力和較深的語文功底。故本項評18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內容19分+表達19分+發展等級18分=56分。
【同步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 仲
一個人的品位不在于他買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風格甚至為人;他擁有的物質不能說明他,他擁有物質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個怎么樣的人……簡單地講,這就是教養。
——梁文道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航:
材料由兩句話組成,首先應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明白其側重點;然后確定立意。管仲的話意思是“百姓的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經濟的發展衍生文明的進步,文明的進步依仗經濟的發展,從宏觀上講,二者水漲船高、相生相隨。梁文道的話中,“他的生活風格甚至為人”“擁有物質的方式”指的是“教養”,強調的是教養的重要性。故綜合兩則材料,考生立意的時候應突出圍繞“物質與教養”展開,分析二者的關系,從而確立一種積極正確的人生觀。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節目主持人在談到時下人們的閱讀狀況時說到:“喜歡是和能力相關的,一個人能力有限,他能喜歡的東西也少。在我們還沒有足夠能力去喜歡之前,先要在不喜歡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很多人的現狀是,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又放棄了自己不喜歡的,所以就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機會?!?/p>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航:
材料中主持人講述了有關能力與喜歡的關系,他認為,要培養興趣、堅持學習,要不斷追求,不斷地磨煉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忌山Y合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以不喜歡作為不學習、不追求的借口,最后無所成就的現象,分析喜歡與能力的關系。也可從興趣與愛好等角度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