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蓉
遼河金馬油田開發公司采油作業一區地處遼河三角洲濕地保護區的腹地,是注水開發的普通稠油油田。作業區“黨務對標管理”,通過“選標、立標、定標、達標、創標”五個環節,采取“對照標準查不足、對照標桿找差距”的方式,以集團公司百面紅旗和當年油田公司采油系統先進黨總支和黨支部為標高,以“六個一黨支部”為對標要素,以公司“基層建設考核細則”和“黨總支承諾內容”為檢驗目標,不斷完善“融入中心、服務大局,學習先進、創先爭優”的學習型黨總支理念,踐行“在創先爭優中創新,在服務發展中創效”的黨總支承諾。
一、探索建立了黨務工作考評體系,把黨總支的軟任務轉化為硬指標、硬標準
一是建立考評體系,制度嚴執行。通過制定《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意見》,建立《黨務對標指標量化考評體系》,推行《黨務對標管理手冊》和《黨建流程規范手冊》,定好目標、定準責任人、定考核標準,定期對基層黨務工作者進行自我評價、組織考評、業績考核,確保基層黨務工作有效率、有質量、有影響、有提升。
二是科學規范流程,細化硬指標。通過科學規范流程,細化黨務指標,對照企業發展要求抓黨務對標,實現了黨務工作績效由“總體上”到“精細化”的轉變,較好的解決了統一尺度的問題。
三是分類量化考核,落實硬標準。注重分類量化考核和分析管理,確保了六個100%的硬要求、十個達標率的硬標準、三個一票否決的硬穩定,解決了黨建工作不易量化的難題。
二、實現黨務工作虛功實做的新變化,把黨支部建設推進到精細考核、量化管理
一是抓實了“學習型黨支部”建設。各支部總結推行 “目標圖解法、過程痕跡法、影音學習法、典型帶動法、例會交流法、評比促進法、融入中心法、一線深入法、文化熏陶法”等“黨建九法”,堅持“全員輪訓法、師徒幫帶法、以賽促練法、協會交流法、典型示范法、文化熏陶法”等“培訓六法”,推行“領學人制度”、“每季度多媒體授課”、“每月推薦一篇文章、一本好書”,提高學習型黨組織的影響力。
二是突出了“攻艱型黨支部”作用。以“黨員工程”創優創效為檢驗節點,把生產、經營、安全、節能管理的薄弱點和黨支部作用發揮對接,在“星級創建”的工程立項上注重“早明確主題、早發動部署”,突出“課題選樹、典型選樹”,達到“質量高、含金量高、滿意率高”效果。組織黨員承包“長壽井、功勛井、新開井、長停井、疑難井”五井,黨員骨干成立挖潛工作組、應急小分隊、治安巡邏隊,開展黨內“百日競賽·七一獻禮”、“黨團清護行動”等攻艱活動,黨員在獻計獻策、挖潛增油、節氣節電節水、創新工作等急難險重工作中起到帶頭帶領作用。
三是提高了“創新型黨支部”價值。在機關黨員干部中倡導“工作首接負責制”,創新“四三三單井效益評價機制”、推行“四圖一診斷對標管理模式”、開展“安全實拍工作”創新做法,以支部作用發揮提高作業區對標管理要求。創建 “分級管理、分型打造、分步達標”的五型五好班組,提高班站建設文化水平。
四是發揮了“服務型黨支部”效能。從服務站長、服務青工、服務四特群體角度出發凝心聚力,在金馬公司率先組建班站長協會交流站,推行《班站長工作日志》,發揮交流站“教育、服務、建設、宣傳、管理”五大職責,增強班站長屬地責任。開展“1+2和2+1師徒結對活動”,服務青年成長激發內在動力。采取“特困家庭重幫扶、特情人員重關注、特殊人群重管理、特長人才重培養”的四特管理法,增進感情體現服務;及時對特困家庭愛心幫扶;及時對崗位員工訴求答復;及時關注特長員工的成長,有限空間放大潛能。
五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發揮。在實施黨務對標過程中,著眼實際,著手實事,著力創新。以“群星耀黨旗、對標學典型”載體,堅持開展“四個承諾”、“黨員雙帶”、“五型黨員”等黨員對標活動。我們把集團公司勞模、黨員站長束濱霞、文建明作為廣大站長黨員的“對標典型”,把集團公司勞模張宏作為干部黨員的“對標典型”。先后涌現出油田公司勞模、實干型站長張冰,公司十大科技標兵、創新型黨員干部趙新法,鐵人先鋒號班組長、學習型黨員站長郭道娥,愛崗敬業、廉潔自律型黨員溫宏軍,愛心助學、團結型黨員站長史國杰等一批員工看得見學得著的“五型黨員”。
三、深化黨務對標,在融入中心、服務大局的定位中促進企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一是各級黨組織自覺融入中心,服務大局。作業區黨總支按照制度和指標評價標準,將責任落實到各黨支部和全體黨員。基層黨支部由圍繞黨建抓黨建向“融入中心,服務大局”新定位轉型,由以黨建成果評價黨建向以中心成果評價黨建轉型,進一步深化創先爭優。
二是發揮支部作用,促進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推行黨務對標后,各黨支部工作與中心工作有機融合為一體,其職能貫穿于單位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呈現出支部工作與行政工作同心、同向、同步、同頻、交融、互動的良好局面。基層黨支部一班人的領導協調能力明顯增強,支部書記抓黨建的信心更加堅定,不斷提升了黨支部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是持續探索提升,體系步入良性循環軌道。各黨支部樹立“先進就是標準”的對標理念,進一步提高黨支部的工作能力。黨支部工作的內容和完成質量在反復的對標比較中不斷提高,對標指標體系在反復的實踐中逐步完善,實現了黨務工作的螺旋式提升,步入了學先進、找差距、再提高、創優秀的良性循環軌道。